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瑛 《港口经济》2011,(9):53-55
2010年下半年以来,由于中石油等几个特大产业项目投产的推动,改变了北部湾经济区过去主要依赖基础建设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局面,逐步转向依靠产业快速发展推动区域经济高速增长。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突破口,重点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的速度、质量和前景将关系到经济区开放开发的全局。因此,本文就重点产业园区发展的战略调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广西经济》2010,(4):7-7
4月15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园区建设会议在北海市举行,会议就如何推进经济区重点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向重点产业园区集聚发展作了深入探讨,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陈武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3.
园区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工业发展的平台、引资引智的窗口。去年.陕西省把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重要举措,支持各县区建设产业园区规划,并建立100个县级产业园区,以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此,洛南县审时度势,抢抓机遇,认真研究.结合洛南当前产业发展现状,进一步确定必须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努力推进县域经济突破发展。  相似文献   

4.
产业园区是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动经济转型的主战场、主阵地。多年来,鄞州区高度重视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始终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点”来抓。2001年,开始建设鄞州投资创业中心,2002年底又启动开发鄞州工业园区和望春工业园区,2005年起又开发建设了总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的滨海投资创业中心。全区现有4个区级以上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黄山市强力推进“园区建设发展推进年活动”,落实“一把手抓园区”工作推进机制,坚持以工业经济为支撑、以工业园区为重点、积极消化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同区建设进度加快,投资力度较大、项目建设提速,呈现较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6.
2008年是非同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广西农垦坚持融合资源,调整结构,优化产业,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围绕"三个一体化实现科学发展,四大板块经济建设新农垦"的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榆阳区委、区政府运筹帷幄,着眼全局,实施“基础先行、项目支撑、园区引领、民生拉动”战略,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着力打造“一区六园”产业经济,推动全区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8.
北京良乡高教园区是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建设的两个高教园区之一,2002年正式奠基,十多年来,房山区委、区政府与各入驻高校精诚团结,全力推进园区建设,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就。2010年,以“汇集学府资源、科技引领产业、绿色生态环境、宜居宜业新城、践行以人为本”五大理念集合而成的园区发展升级版--“智汇城”品牌全面唱响。随着“一区一城”新房山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高教园区重新审视自身功能定位、发展目标,积极探寻在“一区一城”新房山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宁波通讯》2008,(6):20-21
产业园区是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动经济转型的主战场、主阵地。一直来我区都高度重视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始终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点”来抓。2001年,开始建设鄞州投资创业中心,2002年底,又启动开发鄞州工业园区和望舂工业园区。2005年起又开发建设了总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的滨海投资创业中心。  相似文献   

10.
徐麟 《开发研究》2023,(6):153-160
在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实现生产要素聚合、推动农业产业优质高效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归纳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历程现状、政策机遇及困难问题,借鉴国内一些地方在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中的创新做法和经验,从做实“一个基础”、建立“两大机制”、统筹“三项工作”、解决“四类问题”四个方面提出了甘肃省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四川经济研究》2006,(10):44-45
成都蛟龙工业港发展模式较有效地解决了由政府投资主办工业园区模式存在的初期基础设施投资难、园区用地难、农民拆迁补偿难、失地农民就业难、园区招商难、形成产业难、园区管理体制转型难等诸多问题。实现了政府、失地农民、园区开发商、园区业主四方共赢的局面.探索出了一条以民营园区为依托,以产业发展为支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广西经济》2013,(12):16-18
推进重点产业和重点产业园区建设是引导产业集聚、形成整体产业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抓手,是扩大广西经济总量的有效支撑,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近期,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席陈武对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做了重要指示,根据陈武主席指示,自治区工信委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2014年支持重点产业、重点产业园区和重点项目发展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3.
《东北之窗》2013,(1):45-45
大连市在推动城市重心向北转移过程中,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促进,形威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经济产业园区,正是这些重点园区的建设,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也成为大连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最大特色。《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大连市围绕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全域谋划城市空间布局,在黄渤海两岸呈“V”字形布局了19个重点园区,这19个重点园区全被纳入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和支持区域,数量占全省的45%,规划总面积占全省的60%,占大连市陆域面积的25.2%。  相似文献   

14.
姚雷 《辽宁经济》1998,(8):25-25
本世纪,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是大力兴办高新技术园区,孕育高新技术产业,牵动经济的发展,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战略措施之一。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从它诞生算起,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这期间兴建了400多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像美国的“硅谷”高技...  相似文献   

15.
《广西经济》2009,(4):F0002-F0002
2008年是非同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广西农垦坚持整合资源,调整结构,优化产业,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围绕“三个一体化实现科学发展,四大板块经济建设新农垦”的主题.众志成城抗击严重自然灾害,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济社会取得又好又快发展:据统计,全年实现经营总收入420.1亿元.同比增长20.6%;实现生产总值161.2亿元,增长19.0%。增幅高出全区6.2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农垦6.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乌鲁木齐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投资14.6亿元,在所属的甘泉堡工业区高新工业园、北区工业园和钻石城中央商务区共3个园区进行64个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硬件环境,提升园区综合服务功能,吸引区内外投资企业和新建项目向园区聚集,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掀起乌昌地区新型工业化建设和发展的新高潮。  相似文献   

17.
北京丰台科技园,是中关村最早成立的三个园区之一,坐落于享有“陆路码头”、“花乡”和“航天城”盛誉的北京市丰台区。今年是园区成立十五周年,十五年来,作为国家级高新区,丰台科技园始终坚持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使命,以创新为动力,走出了一条“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以发展总部经济为目标,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打造总部产业链,重点突破、适度超越,发展特色园区”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北京经开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国家科技支撑示范区)内的核心企业,积极响应国家与首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并契合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先试先行着力打造中国标杆性低碳高端产业园区。一方面,该公司将低碳经济纳入到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高度,倡导成立低碳经济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低碳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并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企业和园区的系统碳核算和低碳评估,推动中国低碳高端产业园区行业标准的制定。另一方面,该公司积极探索中国高端产业园区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建立园区入驻企业低碳准入的基本准则,打造园区低碳配置、低碳物流、低碳运营与低碳管理的新运行模式,做大做强跨国公司总部经济和高端金融服务业,着力发展碳融资、碳经济的国际投资平台,示范性的将低碳经济真正落实到企业发展的道路上来,从而引领行业低碳经济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19.
立足高端产业园区,低碳建设先试先行 北京经开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经开)成立于2000年,作为一家隶属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型国有核心企业,北京经开目前主要致力于亦庄新城的开发及建设,力求通过高端产业园区的开发、运营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完善的国际化招商引资平台,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树立示范性的高端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20.
《宁波经济丛刊》2009,(4):16-20
开发区(园区)是我市工业经济的主要集聚地、“高产田”的主要落脚点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试验地。目前全市市级以上开发区(园区)共计23家,其中国家级开发区(园区)8家,省级开发区11家,市级重点功能区4家。经过20多年开发建设,开发区(园区)已成为我市产业集聚、对外开放和城市建设的重要动力,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