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期,人民币走向国际的步伐更加坚韧有力。自年初以来,在继续与相关地区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积极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同时,4月9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宣布,在遵循市场原则的基础上开展人民币对澳元直接交易。澳元继美元和日元之后,成为第三种与人民币直接兑换的货币。有专家表示,人民币国际化需要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独特性,扩大人民币同其他货币的  相似文献   

2.
G20伦敦峰会后,人民币国际化的路线图应该是什么?在“一极多元”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从中国和平崛起的角度看,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大宗商品的人民币定价权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为此,有关部门要抓紧做好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对周边国家和企业的人民币贷款、扩大货币互换协议的国家范围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张森 《海南金融》2013,(4):23-27,44
从2009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一是通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人民币逐渐成为国际贸易货币;二是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使人民币有望成为未来金融市场的投资货币;三是与相关国家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人民币将走一条以贸易为突破口、以金融市场为依托、以国际储备货币为目标的国际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到来后,我国先后与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周边国家签订了人民币的互换协议。2009年4月8日,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甚至有些人已经认为人民币达到了国际化的地位。针对这种看法,本文着重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真正内涵,以及货币互换与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关系。本文得出的结论是货币互换并等不于人民币国际化,但货币互换的确使人民币国际化迈出了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明显进入“提速期”。6月份,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紧接着又出台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扩大试点方案。7月份,央行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签署了15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货币互换国达到8个。  相似文献   

6.
2013年1月份,韩国央行正式启用中韩货币互换协议项下人民币资金用于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中韩贸易结算。当前我国已具备开展中韩货币互换项下韩元资金贷款业务的现实需要和有利条件,适时启用中韩货币互换协议项下韩元资金用于双边贸易结算具有必要性,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与路线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良  李建军 《中国金融》2012,(13):56-57
在当前形势下,为顺利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应继续稳步扩大人民币的贸易结算功能、优先发展亚洲市场并争取在大宗商品上的计价权自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以来,人民币跨境使用取得重大进展。2011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2万亿元,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分别累计发生201亿元和907亿元。同时,货币互换规模不断扩大,目  相似文献   

8.
<正>跨境人民币业务自2009年7月启动以来,如今已走过了近6年的历程。期间,跨境人民币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焕发出巨大的活力和旺盛的生命力。迄今为止,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五大常用支付货币、我国第二大跨境支付货币,在国际支付中占据1.72%左右的比例,有174多个国家使用人民币,28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人民银行签署了总额约为3万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  相似文献   

9.
货币国际化是一国走向强国的必然结果。历史经验证明,一国货币国际化是一条漫长的道路。2008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与周边多国和地区签署了人民币双边互换协议;2009年4月,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广州等五个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民币跨境结算和中国人民银行与其他国家货币互换协议的签订,人民币国际地位有望提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设计有利于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政策框架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回顾日元国际化的历程,评价其国际化过程的经验,研究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的问题,为人民币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获得国际市场的广泛接受,在世界范围内行使货币功能,逐步成为贸易计价货币和结算货币、金融交易和投资货币,以及国际储备货币。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开始试点,2011年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正式推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自此启动。背景和历程从理论上讲,一个国家的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为国际市场广泛接受,这个国家至少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经  相似文献   

12.
盛明 《时代金融》2012,(36):124
为了扩大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影响,使人民币成为与美元等主要货币一样的国际货币,我国全面启动了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本文从人民币币离岸金融中心的现状从发,阐述了人民币距国际货币还相当遥远。  相似文献   

13.
本轮金融危机发生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而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2009年4月,我国启动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经过3年多的发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全国所有地区、所有从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人民币国际化实现路径为视角,基于文献梳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对两者之间的逻辑关联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具有现实必然性和历史可考性,且须在遵循国际货币职能递进的假设下分阶段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现实考察亦显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推动了人民币的跨境和国际使用,拓展了人民币跨境金融交易渠道,促进了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实证分析进一步显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显著的影响,人民币互换和离岸人民币存款会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从宏观政策、金融环境和企业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2009年7月6日,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务在上海成功完成首笔交易,标志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正式启动。近五年多来,人民币跨境业务蓬勃发展:目前人民币已成为我国第二大跨境支付货币,其跨境收支占全部本外币跨境收支的比重接近25%;香港、伦敦、法兰克福等国际金融中心积极开拓人民币金融产品,其交易主体、交易工具和交易方式等均呈现多元化和多样性趋势;我国央行先后28家、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并在我国港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包括推出跨境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在境外设立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央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等。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也加大了拓展海外市场的步伐,纷纷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发行国际通用的银行卡,完善海外受理环境,扩大银行卡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2014年上半年,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也取得了喜人的进展:跨境人民币结算发展迅速;资本账户开放规模越来越大;各种货币互换和清算机制得以进一步建立健全;在境外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与美元在全球货币交易中所占据的85%的比重相比,人民币目前2.2%的交易量仍显得十分“微弱”。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如何才能在长期准备后最终实现多元国际货币格局下的人民币国际化,已成为当前各界探讨的热点话题.随着日前中、日、韩三国财长在印尼就筹建中的自我管理的区域外汇储备库出资份额达成共识,人民币由周边化继而区域化的进程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启动,以及此前半年内6500亿元货币互换协议的签订,到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的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图正悄然展开.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的提速,2014年三大离岸业务将迅猛发展。2013年前三个季度,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额达3.16万亿元,已超过2012年全年规模;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额达3325亿元,也接近了上年全年水平。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表达了与中国在货币金融领域合作的意愿。随着最近中、欧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签订,中国已与23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总规模超过2.5万亿元。这些协议  相似文献   

20.
一月金融     
《金融与市场》2009,(2):72-72
央行与香港金管局签署货币互换协议 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在京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是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在现有合作基础上新增的一项货币管理合作机制。货币互换安排的建立,有助于必要时为两地商业银行设于另一方的分支机构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加强外界对香港金融稳定的信心,促进地区金融稳定,以及推动两地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的发展。这一货币互换协议实施有效期为3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所提供的流动性支持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2270亿港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