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侯云春 《中国经贸》2011,(15):44-45
在日前举办的“第五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剐主任侯云春提出。跨国直接投资作为经济全球化的较高形式,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又是经济全球化发晨的持久动力。中国企业应该颓应国际潮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是目前国际经济的最显著特征,国际投资是使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纽带。从理论上讲国际投资理论主要是指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本文研究了国际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我国企业发展跨国运营的借鉴,以期对理论界及实务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正>一、企业跨国并购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主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跨国并购迅猛增长,成为许多国家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国际  相似文献   

4.
为落实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战略,促进和帮助我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与国际化经营,商务部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于2012年4月18~19日在北京共同主办"第六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会议主题为"促进绿色投资,发展可持续经济"。本届研讨会有助于与会企业代表全面、深入了解跨国投资的相关信息,研究跨国投资的经验,借助支持企业"走出去"的配套政策和服务手段,规避投资风险,进一步提高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作为第六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的主要赞助商之一,我们十分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吸引更多的  相似文献   

5.
章安平 《特区经济》2004,(12):178-178
一、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动因分析1.实现向中国的资本扩张。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主乔治·斯蒂伯格说过:“一个企业通过将兼并其竞争对手的途径成为巨额企业,是现代经济史上的一个突出现象”。外资并购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逐渐取代创建方式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跨国并购高潮迭起,成为经济全球化中引人注目的现象。外资通过并购介入国内上市公司,实现对中国的资本扩张。2.品牌效应。通过并购会令中国消费者和关联厂商更为关注上市公司。并购的戏剧性与改朝换代的变革远比正常的上市运做更能吸引投资者和消…  相似文献   

6.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从事国际化经营企业的总体实力比不上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但是,凭借快速发展的母国经济,通过制定科学的国际化经营战略,中国企业同样可以在国际化经营中赢得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上席之地,并推动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借鉴国际上其他国家跨国公司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中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战略,可以尝试进行以下安排: 一、 巩固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通过对外贸易、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以及对外投资等方式迅速拓展…  相似文献   

7.
赵芳 《魅力中国》2010,(25):70-72
对外直接投资被认为是战后成功增长经济的主要因素。伴随着国际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国际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当今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不仅关系到贸易和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更关系到中国企业能否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实现国际化发展的目标。中国企业要想在全球化的世界市场上求得一席之地,必须积极投身于对外直接投资。本文运用国际直接投资产生的贸易效应即贸易创造效应、贸易替代效应、贸易扩张效应来分析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源动力,进而得出利用这样的源动力来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跨国公司的内部特征和外部环境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决策五要素出发根据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从进入时机、子行业进入、投资规模、进入方式等方面分析跨国食品企业声华投资的总体趋势和特点,并探讨其对中国食品企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周宏芸 《特区经济》2006,(12):326-327
本文将从中国企业的投资特点入手,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相关模型的构建,为我国企业选择跨国并购与绿地投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康伊明 《发展》2004,(1):34-36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流,而产业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国家实施的企业"走出去"的开放战略,鼓励我国企业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正是要加快我国产业走向全球化,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意识增强,国家根据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形势,提出"走出去"战略,我国对外投资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大连市外经贸局审时度势,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使大连市境外投资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促进企业境外投资的举措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逐步提高对"走出去"的重视程度经济全球  相似文献   

12.
随着跨国投资规模的日益扩大,中国作为积极谋求发展的发展中大国及世贸组织成员,资本流向模式正发生着转变,从"吸引外资"到"对外投资",这是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战略转折点.从国内外两方面对国际投资的主要理论观点和实证研究进行梳理,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贸》2012,(9):86-89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企业在引进外资进行合资、合作的同时也对走向海外跨国投资经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这是我国企业从被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到实施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战略的必然选择。我国企业通过主动走出去,打造中国的跨国公司,从国外直接获取资金、技术、市场等资源来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TCL集团国际化过程就是一批中国企业主动跨国投资经营的典型案例之一。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跨国投资越来越频繁,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风险。本文基于中国矿业企业的行业特征,对矿业企业跨国投资的风险源及传导路径进行分析,从而进行风险识别,建立风险防范资料库并最终提供关键风险的防范方法。提供的跨国投资风险防范方法具有行业特殊性,可在行业内部进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迅速,但总体而言,企业跨国经营的经验还比较少,大型企业的全球化运作,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全球化运作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对外投资不多,其中失败的案例还不少。从国际上来看,各国政府为促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都采  相似文献   

16.
李媛  张烨 《辽宁经济》2007,(12):32-32
从1985年国家鼓励"走出去"以来,沈阳市已有不少企业进行了跨国经营的尝试,虽然从整体来看仍存在海外企业功能单一,重复设立,非贸易性海外企业的比例较低等问题,但不可否认,这些实践使企业积累了海外直接投资的经验,也促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国际经济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以国际生产和跨国经营为特点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已成为愈益明显的大趋势。跨国经营,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已不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专利”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所占的比重日益加大,在世界经济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加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以企业跨国生产活动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圈的形成及其经济、空间的动态性,并进一步剖析东北亚区域的特殊性。为了达到该目的,本文把韩国的电子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企业内和企业间网络的形成及其具体的演变过程。其分析重点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韩国企业通过何种方式进行跨国投资和生产活动;另一方面是,由于跨国生产活动,投资地区的区域经济结构如何变化。分析结果概括下面两点。第一,渤海湾地区的韩国企业,在中国企业的结构或先天特性的背景下,维持发展高度垂直的生产网络体系。第二,就区域意义而言,渤海湾地区,在国家和企业的战略选择的基础上,正形成着新增长地区的潜在力。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对外投资的重要新生力量。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跃居全球第五,首次超过日本、英国等传统对外投资大国。看全球,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美国次贷危机余波未息,世界希望借助中国力量走出衰退,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外部发展机遇不断增多;看中国,国内经济正在全力谋求转型升级,中国企业自身跨国经营的意愿和能力也在不断上升,内在条件日益完备。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10年,中国企业"走出去"将进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中国资本日益成长,成为全球投资令  相似文献   

20.
通过知识获取型跨国经营提升中国企业技术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日益呈现出新的趋势:对外直接投资以获取发达国家的技术开发人才,机构及相关知识要素为目的,即进行知识获取型跨国经营。这种现象丰富了传统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本文阐明了知识获取型跨国经营对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能力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中国企业进行这种类型的投资所具备的竞争优势,并讨论了其关键性成功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