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有着深刻的历史依据:历史证明,走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挽救中国革命;照搬苏联模式不能使中国富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民族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认为苏联模式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和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缺陷和弊端。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3.
王锋 《黑河学刊》2008,(4):68-69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了的曲折发展历程。列宁领导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经过长期不断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的重大贡献是: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提出要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6.
文章回顾了中国梦在各个时期的表现,论证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从其他国家发展道路模式比较中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毛泽东同志的带领下,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的社会发展道路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指导并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同时借鉴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选择了在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课题是值得我们党认真思索与探讨的。只有把这一问题搞清楚、解决好,才能更好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贯穿其重要讲话的一条主线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一条正确的的道路,所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以及要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西方道路的关系、与中国道路的关系、与中国模式的关系。只有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和处理好这几个关系,才能进一步增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伟大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创造性重大贡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模式多样化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初思想源头和立论根据。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提供了历史和逻辑前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的征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到进一步拓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思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不断丰富、特征愈益鲜明。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中走出来的,有其深厚的必然性与现实性。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在中国闭塞不通,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在当代没有前途,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途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大国苏联解体是由于其领导人放弃科学社会主义,推行了一条错误的改革道路——民主社会主义,最终导致苏联亡党亡国。在当今中国建设有自己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民主社会主义者采用否定共产党的执政地位、鼓吹私有化、抹煞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区别的策略同科学社会主义进行斗争,本质是试图重演发生在前苏联的历史,和平演变中国的社会主义为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2.
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思潮.从其演变历史和思想主张看,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存在着指导思想、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奋斗目标上的本质区别.实践证明,中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能选择民主社会主义模式.  相似文献   

13.
刘锋 《黑河学刊》2011,(4):48-49
苏联解体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它只表明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今天我们正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应从苏联解体中汲取更多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4.
徐骞 《改革与开放》2013,(22):20-21
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是19世纪后期,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对俄国农村公社制度及俄国社会发展道路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后提出来的。这一设想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充分体现了分析具体历史环境的方法论原则,是人类社会普遍性与特殊性完美结合的典范。对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的研究与分析,为正确对待苏联与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差距打下了基础,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叙事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为推动世界历史进程增砖添瓦。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阈下,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是符合世界发展潮流及互联互通的时代特点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模式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新时代最伟大的命题和最卓越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一度轰轰烈烈,硕果累累,十月革命胜利仅七十余年,苏联及东欧的社会主义事业便轰然倒塌。回顾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是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借鉴的重要内容。反思历史,可以发现苏联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国家发展思想方面的不足是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光辉历程,可以发现中国特色的国家发展战略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中国特色的国家发展思想更能为全世界的共同发展与繁荣提供新的路标。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较多参照了苏联的模式和经验,包括法律制度建设。因而,全面认识前苏联的特色司法制度,深入了解其司法经验和模式,对于我国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对前苏联特色检察制度加以研究和总结,力求为我国法治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人民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下,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经过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在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经过50年的探索有很多经验教训,但最终取得伟大胜利,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建国初期,由于缺乏经验,基本上搬用了苏联的模式。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我们经济建设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全面地、大规模地开展,苏联模式的弊端B益基因出来。中共第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与成功的实践经验一直为世人所瞩目,学术界的讨论也在不断深化。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中国在经济过渡时期的理论讨论与基于这一时期现实经济活动的理论抽象,为这一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主要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启蒙于近代社会主义学说的传播及其在中国适用性的讨论;新民主主义理论与过渡时期经济政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探索的奠基成果;延续至改革开放的理论与现实反思确立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的思想渊源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也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戴彩福 《开放导报》2008,(1):124-125
党的十七大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号召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