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卡新玩家     
未来每年70万辆的市场规模犹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无数新玩家们投身于此,哪怕是别人吃肉我喝汤,也要在这样一个看起来满是油水的市场上分一杯羹中国的汽车市场永远不会缺乏热点。当东风商用车、中国重汽、陕西重汽同时缺席4月的北京国际车展时,一群陌生的品牌毫不犹豫地占据了场馆间的空地。集瑞联合卡车、大运重卡、长安重汽,这些在市场上还名不见经传的重  相似文献   

2.
3月底,中国重汽集团与沃尔沃合资生产的第一辆重卡下线。同时,重汽集团与沃尔沃、一汽合资生产用于重卡的沃尔沃发动机在济南的生产基地,也即将破土动工。此前不久,“搁置”多年的山东大宇78亿元烂尾项目也已重组成功……  相似文献   

3.
中国卡车界50:50合资模式流产,再次印证了那个难题——合资易,合心难2005年12月,酝酿多年的沃尔沃、一汽、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重汽”)卡车发动机项目被沃尔沃叫停。同时,沃尔沃和重汽的整车合资项目——华沃公司已经陷入半停产边缘。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沃尔沃重卡,原合资项目本被业内看好,但在与中国重汽的合资过程中却遭遇尴尬,相  相似文献   

4.
在成功抛售沃尔沃之后,福特在中国市场将更加倚重长安集团。 在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敏感关头,福特汽车CEO穆拉利没有与李书福会面,也没有出席吉乖收购沃尔沃的签约仪式,却与合作伙伴长安集团的高层密切会晤。  相似文献   

5.
作为迄今为止德国上市公司对香港上市公司的最大一宗投资,中国重汽与MAN的合作不仅占据了各大财经媒体的头条新闻,更是牵动着各个国内乃至国际卡车巨头的神经。一个是中国重卡市场的老大,一个是国际重卡行业巨头,他们的合作可能影响到未来几年国内重卡市场格局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中国重汽走得很快。先是在2001年实行改革重组,迈出了第二次创业的步伐;2003年,经过9年漫长“苦恋”后,与瑞典沃尔沃集团合资成功,成立济南华沃卡车公司;2004年,成功实现了上市;接着,其旗下潍柴动力在香港上市。至此,中国重汽拥有了两个融资平台;3月份,与沃尔沃合资生产的第一辆重卡下线……然而,在当前国内重卡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本土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相互角逐的态势下,中国重汽也面临着很大压力。下一步,中国重汽如何发展?怎样在竞争中取胜?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重汽总经理蔡东。  相似文献   

7.
刘军利 《中外物流》2006,(11):78-78
进入2006年,重卡发展呈现的特点是一汽,东风两大集团的市场份额被进一步压缩。8吨以上重型车市场上的解放与东风两大集团,其1-5月在重卡市场上的份额加起来也不到50%,而在2000年是83%。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重汽、陕汽,北汽福田、红岩四家企业销量的上升,平均增幅达30%-40%,市场份额合计46.91%而在几年前,这几家企业在这个市场只有百分之十几的份额。  相似文献   

8.
五万辆总装生产新线的投产,标志着北奔重汽的整车制造能力与水平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为北奔抢抓市场机遇,实现"十二五"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今年我国重卡市场进入了深度调整期,不少企业产销量下滑严重,北奔重汽的发展态势仍显不错,截至7月份,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相对稳定的发展,使得北奔重汽新建五万辆产能成为"十二五"期间北奔重汽布局重卡市场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9.
转身之间     
孟为 《经营者》2013,(4):150-153
现在,中国重汽的“二次创业”的产业布局已经完成,但作为其发展主导的重卡产业却到了不得不做出适应市场变革的关键时刻  相似文献   

10.
长安重汽2011年全面推出M系列重卡产品,主要包括牵引车、自卸车和载货车三种,尤其是牵引车底盘采用了断开式平衡轴,提高了牵引车系列产品在减震方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1月l7日,由中国重汽与德国曼(MAN)公司合作推出的中国首款高端重卡SITRAK重卡在中国重汽济南商用车公司正式下线。据了解,SITRAK重忙采用德国曼TGA驾驶室为本体,对驾驶事前睑和内饰等部分进行了相应的改进,  相似文献   

12.
孟为 《经营者》2013,(2):192-203
沉重的重卡、重卡合资近尾声、外资重卡格局或生变、LNG重卡崛起、欧系轻客混战、卧铺客车被退市、“天声一队”校车公益、校车元年、出口呈现亮色和微车新军崛起……过去的一年,中国商用车市场空前热闹  相似文献   

13.
变过去在济南坐等客户为驻扎在国外搞营销,中国重汽自去年以来,走出去在全球设立六大区部,每个区部设立四个办事处。日前,中国重汽集团成功交付尼日利亚Dangote集团三批共计1500辆重卡。这1500辆重卡是中国重卡企业整车一次性出口非洲的最大订单。  相似文献   

14.
盂为 《经营者》2013,(12):92-97
不同于东风日产,东风商用车的成功有着它自己鲜明的烙印和不同之处。在东风与日产整体合资十年前夕,它破壳新生 现在,它是咨询公司报告中技术、产品储备和规划最为清晰的中国商用车企业,它是媒体眼中,草莽之气最少,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与文化比较健全的重卡制造商;它是中国中重卡市场销量连续九年的冠军;它是东风有限十年合资的另一个成功范本。  相似文献   

15.
在商用车领域,跨国企业与中国企业联手争夺中国市场的新格局正在形成,从单纯引进新车型,到引进资金、技术并发展自主品牌,在这新一轮合资浪潮中,北汽福田和中国重汽分别与戴姆勒和曼的合资合作堪称典范,在业界也最受关注  相似文献   

16.
转身之间     
孟为 《经营者》2013,(2):150-153
现在,中国重汽的"二次创业"的产业布局已经完成,但作为其发展主导的重卡产业却到了不得不做出适应市场变革的关键时刻重卡市场低迷的现实和未来一段时间面临的微增长和种科不确定性都对中国重汽正在展开的"二次创业"提出了新挑战。2013年1月10日,中国重汽发布公告,2012年,公司累计销售重型卡车7.47万辆,同比下降25.78%。虽然这个成绩还略低于整个行业28%的跌幅,但总是令人压抑。早在2011年,中国重汽已经正式提出  相似文献   

17.
汽车     
《中外管理》2006,(3):23-23
2005年整车利润降四成;中国汽车出口去年首超进口;吉利加入中级车市场战团;奇瑞与美国梦幻汽车将合资;通用vs福特:销量vs利润。  相似文献   

18.
动态     
中国重汽成都王牌揭牌 9月28日,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在青白江正式揭牌,成都年产40万辆商用车项目由此正式启动。今年8月23日,中国重汽集团与成都市签署协议,与成都王牌汽车集团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投资30亿元,发展重、中、轻、微全系列商用车等业务以及其他汽车产品业务。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卡车行业,由于历史原因,东风和解放在中卡方面销量较大,故它们的中重卡总销量一直大于中国重汽;但同样中国重汽由于较早引进斯太尔技术而在重卡业务方面优势明显,故其重卡销量一直是行业的领头羊  相似文献   

20.
一边是沃尔沃、奔驰、MAN、斯堪尼亚等跨国巨头们的磨刀霍霍,一边是中国重汽、一汽、陕汽、福田、江淮等国内重卡企业的摩拳擦掌,中国的重卡市场从来不曾如此热闹。尽管国内自有品牌的重卡还不曾跑遍世界,但对于已经在自主创新道路上找准方向的中国重卡企业来说,打造中国重卡"世界品牌"的憧憬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