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当前,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屡屡碰壁,房市一如既往的高烧不退.似乎没有什么政策能够抑止消费者的购房热湖.因此,只有通过对房地产市场中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透析和解读,才有助于对症下药,使政府调控政策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的认如失调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关于态度形成的一种重要理论,许多房地产市场营销中的理念和消费者心理和行为都可以通过认知失调理论得到解释.当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中众多的消费者对房地产市场中的现象困惑不解,通过运用认知失调理论分析当前房地产市场中消费者的需求和决策行为,可以帮助营销人员和消费者更加理性地认识当前房地产市场中的消费心理现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房地产价格持续飙升,购房者非理性消费和过渡投资以及投机行为也是推动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即使没有实际购房,买房愿望和需求所形成的市场预期同样推动了房市价格。感知风险是推动房地产市场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大连房地产市场的研究,论证了房地产市场中消费者感知风险推动价格上涨的事实。  相似文献   

4.
政府政策、房地产价格与理性预期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理论认为市场价格是供求决定的,但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上,这一认知显然是被颠覆的.根据房地产市场的特性,本文认为,较之其他市场,理性预期因素在房地产市场价格决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从理性预期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相关文献回顾和讨论,探讨影响消费者理性预期的相关因素,以及各方基于理性预期的博弈模式,并进行了相关政策和实证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美国次贷危机源于房市泡沫的存在,房市泡沫和金融泡沫的的相互作用相互推演,酿成了一朝爆发的金融危机。两大泡沫中房市泡沫的严重后果,对于我国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警示意义,我国中央政府应当超然调控,清醒调控,引导房地产市场从非理性繁荣走向理性繁荣。  相似文献   

6.
浅析当前房地产政策的利弊之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房地产市场目前出现高房价和高空置,国家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由于政策的滞后,调控效果最初并不如意。为此我们需要调整心态,开拓思路,结合中国国情,不断完善新政,使房地产市场重新理性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璐  李旷达 《消费经济》2012,(2):36-40,27
现实生活中很多寿险消费者的保险消费决策并不是按照传统理论预测进行的,甚至与期望效用理论相背离,呈现出非理性特征。本文从寿险消费的有限理性入手,分析有限理性行为在寿险消费中的表现,并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分析有限理性表现的成因,提出寿险有限理性消费行为下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措施:即加大消费者教育力度,引导树立理性、科学的保险消费观念;加大保险产品相关信息披露,便于消费者做出理性选择;建立专门的保险消费者保护机构;加强寿险公司的诚信建设,优化保险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和谐社会目标下实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必要性,讨论了房地产政策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运用新制度经济学方法阐述了政府用制度性安排解决房地产市场外部性问题的必要性,最后得出结论:房地产调控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土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了土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发挥调控功能的经济学实质,分析了土地供应、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价格在此过程中分别发挥的作用及其机理,以期为政府决策部门进一步制定有效的土地调控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国民消费,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稳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整体消费情况而言,年轻消费群体具有较为谨慎,理性和非理性消费行为同时存在的特征,基于行为经济学中的"心理账户"和"锚定心理"理论对年轻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展开分析,并提出合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朱中一 《信息与经营》2013,(Z1):141-141
2012年的房地产我觉得是最理性平稳发展的一年。2012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值得回顾,有四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在国家经济发展下行的情况下,中央政府没有放松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第二个特点是,在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常态化的情况下,2012年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12.
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黄守坤 《商业研究》2005,(10):14-17
传统的消费理论都是建立在消费者的理性行为之上的,而实际中的非理性消费非常普遍,因此,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经济学、消费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非理性消费的界定、成因、分类、表现规律、后果及防止,是对传统经济学与消费现实结合的补充。  相似文献   

13.
经过了2005年房市的风云变换,近在咫尺的2006年房地产价格会走向何方?本文根据对2005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各个利益集团的综合分析,从第三方的角度对我国房地产2006年的价格状况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希望房市能进入理性、健康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从各利益集团角度分析2006年房地产价格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斌 《商场现代化》2005,(36):230-231
经过了2005年房市的风云变换,近在咫尺的2006年房地产价格会走向何方?本文根据对2005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各个利益集团的综合分析,从第三方的角度对我国房地产2006年的价格状况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希望房市能进入理性、健康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面对房地产的变动态势,虽然国家关于房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政策频繁出台,但在表面上成效并不明显。本文拟通过对房地产市场运行中成本与供求因素、市场的商品结构以及价格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构建房产市场价格偏高的结构性原因,以及因投资与投机需求的增长而导致房地产泡沫形成的理论框架,并据此提出区分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采取不同的调控政策、限制房产投机行为、完善房产二级市场及租赁市场等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前几年,房地产市场形势一片大好,水涨船高,开发商不用费什么心思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所以使得一部分开发商失去了思考能力,即使在目前大的环境不容乐观的情况下,仍在幻想能回到06、07年时的楼市中去数钱到手软。可现实告诉我们,是时候该清醒了,美梦虽好,但它终究是梦。市场在发展、消费者在成熟,放弃以往地产高潮时期的思维模式,反思在目前大的经济环境下、在政策的调控下、在市场的走向中,房地产企业要如何理性、稳健、和谐地发展,才是当务之急。在各地依然普遍面临供大于求的现实市场情势下,在不少消费者依然抵触高房价而观望乃至弃购的市场心态下,在房价继续向下调整的大势下,开发商需要如何理性面对市场?做出哪些理性决策去适应市场?面对地产市场的回暖现象,且看地产界的百家争鸣。  相似文献   

17.
我国房地产市场长期以来价格高涨,群众反映强烈,在政府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高压之下,2007年底开始出现回落趋低态势。2008年高房价究竟能否趋降趋稳,尚有争议。本文探讨、分析了房地产市场形成机制存在着诸多非理性行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坚持认为只有政府保证调控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加强价格管理,企业遵循市场经济三大规律,执行定价三大原则,消费者避免跟风追涨,理性消费等,才能促进房地产市场价格机制的合理形成,推动房地产行业持续协调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体验营销突破传统上"理性消费者"的假设,认为消费者消费时是理性与感性兼具的。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体验成为品牌经营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某开发商的具体项目,讨论体验营销在房地产中运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高速发展,近年房地产投资年均增长率一直在25%左右.与此同时,房价快速上涨,房地产市场供求矛盾突出.2000年以来,我国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这些调控政策可以被归纳为行业发展规范、金融政策、税收政策和土地政策四大类,本文分析了我国房地产调控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指出应当从规范政府行为、制定明确调控目标、深化土地市场改革和引导社会群体合理消费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20.
住房作为不动产是一个特殊的商品,既具有消费功能,也具有投资功能.近年来,大量投机资金大规模进入房地产领域,推高房价.这也导致国家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未达到预期效果,居民的自住性消费无法得到满足.本文在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税收政策在房地产市场消费中的作用,并提出完善税收政策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消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