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物     
《审计与理财》2010,(10):59-59
由中央电视台证券资讯频道、中国经营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地方金融论坛办公室联合主办的中国金融与财经媒体论坛暨首届品牌奖·学院奖颁奖典礼仪式在北京中央财经大学学术会堂举行,招商银行行马蔚华行长荣获品牌奖之“金融创新人物奖”。  相似文献   

2.
冯军先生,华旗资讯集团总裁。199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3年,创建华旗资讯,创造连续十年稳健增长60%以上的行业奇迹;1996年,创建品牌——爱国者;1997年,总结出"六赢"理念;2002年,入选"TOP10中国科技新锐";2003年,荣获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  相似文献   

3.
“作为IT行业的后来者,他赶超的步伐异常迅猛,他用爱国者诠释:什么是中国创造。”在2006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华旗资讯总裁冯军获得了年度唯一创新奖。[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1992年,冯军,一个从清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放弃了当时分配的职业,带着200块钱走进了中关村,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1993年10月18日,华旗资讯成立。200元,2个人——华旗资讯的创业“资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伴随着华旗资讯,12年发展历程。现在,华旗资讯共有员工1800余人,在全国拥有17个平台机构,8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形成了以北京华旗资讯为主体,多家分公司及子公司为组成部分的中型企业集团。其自有品牌“爱国者”,成为我国知名计算机及数码产品品牌。走近华旗资讯,感佩华旗传奇。  相似文献   

5.
一家只有20亿元人民币销售额的公司居然就要做国际品牌,华旗资讯是不是在进行一场“国际化大跃进”? 1月28日,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与美国迪斯尼公司合作使用爱国者迪斯尼联合品牌在海外销售系列MP3产品;而在此之前,华旗资讯已经与F1迈凯伦车队签署协议,爱国者Logo将在2007年3月出现在迈凯伦车队的赛车和车手比赛服上。一时间,国际化似乎成了围绕华旗资讯的主旋律。2006年诸多中国企业国际化普遍受挫,而华旗只是一家年营业额20多亿人民币的数码产品公司,冯军凭什么如此大方地出手国际化,他是不是头脑发热?  相似文献   

6.
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1993年创立于北京中关村的高新技术企业。华旗资讯拥有国内知名计算机品牌“爱国者”;跨越专业及数码消费领域,包括计算机外设、存储、数码、网络、新事业五大业务群组;高素质的软硬件产品专业研发和技术人员;全国的完整的营销体系,成为以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为主体,多家分公司及子公司为组成部分的中型企业集团。在企业诞辰之际,冯军总裁表示:“自主科技,自由生活”的理念正激励着华旗人不断超越自我!华旗资讯正以“执著、六赢、数一数二”的精神,更为专业化、国际化的运营体系,肩负“将‘爱…  相似文献   

7.
华旗资讯总裁冯军以“爱国者”而驰名中外。爱国者不仅仅是他公司的一个品牌标识,更是他本人的一个生动写照。从“实业爱国”到“品牌爱国”再到“知识产权爱国”,冯军一直坚持着把个人、企业和民族、国家结合在一起,也在观念升级中带领企业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8.
从“搬箱子”、“租柜台”开始,经过14年的砺沙成金,冯军愣是在洋品牌风靡的数码产品领域扛起了“爱国者”大旗。14年来,冯军带领“爱国者”团队,坚持“自主创新,产业报国”的理念,使华旗资讯在IT业异军突起。爱国者闪存盘、移动硬盘、HP3播放器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居榜首,爱国者数码相机更是成为中国目前唯一与国际品牌竞争的民族品牌。[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王许松 《数据》2009,(11):13-14
提到“爱国者”,您会想到什么?在如今的现代城市,或许您会和笔者一样,首先想到的就是“爱国者”数码产品。虽然时光流转,爱国者品牌仍然是很多人选择数码产品时的惟一,“爱国者”用它响亮的名字、精益求精的品质征服了国人。数据显示,华旗资讯下的自有品牌爱国者已经成长为中国数码第一品牌,爱国者移动存储产品市场销量连续五年遥遥领先;  相似文献   

10.
《经营者》2007,(1)
冯军简介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出生于1969年6月16日,籍贯江苏。199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3年,创建华旗资讯,创造了连续十年每年稳健增长60%以上的行业奇迹。1996年,创建品牌——爱国者。1997年,总结出“六赢”理念。2002年,入选“TOP10中国科技新锐”。2003年,荣获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2004年,被《信息时报》评为“IT界杰出CEO”。2004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毕业。入选理由:作为IT行业的后来者,他赶超的步伐非常迅猛。2006年,移动存储产品市场份额全球第一。在对奇迹习以为常的IT行业,冯军屡屡创…  相似文献   

11.
《东方企业文化》2007,(4):46-48
“百荣2006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评选结果1月30日在北京揭晓,并举行了盛大的颁奖典礼。此次评选活动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中国纺织》杂志社、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传媒中心、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中心承办。本届年度创新人物评选以“创新”为主线,以“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创新”为标准,关注创新人物在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或在品牌建设方面的突出成就,或有自己独到的管理思维或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2.
保险业的发展,必须人第四届中国保险文化与品牌创新论坛暨第六届25家企业获得24个文化品牌奖,50个产品奖;24位二级机构负责人被授予2010年度中国保险杰出领导力奖,9位渠道负责人获年度渠道管理成就奖,15位三级机构负责人获得年度优秀领导力奖  相似文献   

13.
近日,“第五届影响家电技术与消费趋势的创新成果推介发布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中国权威机构家用电器研究院联合品牌企业连续第五年举办的创新成果发布活动。在65个家用电器品类中,专家最终推选出10家企业共10个新产品荣获2009年度“影响家电技术与消费趋势的创新成果”称号。  相似文献   

14.
《重庆财会》2002,(9):37-37
近日由全国用户委员会、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主办,北京时代计世资讯有限公司承办的“2002年中国IT用户满意度调查”已全面完成。8月15日下午,计世资讯在北京国宾酒店举办了“2002年中国IT市场趋势分析暨2002年中国IT用户满意度颁奖礼”,金蝶公司在此次调查中获得ERP软件的“用户满意奖”和“首选品牌奖”两项大奖,充分体现了金蝶ERP产品在国内管理软件品牌中强大的产品实力和客户的信任度。  相似文献   

15.
2月16日,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和北京市商业联合会主办的“2010年度北京十大商业品牌评选”颁奖典礼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隆重举行。继连续获得四届“北京十大商业品牌奖”后,“全聚德”再一次荣获“2010年度北京十大商业品牌金奖”。  相似文献   

16.
在2007年9月9日的“亚洲品牌盛典颁奖典礼”上,滇虹药业“康王”品牌凭借出类拔萃的品牌建树和广泛影响力,上榜“亚洲品牌500强”,滇虹药业总经理郭振宇亦荣膺“亚洲品牌十大最具影响力人物”奖。  相似文献   

17.
常言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三年的默默耕耘,湖北中天鸿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今年下半年硕果累累。8月12日。在北京举办的“2005年度中国地产产品力评选”活动中,中天鸿源一举囊括三项大奖:“中国最具品牌活力地产企业”奖;其10月即将开盘的鸿源国际公馆项目荣获“最具创新经典社区”奖;  相似文献   

18.
李晓峰 《经济界》2004,(1):52-57
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1993年创立于北京中关村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创建以来,始终坚持以“六赢”理念为准则,即确保“大众、代理、员工、公司、供方、社会”参与合作的六方,共同获得合理利益的满足和发展的机会,使公司能够坚实、稳定地发展。华旗,拥有着“中关村传奇”的业内美誉。从公司创始人冯军清华毕业后只身200元起家,走街穿巷地推销开始,到今天的稳步高速成长,在成立的十年中,华旗资讯营业额连续十年每年保持60%的稳定增长。从2000年推动中国移动存储市场形成以来,华旗的爱国者移动存储已通过高质优价取得了广大用户的信任和喜爱,在全球市场销量第一,国内市场销量连续三年遥遥领先,带动中国移动存储行业迅猛发展,成为中国第一个大规模领先于国际市场的IT产品领域;爱国者MP3随身听入市仅一年即实现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将垄断此领域长达三、四年之久的众多韩国品牌远远地甩在了后头,成为IT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首个领先于众多国际对手的民族品牌。华旗将自已的发展划分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90年代初,华旗没有自主品牌,以代理产品为主;第二阶段,从1996年到2000年,华旗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获得了很大的成长;第三阶段,进入2000年,伴随着网络泡沫的出现直至破裂,在新经济时代里,华旗一  相似文献   

19.
“女性市场是很大的.这个市场被华旗发现是在2001年。”身为华旗资讯助理总裁,并于一年多前开始主要负责爱国者数码消费类产品的吴衷婷坦言。“通过华旗在全国的1000多名一线销售人员,还有遍及全国的代理商经销商给我们的真实反馈,女性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数码产品,她们注重产品的外形美观性、使用便利性、携带的方便性,另外,她们在颜色的多样性、以及产品的做工精细度、体积超薄等方面都有更加清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草莽华旗     
刚刚过去的2003年,对于叱咤风云的民营企业华旗资讯而言,是值得载入史册的一年。这一年,是华旗的多事之秋,这边与朗科关于闪存专利权的官司未了,那边一个名为邓红的“自由撰稿人”又暗地里抖出了华旗的“发家史”。与朗科的交战不仅令华旗骑虎难下,而且官司之后,企业技术的“软肋”也不可回避地呈现在公众与华旗自己面前。而那篇不知是揭密、爆料还是造谣的文章更是直接质疑——“没有了遮羞布,赤裸裸的华旗还能继续存活多久?” 这一年,是华旗在中关村成长的第十个年头:曾经那个怀揣26块钱的小伙已拥有了一个营业额十六亿元的企业;曾经那个为了五块钱风里雨里走街串巷的小伙如今已把年均70%的增长率保持了十年;曾经那个心怀“建设令国人骄傲的国际品牌”梦想的华旗,如今已把“爱国者”的大旗插到了新加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