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利息节税效应的具体时间和方式 作为财务费用的各期利息是可以在当期全部取得节税效应的,但是,资本化了的各期利息不仅不可能在日后转化成财务费用,而且也不可能一次性地取得节税效应。这里我们主要分析借款的利息及外汇借款的汇兑差额,其分析结果同样适用于债券的利息。 1、财务费用中的利息和汇兑差额。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用于生产经营的借款利  相似文献   

2.
浅析外汇会计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会计风险与会计外汇汇兑损益——会计风险的再认识通常情况下,会计风险被等同于会计损益抑或认为会计风险仅是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母公司会计报表上的损益变化。然而外汇汇兑损益包括已实现的汇兑损益和未实现的汇兑损益,其对  相似文献   

3.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会计期间(月份、季度或年度)终了时,应对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以期末汇率进行折算,折算金额与账面金额之间的差额,即为汇兑差额。由于这种汇兑差额在经营活动中并没有真正实现,只是会计核算上的一种预先确认,所以在会计实务中,为了与外币兑换中所产生的已实现汇兑差额相区分,会计人员准确地称之为未实现汇兑差额。对于未实现汇兑差额,《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筹建期间发生的未实现汇兑差额,计人长期待摊费用;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外币专门借款产生的汇兑差额,按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处理;除上述情况外,发生的汇兑差额均应计人当期财务费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归纳了汇兑损益的计算程序,并设计了一种速算汇兑损益的表格,以供会计师考生在学习和做题时使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归纳了汇兑损益的计算程序,并设计了一种速算汇兑损益的表格,以供会计师考生在学习和做题时使用.  相似文献   

6.
作为财务费用的各期利息是可以在当期全部取得节税效应的,但是。资本化了的各期利息不仅不可能在日后转化成财务费用,而且也不可能一次性地取得节税效应。这里我们主要分析借款的利息及外汇借款的汇兑差额,其分析结果同样适用于债券的利息。  相似文献   

7.
外币交易业务中汇兑差额会计处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汇率波动较大情况下,企业外币交易业务中的汇兑差额对于公司财务状况、盈亏业绩影响的程度逐渐加重.文章在对汇兑差额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进行汇兑差额核算的重分类以及未实现交易汇兑差额的会计及所得税处理的再思考,以期完善汇率较大波动时企业汇兑差额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8.
一、现行汇兑损益模块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缺陷 1.现行汇兑损益自动结转模块的功能及操作。外币折算业务主要包括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两个部分。现有财务软件中,都开发设计了“自动调汇”或者“汇兑损益”模块,用以解决已发生的外币交易业务在资产负债表日进行调整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企业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汇兑损益的会计处理进行比较,发现《小企业会计准则》将汇兑损益划分为汇兑收益和汇兑损失分别计入营业外收入和财务费用科目,明显不同于前两者。笔者认为此项规定缺乏必要的会计理论依据,而应将汇兑损益合并在财务费用中进行处理(收益用负数表示),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给予必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0.
第三节汇兑损益的核算一、汇兑损益的概念汇兑损益指企业的外币业务折合为记帐本位币时因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记帐本位币的差额。这些差额具体表现在由于记帐汇率与帐面汇率之间或帐面汇率与帐面汇率之间的不同而产生的记帐本位币的增加金额或减少金额。例如,在外币折算中发生的折算损益,在货币兑换中发生的兑换损益等,都是因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损益。  相似文献   

11.
对“汇兑损益”涵义的补充认识郭晓梅贵刊1993年第七期刊登的《我国对"汇兑损益"涵义认识历程的探讨》(以下简称《探讨》)一文中,将我国对"汇兑损益"涵义的理解或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对各阶段作了介绍。本人对此基本持赞同态度。不过《探讨》一文对汇总损益的发...  相似文献   

12.
一、现行汇兑损益模块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缺陷1.现行汇兑损益自动结转模块的功能及操作。外币折算业务主要包括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两个部分。现有财务软件中,都开发设计了"自动调汇"或者"汇兑损益"模块,用以解决已发生的外币交易业务在资产负债表日进行调整的处理,该模块不处理交易日和结算日的业务,这部  相似文献   

13.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简称借款费用准则)在资本化金额确定部分的第13条规定:“如果专门借款为外币借款,则在应予资本化的每一会计期间,汇兑差额的资本化金额为当期外币专门借款本金及利息所发生的汇兑差额。”这一条款的内含;一是外币专门借款所发生的汇兑差额,与专门借款利息及溢价、折价摊销额资本化的会计处理不同。  相似文献   

14.
一、对汇兑损益不同确认方法的分析 在"外币统账制"方法下,企业发生的同一笔外币业务,由于采用的汇率不同,从而会产生折算记账本位币的差额,即汇兑损益.对它的确认曾出现过以下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汇兑损益的会计处理理论有一笔交易观和两笔交易观。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使用的是两笔交易观,这也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相一致。本文主要对两笔交易观下汇兑损益的会计处理方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卓 《财会月刊》2007,(11):43-44
外币交易中汇兑差额的计算和会计处理一直是会计教学和实务中的难点,不少会计人员并不清楚汇兑差额计算过程的来龙去脉,导致其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障碍。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推广运用之际,笔者拟对外币汇兑差额的会计处理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7.
外币交易中汇兑差额的计算和会计处理一直是会计教学和实务中的难点,不少会计人员并不清楚汇兑差额计算过程的来龙去脉,导致其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障碍。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推广运用之际,笔者拟对外币汇兑差额的会计处理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对资本化期间外币借款本金汇兑差额的会计处理存在差异.中国会计准则规定应该资本化,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应该费用化.本文通过分析借款本金汇兑差额的经济实质认为,费用化处理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谨慎性原则,符合会计要素——费用的定义,建议修订中国会计准则有关借款本金汇兑差额会计处理的规定.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去年年初时为一家日资企业进行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发现,该企业的汇兑损益数额巨大。而当时的具体会计准则对外币现金流量的解释比较模糊,笔者对我国的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中的有关内容进行了研究,现将发现的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对汇兑损益的处理方法写下,与大家分享。   汇兑损益是指一笔外汇经济业务,由于交易日和结算日 (或资产负债日 )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折合为记账本位币的差额;或者是不同货币的兑换,由于两种货币采用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折合为记账本位币的差额。按经济业务是否已结算,可以把汇兑损益分为…  相似文献   

20.
汇率变动直接影响汇兑损益,而汇兑损益又是影响外币借款成本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汇率变动对借款成本所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阐述了汇率变动所带来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