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村级干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者,推动者,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因此,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的村级干部队伍,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文县农村干部的服务水平,全面推进社会和谐兴县,是我们需要持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作为与物质资本相对的一种资本形式,人力资本开发着眼于提升和开发人力资源,因而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彰显。因此,注重开发与利用人力资本,全面提升农民和基层农村干部的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新农村建设,应该注意自力更生与上级和国家支持的关系。随着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力度的加大,在有些农村干部,产生了等靠的思想,必须立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建辉 《发展》2006,(2):64-6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农民寻求致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相应地对广大农村干部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这对农村干部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农村干部素质,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是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渝东南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有序、科学协调的开展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作用,另一方面,法制保障又是该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渝东南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法制保障还存在立法不完善、宣传不到位、执法力量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从综合系统的角度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渝东南民族地区各级党委对农村法制建设工作的领导,加强渝东南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相关立法工作,加大对渝东南民族地区新农村法制建设工作的投入,逐步提高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干部和农民的法律素质等等,以期扎实有效地推动该地区新农村建设朝着既定的目标取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曹小金 《老区建设》2010,(10):50-51
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公正”的形势下,有效防范和遏制农村干部的职务犯罪,对稳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政治秩序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尤为必要。某基层检察院在查办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过程中发现,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产生有四个方面的客观原因,应从改革农村干部任用制度、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加大对农村干部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等方面去预防。  相似文献   

7.
农村干部整体素质偏低,学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财政金融的很少,与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加强农村在职干部大专学历教育,是提高农村干部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为与物质资本相对的一种资本形式,人力资本开发着眼于提升和开发人力资源,因而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彰显。因此,注重开发与利用人力资本,全面提升农民和基层农村干部的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财政支农力度。出台了多项惠农新政,推进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农民,农民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对新农村建设中哪些问题亟待解决、对政府政策和资金投入的调整等问题最具有发言权,此外,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以及参与的积极性也会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了解农民的真实需求,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对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由此提高新农村建设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建设新农村要引导农民依靠自己的努力建设自己的家园,鼓励农民办好自己的事情,使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笔有以下四点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权利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保护好农民的宪法和法律权利。当前农民权利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在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应深入分析农民权利缺失的原因,寻求农民权利保障的对策,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不单单是农民的事,新农村建设更无法单单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求实现; 谁来帮助农民建设新农村?如何帮助农民建设新农村?在帮助农民的同时,如何实现自身的赢得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农民的文化素质、生产技能和道德水平决定了新农村进程的快慢,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新农民的培养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应从新农村建设睁实际出发,立足现代农业的发展,构建新农村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确保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对于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相似文献   

15.
范柏乃 《浙江经济》2006,(10):21-2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全面推进浙江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提升农民的素质,培育新农民: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民的知识水平、文化素养、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直接决定着浙江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成败。“十一五”时期,浙江要把农民的素质提升摆在新农村建设的突出位置,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和培训,大力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着力培养和建立四支高素质的农民骨干队伍,即乡村干部队伍、农村科技队伍、自主创业队伍和农民企业家(农场主)队伍,使他们成为全面推进浙江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工程,需要有“发展是硬道理”的思维,在思想上常抓不懈。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主题和根本要求。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参与主体、建设主体和受益主体,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促成农民发展创业,才能焕发新农村建设活力。农民发展创业,需要激发农民的创业意识,专业协会的积极助动,部门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党组织工作角色的转换,在全农村激涌创业的主流意识,形成新农村建设合力,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蒯正明 《特区经济》2008,228(1):129-131
皖北地区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通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大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目前农村干部素质、农村集体经济、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事业等方面还存在与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本文主张通过发展生产、农村提高干部素质、转变政府职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多种措施来加强皖北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王国栋 《魅力中国》2014,(18):48-48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如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艾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证,是各级党委、政府在建设新农村进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江苏省射阳县利用“新农民学校”这个有效载体,对农民和基层党员进行多方面的培训,培养了一批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探索出一条培育新型农民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9.
高伟 《西部论丛》2007,(12):29-31
新农村建设已深入民心,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任务艰巨,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而如何培育新型农民则尤其需要引起我们重视。推进新农村建设要“见物”,需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引导特色农业发展,但更要“见人”,需要培育新型农民,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而培育新型农民要远比给农村修马路、盖房子艰巨得多、重要得多,因为农民才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人翁地位,以农民为本,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新农村建设始终。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十六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富有创见的重大战略决策之一。“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功的关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作用和农民主体作用的关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应切实做到“五个始终坚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