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子禾 《光彩》2014,(4):68-69
正白圭师从鬼谷子,是不折不扣的复合型高端人才,他熟读各家兵法,精于治国和理财,同时还通晓农业和天文学,在经商一事上更是游刃有余白圭,战国时期周国(现在的河南洛阳)人,名丹,字圭,有"商祖"之誉,《汉书》中说他是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白圭和范蠡都曾提出"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商理念,且此理念均被后人借鉴和模仿。白圭不仅熟读兵法,还将其和经商之道结合,自成一套经商理念。他是最早收授门徒,并开设"商学院"的商人。  相似文献   

2.
吕力 《消费导刊》2009,(12):222-222
"儒商"二字之所以连称,其初衷是要说明"把儒家的价值理想与市场运行本身的法则相结合并以此指导市场活动",秉承此一理念的商人则称为"儒商"。事实上,以儒家思想作为经营理念来进行经商或其他经济活动,是没有可能的。"儒商"这一概念本身是虚无的。  相似文献   

3.
儒商是把儒家的价值理念与市场运行本身的法则相结合,并能遵循指导市场活动行为法则的商人;儒商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儒商和一般商人本质的区别在于非常重视商业道德,不义之财不取.事实上,以儒家思想作为经营理念来进行经商或其他经济活动,是没有可能的.从管理学的专业视角来看,"儒商"这一概念是虚无的.  相似文献   

4.
10年前“下海”经商 ,努力做一新商人。新商人之区别于旧商人 ,其中一条便是 :不光会赚钱 ,而且爱读书。赚了钱 ,便去买更多更好的书 ,读了书又以更新更妙的方法去赚钱。不亦乐乎!高阳老先生的《胡雪岩》 ,我已读过两遍。今又抚卷 ,想起10年前“下海”之初 ,步履艰难 ,经两位高人指点 ,便读了《胡雪岩》。7本书不待读完 ,便拍案惊起 :早些读来 ,何至事倍功半?如今我在商界算站住了脚 ,两位高人中一位乘白鹭仙去 ,一位远涉重洋漂泊异邦 ,想来感慨万端……胡雪岩(1823—1885) ,历史上确有其人。他以囊助潦倒冗吏王有龄旋升起…  相似文献   

5.
论近代浙商的企业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浙江商人在经商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在管理制度、经营思想、人才观念、营销策略、市场竞争意识等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和见解,具有先进的经济思想和经营理念,达到了当时经营管理思想的较高层次和境界。  相似文献   

6.
郭梓林 《商界》2007,(6):40-45
自由的市场经济常常演绎出这样一种可能:一个人做企业,竟然总是找到了做皇帝的感觉。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流行这样一句话,叫做“当官要读《曾国藩》,经商要读《胡雪岩》”。为什么现代经商却要学习封建商人的所谓陈旧思想呢?而且这股潮流还受到一些民营企业家的追捧,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7.
商业化的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性格的商人有着不同的经商风俗、习惯和作风。进入新的世纪,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商人更是大显身手,奇招百出,经商方式竞相斗艳,展现出新一代“新经济人”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招商周刊》2007年第25期的主题策划是关于"新阶层"的人生、事业、兴趣的,让读者第一次在"新阶层"这个框架下来认识、思考我们社会中的一批"先富阶层"。他们中有不少是商人,我一直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商人形象的描绘非常消极,什么"无商不奸"、"仁善不经商"、"为富不仁"等等,在平均主义  相似文献   

9.
"三言"对商人的日常生活和经商活动作了大量描写,同时塑造了一大批新型的商人形象,展示了宋明时期商人在经商意识、思想观念的崭新变化,并表明了作者对其社会地位、社会作用的肯定.本文通过对商人形象的解读和对商人在商业活动中所反映出的特质进行分析,凸显其当代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龙票》、《乔家大院》、《白银谷》三部电视剧让我们重温了晋商昔日的风采,这三部电视剧的主人翁都有实现“汇通天下”的梦想,在现代金融萌芽的过程中,他们对信用的理解也非常深刻。胡雪岩经商的理念中,有一条就是“戒欺”。从先秦时代,至近代徽商晋商,“良贾”、“义商”“戒欺”也是共有理念。这种朴素的诚信观念可称为自发诚信。  相似文献   

11.
胡雪岩发迹     
钱文忠 《浙商》2011,(13):102-105
从钱庄的跑堂伙计到富可敌国的商人,胡雪岩的兴起由一系列混合在一起的个人神话和社会转折所组成。安徽人把胡雪岩作为徽商的代表,浙江人也把胡雪岩作为浙商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潮汕商人就有着热衷经商的特点。他们对经商创业的嗅觉奇敏,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潮汕商人的身影,同时他们经商的成功事迹也令世人佩服。文章就潮汕商人热衷经商的特点进行探讨,从家庭观念、文化观念、政策、历史地域因素等方面分析潮汕商人热衷经商的原因。潮汕商人骨子里的传统观念影响着他们的事业,同时也造就了他们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说到商人,有两个常用的词,一个叫“无商不奸”,是人们用以贬损那些见利忘义欺诈顾客的奸商的一句话,虽然有些以偏概全,不过却着实道出了奸商的嘴脸;另一个词叫“无商不尖”,虽与前者仅一字之差,意思却完全相反,它说的是商人诚实经商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4.
突破以往文学作品的局限,生动展示众多商人的商业经营理念及其经营活动,是明代小说"三言"二拍"一个重要而突出的内容。其通过对商人们思想和心理状态、商业经营原则与策略、社会意识和关怀等多方面内蕴的深刻揭示,反映出明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繁荣发展,商人们在经营观念上日趋成熟、理性,而这正是此历史时期的重要特征。时至今日,"三言"二拍"塑造的各式鲜活、丰满的商人群像,及其凸显的商人经营之道的丰富内涵,仍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商业发展及商人活动的宝贵资料,有着深刻的历史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5.
商贾小说以商人为主人公、以商人经商求利活动为主要表现内容。在中国,商贾小说对研究中国商业文化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因为中国传统文人以言利言商为耻,习惯于对商人采取不屑一顾的鄙视态度,很少在自己的“道德文章”里客观公正地表现商人的生活和思想,而中国商贾小说的主体是一些白话通  相似文献   

16.
王桂清 《商业研究》2003,(11):167-169
“三言”是明代通俗小说家冯梦龙于天启年间刊刻的白话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总称。“三言”中商人的思想,反映商人作为新生的阶级力量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商人在经商获利的同时,还有更高的期望:即对社会地位的提升及对劳动、诚信、仁义品格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阿才 《中国市场》2008,(8):57-59
<正>经商的历史源远流长,其商业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商业活动中逐渐培育出中国商人"秘而不宣"的经营谋略,归纳起来为"经商十诀",而这些也同样适用于当代的经商者。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商》试图将不同地域的商人性格和经商风格进行描述,以期对《2004地理中国》做一个感性补充。 随着区域内经济文化的进一步融合,也许"北京商人"、"广东商人"、"上海商人"的称谓将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京三角商人"、"珠三角商人"与"长三角商人"……由于政治情结的心理缠绕,北京商人俨然像是政治家,朋友聚会就像是政治家沙龙。北京商人侃起国家大事、政治形势,就像高山流水,气势磅礴  相似文献   

19.
清末以降至于今,在江南一带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胡雪岩,没有人不知道他的药店胡庆余堂。这位清朝著名的红顶商人开创了中国官员成功经商的先河。但许多人不知道,当时胡雪岩一开始只是经营钱庄和做粮食生意,从未想到过开药店。开药店是活生生被一个人逼将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刘佳 《光彩》2007,(12)
"无商不奸",传统观念中的"商人"与"好人"似乎很难共存。可是在商人杨正权的信条里,诚实经商与诚信做人并不矛盾。正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威海,杨正权的名字是商场上的金字招牌,更是家喻户晓的"好人"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