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过去的几年里,“矿”与“钢”的博弈已经带给中国钢铁业太多的尴尬。历史已经验证了矿产资源浪费与钢铁成本上升的矛盾现实,中国如何破解铁矿石涨价困局,日本的经验值得分析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过去的几年里,“矿”与“钢”的博弈已经带给中国钢铁业太多的尴尬。历史已经验证了矿产资源浪费与钢铁成本上升的矛盾现实,中国如何破解铁矿石涨价困局,日本的经验值得分析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2003年以来我国铁矿石进口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是铁矿石需求方的一个巨大的寡头。怛在历年的铁矿石谈判中,我国都被迫接受高涨价,几乎失去了最大需求国应有的“话语权”。“话语权”的丧失使得我国钢铁企业承受着巨大的成本压力,利润被压缩甚至亏损。  相似文献   

4.
王明宇 《新财经》2007,(2):98-99
由于成本上升、价格波动,钢铁企业盈利空间越来越小,部分钢种甚至卖得越多赔得越多2006年对中国钢铁企业来说是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矿业霸主的我行我素,中国钢铁企业被迫接受了铁矿石的“二度天价”——自2005年进口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扬71.5%之后,2006年再度涨价19%。2007年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目前已尘埃落定,铁矿石价格再度涨价9.5%。世界第一产钢大国连年遭遇原材料涨价,影响的是今后5~10年的发展,整个钢铁行业生存在重重矛盾中。  相似文献   

5.
金炎 《东方经济》2005,(3):73-75
2005年2月22日,风传许久的铁矿石涨价消息终于初露端倪——日本两钢铁公司宣称与巴西矿石供应商淡水河谷公司(CVRD)达成协议,自2005年4月1日起,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71.5%(离岸价)。业内人士普遍表示,此涨幅已经超过预期,并将助推国际钢材价格继续上涨。  相似文献   

6.
从某种意义上说,铁矿石进口价上涨,对中小型钢企来说是灾难,而对大型钢企来说却是压力与机会并存。下游行业虽然总体来说受到一定影响,但程度却有很大不同。 日本新日铁公司与巴西CVRD公司达成了2005年度铁矿石涨幅71.5%后,韩国浦项公司首先接受了这一结果。尽管宝钢认为这一涨幅“超出了钢铁业能承受的范围,必将对全球钢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最终还是接受铁矿石价格上涨的要求。有分析师称,尽管中国在国际铁矿石市场上的采购份额大幅提升,但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的格局在短期内还难有根本改变。按2004年进口数据推算,这一涨价将侵蚀中国钢铁行业三成的利润。  相似文献   

7.
“事实上,近几年以来,中国钢铁企业在面对铁矿石原料涨价的时候,总是比较被动。”业内人士表示。  相似文献   

8.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在中国钢铁企业无奈接受了国际两大铁矿石供应商71.5%的残酷涨价现实之后,另一大铁矿石生产商澳大利亚必和必拓(BHP)再次向中国企业开出了涨幅为103~114%的“天价”。尽管中国企业弹尽竭虑地与要价方周旋,但这似乎并不能改变“价格屠夫”们可能酿成的恶果。  相似文献   

9.
《海外经济评论》2005,(24):20-21
曾经经历过“中国钢铁特需”时期的日本钢铁业界已经开始意识到中国钢铁业界的变化所带来的新的挑战,这种变化就是一种转变:一方面中国在2004年间大量进口铁矿石,另一方面从同年11月份开始中国已经成为钢材钢铁制品的净出口国。而日本的钢铁业界面临的新的挑战是由于铁矿石价格的上涨而带来了成本增加的压力,以及中国国内的建筑用钢材制品是否已经饱和这样的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0.
鹿建光 《西部论丛》2008,(12):68-70
2008年对于中国铁矿石进口而言是个充满变数的年份。铁矿石年度协议价格继连续6年大幅上涨、国际矿业巨头赢得高达65%-96.5%的涨幅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又以亚洲钢厂支付的铁矿石价格比欧洲钢厂低为由,于9月初向中、日、韩大型钢铁企业提出在已达成2008年度协议价格基础上追加涨价12%的要求,并在遭到中国钢铁企业坚决抵制后,中断对华铁矿石供货。延续28年之久的“首发跟风、长协、离岸、同涨幅”传统铁矿石合同谈判定价机制名存实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张锐 《环球财经》2005,(5):46-46
背景新闻 在中国钢铁企业无奈接受了国际两在铁矿石供应商71.5%的涨价现实之后,另一大铁矿石生产商澳大利亚必和必拓(BHP)再次向中国企业开出涨幅为103%-114%“天价”。尽管中国企业的联手作战使BHP最终回归到国际基准价的轨道上,但由此引发的价格原罪追问却不应停止。  相似文献   

12.
“事实上,近几年以来,中国钢铁企业在面对铁矿石原料涨价的时候,总是比较被动。”业内人士表示。据了解,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铁矿石最高产的地区,同时会有多家铁矿开采项目进行招标,由于中国近年铁矿石需求的快速增长,不仅带动全球铁矿石价格上  相似文献   

13.
当全球钢铁企业共同面临三大铁矿石寡头绑架式的涨价倒逼时,日本却率先与巴西淡水河谷达成供求协议,确定本年度日方铁矿石进口价格为每吨110美元,涨幅为去年的两倍,它与力拓、必和必拓的谈判价格可能也维持在这一价格水平。阵营庞大的中国钢铁企业在这场利益博弈中,再次被沦为尴尬的旁观者。  相似文献   

14.
通过铁矿石涨价造成的轰动,透视出中国钢铁被日本牢牢操纵,当前铜矿石等其他资源也正在重走老路。即便目前有政府出面,在海外投资矿产,但仍无法摆脱一种悲哀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铁矿石涨价引发中国钢铁业变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根 《上海国资》2008,(3):16-17
2月18日,日本新日铁和韩国浦项制铁与巴西淡水河谷达成协议:2008财年淡水河谷公司两种不同铁矿石的基准价格分别上涨65%和71%。随之.包括中国宝钢在内的世界各主要钢厂都陆续与世界矿山巨头达成铁矿石基准价格谈判协议,认同上述涨价幅度。2008年度国际铁矿石协议价格谈判由此降下帷幕。  相似文献   

16.
最近,全国大小报刊都刊登这样的新闻:以宝钢为代表的16家中国钢厂成功地阻止了澳大利亚必和必拓(BHP)公司坚持加收铁矿石海运费差价的要求.从而最终将中国今年铁矿石涨价幅度锁定在71.5%的比例。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中国钢铁业取得的一项阶段性成果.标志着中国钢铁在国际定价“话语权”的增大。  相似文献   

17.
戴旭 《环球财经》2009,(10):106-107
中国在铁矿石谈判中连续六次遭遇价格敲诈之后,第七场谈判又已经陷入巨大被动。日本、欧洲桕继与力拓达成降价33%的协议,只有中国还在口头上坚守40%的降价条件,并以提供60亿美元的融资,换取一个小公司FMG同意降价35%。但真正的对手力拓立即表示,不会按照这个谈判结果同中国签约。在完全失去战略主动权的情况下,这种战术只有“面子”意义。中国铁矿石谈判战略已入“死地”。如果这是战争,等于已全军覆灭。如果不改变思路,明后年的结果都是可以预计的。  相似文献   

18.
铁矿石谈判风云2005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起伏跌宕,几乎打破几十年来有效运转的铁矿石贸易谈判机制“世界钢铁工业正在处于自‘二战’以来的第二个黄金期。”国际第一大铁矿石供应商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BHP)表示,“第一个黄金期从1945年开始,到1975年结束,由日本钢铁业主导。第二个黄金期从1995年开始,正在由中国主导。”他们认为,在今后一段时期,钢铁业快速增长的状况还会持续。BHP在“第三届远东钢铁会议暨2005年中国铁矿石会议”上向到会媒体广泛散布了他们这一观点。有中国主要钢铁厂商  相似文献   

19.
张波 《上海国资》2005,(12):11-13
“夺取原材料定价权,就是掌握自己的国家命运” 2006年度的铁矿石长期合同谈 判已于,2月8日在日本揭 幕,宝钢率领16家企业参与谈判。铁矿 石巨头必和必拓的能源总裁埃肯此前在 广东参加国际咨询会时明确表示,铁矿 石涨价不会对钢铁产业造成冲击,言下 之意是对铁矿石价格不会作出过多让步。  相似文献   

20.
4月17日,第四届国际钢铁大会在北京开幕,阿塞洛、蒂森克虏伯、宝钢、鞍钢等全球数一数二的钢铁巨头及世界三大矿石供应商聚会北京。与此同时,2006年全球铁矿石价格谈判进入关键的第四轮价格谈判阶段。而在此前的4月3日,正当2006年第四轮铁矿石价格谈判前景不明时,国内却有财经媒体将宝钢集团总经理徐乐江在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研讨会上的讲话作了“宝钢改口,铁矿石涨价已无悬念的解读。4月5日,国内又有另一家财经媒体转载澳大利亚某媒体的报道,称以宝钢为代表的中国钢铁企业已经愿意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上做出让步,同意接受今年铁矿石价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