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海大 《渔业致富指南》2000,(16):35-35,15
<正> 轮捕就是指我国池塘养殖“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字精养法中的“轮”字诀。即轮捕轮放。它是提高鱼池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在混养密放的养殖条件下,通过轮捕轮放能进一步调整鱼池的载鱼量,促进鱼类生长,充分发挥混养密放的增产作用,达到高产、高效的  相似文献   

2.
《渔业致富指南》2014,(8):28-29
<正>轮捕轮放即"一次放足,分期扦捕,捕大留小,边捕边放",是充分发挥池塘生产潜力,减少发病和泛池死鱼,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养殖技术。在生产实践中,采用轮捕轮放技术措施,能使鱼塘鱼产量提高20%-30%。1轮捕轮放的优势在养殖生产中,轮捕轮放可缓和或解决密度过大对群体增长的限制,使水体始终能保持较合适的密度,有利于鱼类充分生长,提高产量;有利于降低鱼类  相似文献   

3.
混养是指不同品种的鱼或不同规格的鱼放在同一个水体中养殖。其中包括同种异龄混养、异种混养、异种异龄混养。鱼种培育阶段多采用同种异龄或异种混养类型,成鱼养殖阶段则多采用异种异龄混养类型,轮捕轮放和一次放足、多次捕捞、成鱼池套养鱼种是池塘养殖中常采用的混养方式。鱼类混养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充分利用鱼类混养的优点,克服混养的缺点,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正> 生产实践证明,采用轮捕轮放技术措施,能使鱼塘鱼产最提高20%-30%,这是因为充分利用了养殖鱼类的生长规律并能挖掘水体的生态潜力。在每个养殖周期当中达上市规格的鱼就起捕,叫轮辅;每次起捕以后,再补充投放鱼种,叫轮放。轮捕轮放其好处是:一、充分利用鱼的快速生长期。每种鱼在  相似文献   

5.
兰天 《农家之友》2004,(10):43-43
抓好轮捕轮放,是充分发挥水体生产潜力,减少发病和泛池死鱼,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传统的轮捕因拉网和捡鱼的操作,引起鱼群伤亡并影响生长,一年只能轮捕3~4次,轮放1~2次。根据鱼类生长规律和市场供  相似文献   

6.
<正> 夏秋季节是鱼类生长旺季,池塘载鱼量明显增大,且受投饵、施肥以及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池塘内环境变化较大,从而又影响鱼类的生长,影响鱼产量。因此,抓好夏秋季节的鱼塘管理至关重要。 一、加强水质调节。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夏秋季节水温高、天气变化大,加之投饵、施肥量增大,鱼类排泄物也增多,水质容易恶化,故应加强水质的调节。水质的好坏可通过观察水色加以辨别,通常水色呈  相似文献   

7.
<正>轮捕轮放是成鱼养殖中经常采用的措施之一。它对于鱼类的生长、提高饲料、肥料的利用率、保证鲜活鱼均衡上市、资金周转及培育量多、质好的大规格鱼种等都非常有利。轮捕轮放,概括地说就是"一次放足,分期捕捞,捕大留小,捕大补小。"具体运用时,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一、轮捕轮放的条件一般采用轮捕轮放的条件有以下4个方面:①年初投放数量充足的大规格鱼种,只有投放了大规格鱼种,才能在饲养中期达到上市规格,轮捕出售。②投放  相似文献   

8.
正一、引言在养殖池塘相对稳定的水体空间里,所养鱼类不断生长,密度也不断改变,合理、适宜的环境理化因子也随之变化,为了能使池塘保持比较合理的养殖密度,充分利用资源,实现池塘增产、渔业增效,则可采取轮捕轮放的技术措施。总体操作模式是:一次放足,分期捕捞,捕大留小,去大补小。武平县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是典型的内陆山区县份,属低丘陵地带,境内溪河纵横,水域养殖资源丰富,是福  相似文献   

9.
<正>池塘养鱼高产高效应具备"水、种、饵、密、混、轮、防、管"等条件和技术。山东省单县庆民水产养殖公司是高标准开发的连片精养鱼池,经过近几年的完善、发展,现已具备高产高效的条件和技术,其中轮捕轮放是庆民养殖公司多年来获得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之一,平均每亩水面养鱼净产量在1吨以上,效益可观。现将池塘轮捕轮放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轮捕轮放     
轮捕轮放水产养殖中,在一次将鱼种放足的基础上,随着鱼体长大,分批将达到食用规格的鱼捕出,同时补放一部分鱼种。轮捕轮放的主要优点是做到了整个饲养期间始终保持养殖水体鱼类较合理的密度,有利于鱼体的生长和充分发挥水体生产潜力,提高单位面积养殖水体的鱼产量。...  相似文献   

11.
我乡池塘面积三百多亩,草鱼进淡水养殖的主要鱼类品种之一,其生长快,个体大,味道鲜美,在市场上受到消费者青睐,销售价格上升,极大地激发了渔农养殖草鱼的积极性。主养草鱼轮捕套养技术,即“一次放养,多次轮捕,捕大留小,套养鱼种”的模式,是通过渔农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套适宜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方法,现将其重要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主养草鱼轮捕套养技术,即"一次放养,多次轮捕,捕大留小,套养鱼种"的模式,是通过渔农生产实践中总结岀一套适宜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方法,现将其重要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一次放养,放足鱼种1.放养时间:坚持早收鱼早放养。每年十一月干塘收鱼,十二月清整池塘,元旦前后开始放养鱼种,一月底结束。2.放养模式:以草鱼为主养鱼类,多品种多规格混养。如一龄草鱼为主,套养二龄老口鱼的方式。3.放养量:亩产400kg的池塘按照计划产量1/6计算,亩产500kg以上的池塘按照计划产量的1/5计算。  相似文献   

13.
<正> 一、轮捕轮放的宜处。轮捕轮放是解决高密度、投饵施肥多与池塘溶氧不相适应的矛盾。做到常年合理密养,充分发挥池塘生产潜力的一种措施,因而可以提高鱼产量。轮捕轮放的好处: 第一是发展了肥水鱼,变单季鱼为多季鱼。实行轮捕轮放的池塘,水质常年肥沃,适  相似文献   

14.
抓好轮捕轮放,是充分发挥水体生产潜力,减少发病和泛池死鱼,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山区池塘的成鱼养殖,多采用以草鱼为主的多品种混养和轮捕轮放的养殖方式。每年的6、7月份,将体重1kg以上的草鱼起捕上市后,再套养体长7-8cm的大规格草鱼夏花,培育大规格草鱼冬片鱼种,为翌年的养殖打下基础。为了在每年的6、7月份能够向市场提供大量的大规格草鱼夏花,我场近几年就大规格草鱼夏花快速培育技术进行试验,并已取得较好效果。草鱼水花鱼苗经过30~35天的培育,体长可达7~7.5cm,亩产1.5-1.7万尾,成活率达85%以上。现将大规格草鱼夏花快速培育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选择与准备池塘面积2-4亩,水深1.5-2m,水源充足无污染,池塘保水保…  相似文献   

16.
抓好轮捕轮放,是充分发挥水体生产潜力,减少发病和泛池死鱼,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一、捕大留小放养不同规格或相同规格的鱼种,饲养一定时间,分批捕出一部分达到食用规格的鱼类,而让较小的鱼留池继续饲养,不再补放鱼种。二、捕大补小分批捕出食用鱼后,同时补放鱼种或夏花。这种方法的产量较上一种高。补放鱼种,视规格大小和生产的目的,养成大规格鱼种。近年来  相似文献   

18.
<正> 抓好轮捕轮放,是充分发挥水体生产潜力,减少发病和泛池死鱼,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传统的轮捕因拉网和拣鱼的操作引起鱼的伤亡和影响生长,一年只能轮捕3—4次,轮放1—2次,因轮捕次数少,不能适时疏稀水中鱼群密度,对解决密度过大抑制生  相似文献   

19.
<正>夏季及早秋,正值高温季节,是鱼类生长旺盛、池水耗氧量大的时段。该阶段养殖管理关系到全年养殖产量与效益。在养殖过程中,必须认真把握每一个管理环节,这里就高温季节池塘养殖管理应注意的事项概述如下,供参考。一、注意施肥方法1.以养殖鲢鳙鱼等肥水性鱼类为主的池塘,夏秋季可根椐池塘水色、水质适当施肥,应量少次多。每月每亩可施入  相似文献   

20.
<正>夏季是鱼类生长旺盛的季节,针对夏季池塘水质特殊性,掌握正确的施肥技术,成了鱼池增产的重要因素。近几年,由于掌握了夏季施肥技术,河北冀州市的水产养殖效益有了明显增加。一、夏季池水的特点1.有效氮增高六、七、八月是鱼类主要生长季节,由于大量投饵,鱼类摄食量大,排泄物和残饵多,此时水温高,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快,池塘中鱼类排泄物、生物尸体、残饵在水中氧化分解,产生大量的含氮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