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经济学课堂实验的发展现状、意义、效果、手段与场所、实验设计和激励方式。尽管定量地评估课堂实验效果还存在困难,实验手段有待发展,激励方式存在争议,但是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研究经济理论的方式,发展经济学课堂实验手段是必要的。经济学课堂实验将促进经济学教学、研究,并促进管理学及其他社会科学实验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行为的经济学实验:个人、市场和组织的观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金煜  梁捷 《世界经济文汇》2003,107(5):66-81
本文是对实验经济学的综述。首先本文回顾了实验经济学早期的思想 ,指出了它的三种思想来源。随后 ,本文就沿着这三种思想潮流 ,分别讨论了实验经济学在个人决策理论 ,在市场理论 (拍卖理论 )以及在博弈论 (特别是讨价还价理论 )方面的发展。此外 ,本文还论述了实验经济学的方法论 ,通过对比实验经济学的结论与主流经济学的结论 ,我们描述了实验经济学对主流经济学的挑战与修正。  相似文献   

3.
张体玲 《魅力中国》2009,(11):83-85
本文从五个方面谈如何进行中学化学实验课的教学。从课堂演示实验的教学,说明演示实验的重要性及如何做好演示实验;从学生实验课的教学,说明实验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从开展好家庭化学小实验、组织开展课外兴趣小组、引导学生设计一些探究性实验方面,说明化学活动课的教学。最后分析了如何进行实验习题和描述性实验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强大的空间分析与统计功能使得GIS成为区域经济学领域新的研究方法。文章结合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和理论体系初步探索GIS在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从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开设实验课程、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和丰富教学手段等方面对区域经济学课程应用GIS教学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实验经济学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什么是实验经济学?2002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把该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两个人,其中之一是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Vernon L.Smith,1962,1976)。他获奖的原因是他在实验经济学方面开创性的工作,人们誉他为实验经济学之父。是他打开了使用严格的受控实验来研究人的经济行为的大门。他的先驱性工作称作“风洞实验”,实际上是先在实验室里实现新的市场设计,然后再到实践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学课程中应用实践教学法,可以克服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增强学生的互动性与参与性。应从课堂实验、案例教学、学生课外实践、视频教学等方面运用实践教学法,并注意理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改革考核方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云  张昀彬 《南方经济》2020,39(6):87-104
在实证研究中,经济学家不仅关心人们的决策,还希望观察决策背后的信念,进而更全面地衡量和改进政策设计。实验室中的信念诱导方法,为观测决策个体的信念提供了解决方案。本文对信念诱导的理论、方法与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在梳理测度方法的基本原则和性质的基础上,对测度方法选取与被试风险偏好的关系、各种测度方法的实证比较、方法的可操作性与潜在问题等进行了总结与讨论。在经济学实验中应用信念诱导的方法,不但能观测信念对市场交易、双向拍卖、公共物品、信任与合作等决策行为的影响,而且为这些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和更广阔的思路,帮助经济学家更深入地了解人们的经济行为及其背后的动因,为行为经济学实证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周业安 《南方经济》2019,38(1):1-40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实验经济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本土化历程,文章首次对这一历程进行了比较全面和客观地回顾、总结和评价。文章把这一本土化历程划分为萌芽、兴起和初步繁荣三个阶段,并简要描述了这三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和重要特征。其中,以实验室实验研究为主线,重点总结评述了当前实验经济学在国内的发展现状,以及本土学者与海外学者的学术贡献,并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不足,对未来可能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罗俊 《南方经济》2014,(6):87-92
随着经济学实验室实验的广泛应用和发展,田野实验这一更贴近现实世界的经济学实验也开始成为一种流行的实证研究方法。本文对田野实验的兴起、概念和分类作了具体介绍和叙述.并报告了我们已经开展的两个田野实验研究实例的研究思路、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郭文敏  杨思佳  罗俊  叶航 《南方经济》2017,36(4):109-122
禀赋效应是主流经济学难以回避的"异象"(Anomalies),对主流经济学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假设构成了严峻挑战。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对于禀赋效应是否真实、有效和稳健的存在,在主流经济学家与行为经济学家和实验经济学家之间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与争论。近10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尤其是神经经济学的发展,研究者们在行为实验的基础上,使用脑成像和脑刺激等先进技术,揭示了禀赋效应与人类大脑神经活动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在神经科学的层面上证实了禀赋效应存在的微观基础。文章将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较为全面的回顾与评述,从而为禀赋效应的存在性提供新的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11.
西方公平偏好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利”假设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实验经济学采用一系列经典的博弈实验来验证这一假设,发现这一假设与人们的实际行为存在系统偏差,并将此归因于人们的公平偏好。实验还显示,公平偏好具有重要的经济学意义。据此,新的理论模型沿着两条思路来解释公平偏好:第一类理论模型认为人们注重分配结果公平;第二类理论模型则认为人们具有“对等”意图。本文对上述实验和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和简要评论。  相似文献   

12.
王治明 《魅力中国》2010,(36):101-102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学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验教学,而演示实验是物理实验的重要形式之一。本文先简要叙述了演示实验的形式,然后从促进物理课程教学方面阐述了演示实验在中学物理有效课堂中的作用,最后讨论了怎样做好演示物理实验。  相似文献   

13.
排泄资源经济学在再生资源产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排泄资源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出发,论述了它的基本原理、研究对象以及与再生资源的关系,借鉴国外的应用经验,论述了排泄资源经济学在再生资源产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作为行为博弈的代表性实验之一,最后通牒实验中提议者公平分配方案的提议行为和响应者对不公平分配方案的拒绝行为表明人们具有超越经济人自利的公平感。本文围绕最后通牒实验。简要梳理了最后通牒实验的渊源、争议及其相应发展,同时对最后通牒实验中的公平感及其神经基础做了简单介绍,最后针对公平感背后的经济学解释介绍了一个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公平偏好已成为行为经济学与激励理论的研究热点,大量的博弈实验证实了公平偏好这一心理特征的存在,公平偏好就像自利偏好一样影响着人们的经济行为,文章就这一理论的国内外应用现状进行研究综述.  相似文献   

16.
费农·史密斯与实验经济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简单介绍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费农·史密斯的主要经济学贡献之后,对他倡导的实验经济学的兴起、发展、方法、意义和局限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评论.  相似文献   

17.
合作博弈的收益分配问题涉及公平与效率的权衡。本文设计了一个加权的多人经济学实验,并采用了上海的大学生和农民工作为参与者样本,来考察他们对于公平分配的理解。从实验结果中我们发现,人们对于公平分配有相当的共识,但公平分配的方案并不唯一,某些方面的初始权重差异会导致对公平分配的不同认识。本文就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马莉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7):171-173,179
我国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理论性较强、经济关系复杂,在实际的教学中效果不理想。为了使经济学课程教学贯穿于应用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实际教学中,提高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必须以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为切入点,从经济学课程在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入手,通过课程特征分析经济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探讨在应用人才培养教育中提高经济学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作为行为个体普遍具有的行为特征,自我约束问题无论从行为经济学理论本身,还是从其在其他经济学领域中的应用来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对自我约束问题的基础理论与经验研究、自我约束问题下的激励、上瘾研究以及自我约束在产业组织中的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评论,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刘建华  苏波 《特区经济》2009,(2):99-101
采用经济学实验研究方法研究资本市场的泡沫问题,可以解决一些传统实证方法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实验研究者通过人为地控制并逐个改变因素.达到对影响泡沫的因素进行分离研究的目的,同时通过重复实验来检验理论的有效性。本文介绍了资本市场泡沫实验的基本设计框架.并从七个方面对已有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