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嵇锦宏 《新理财》2004,(1):15-17
2003年10月1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的通知>(财税[2003]222号).出口货物退税率的尘埃落定,让有出口业务的纳税人猜疑许久的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税收征纳》2006,(11):I0017-I0018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联合下发了(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产品目录的通知)(财税[2006]139号),规定从2006年9月15日起对部分出口货物调整出口退税率。同时明确在2006年9月14日(含14日)之前已对外签订的出口合同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税务机关备案后.在规定期限内出口该合同项下的货物,出口企业可选择继续按调整之前的退税率办理出口退税。现将出口合同备案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2003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决定对出口退税制度进行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对出口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适当降低出口退税率,自2004年1月1日起实行,出口退税率的平均水平降低3个百分点左右。第二,加大中央财政对出口退税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4.
《税收征纳》2005,(10):I0011-I0011
现将多层复合竹地板是否享受出口退税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的通知》(财税[2003]222号)规定,从2004年1月1日起取消了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其中包括海关商品码的头四位为“4409”章节项下的木材、木地板。由于当时竹地板没有单独的商品代码,与木地板一同归入“4409”章节中,因此使得竹地板的出口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5.
编者的话     
《中国外资》2005,(6):1-1
<正>2003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决定对出口退税制度进行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对出口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适当降低出口退税率,自2004年1月1日起实行,出口退税率的平均水平降低3个百分点左右。第二,加大中央财政对出口退税的支持力度。第三,建立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第四,累计欠退税由中央财政负担。  相似文献   

6.
李庆臣 《税务纵横》2003,(12):72-73
国家近期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出口退税政策的重大调整,除加大中央财政对出口退税的支持力度、建立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结合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推进外贸体制改革及确定了累计欠退税由中央财政负担等四项政策外,最主要的是对出口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适当降低出口退税率。按现行出口结构,这次调整将使出口退税率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增值税出口货物退税制度存在的问题有违WTO的中性原则,主要表现在:(1)我国出口产品以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退税率不合理。(2)出口货物退税制度中存在着税收措施。(3)出口货物退税制度中存在着不公平政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会财会》2004,(1):59-60
经国务院批准,对现行出口货物增值税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下列货物维持现行出口退税率不变(一)现行出口退税率为5%和13%的农产品;(二)现行出口退税率为13%的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生产的工业品(本通知第三条和第四条的规定除外);(三)现行税收政策规定增值税征税税率为17%、退税税率为13%的货物(本通知第三条和第四条的规定除外);(四)船舶、汽车及其关键件零部件、航空航天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印刷电路、铁道机车等现行出口退税率为17%的货物(商品代码及名称见附件一);二、小麦粉、玉米粉、分割鸭、分割兔等附件…  相似文献   

9.
出口退税率调整变化 2009年,我国4次调整出口退税率。 1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提高部分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财税[2008]177号)出台,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将航空惯性导航仪、陀螺仪、离子射线检测仪、核反应堆、工业机器人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14%提高到17%;将摩托车、电导体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1%、13%提高到14%。  相似文献   

10.
1994年以来出口退税率的过度调整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中国出口退税率变化的基本情况,可以发现1994年以来出口退税率调整存在过度倾向。从表面来看,调节出口规模、减轻中央财政压力和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等多重政策目标是出口退税率过频过大调整的原因,但是问题的根源还主要在于出口贸易调控工具的有限性、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改革的不彻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体系的不健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