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行抵债资产处置中存在“五难”现象。1.接收难。一是抵债资产评估价偏高,资产评估部门或为了自身利益,或迫于某些干预,往往高估标的物价值,金融机构因接收后损失太大而不愿接。二是抵债资产手续不齐。  相似文献   

2.
提高抵债资产变现率,是减少不良资产损失的重要方面。造成抵侦资产处置变现率低、进度慢,主要存在“五难”: 一是产权变更难。在抵侦资产接收过程中,有些乡镇、集体企业财产没有产权证明,有的产权手续不完备,不具备法律效力,有的企业不愿交纳或无力交纳产权交易费用而拿不到合法有效的产权手续,致使银行抵债资产只能双方协议接收,缺乏法律约束力,难以运用市场机制依法处置变现。……  相似文献   

3.
金融机构接收和处置抵债资产,一直被视为经济活动的一般交易行为而需缴纳相关税费。据调查,银行机构在接收、变现抵债资产过程中所承担的各种税费约占抵债资产价格的三成左右。金融机构处置抵贷资产所支付的税费过重,已经阻碍其处置不良资产步伐,应该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4.
抵债资产处置环节存在的问题1.如何正确理解上级行对法院拟裁定抵债资产的有关政策,困扰着基层行对抵债资产诉讼清收措施的实施。对法院拟裁定资产,在按司法惯例降价处置未果,且借款人又无其他任何可供执行财产的情况下,基层行主观愿望往往是想接收,但不少资产一旦接收即面临贬值和能否顺利处置的风险,又不符合上级行抵债资产接收的有关规定;如果明确表示不接收,法院下达  相似文献   

5.
抵债资产处置难,在处置过程中实现价值最大化更难。商业银行必须从生存与发展的高度,不断提升抵债资产市场化运作的层次,实现抵债资产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以资抵债是我国金融机构特有的不良贷款转化形式。近年来,为了保全部分濒临灭失的信贷资产,基层行接收了较大数量和额度的抵债资产。本主要以农行基层行抵债资产处置为例,对导致基层行抵债资产处置效率低下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提高抵债资产处置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影响商业银行抵债资产处置的行政干预、市场、法律和人才等特定约束条件进行分析后,实证考察了银行抵债资产的处置,得出了如下结论:一是商业银行抵债资产处置必须找到政府、企业、商业银行三者利益的结合点。二是商业银行抵债资产的取得,必须具有超前性。抵债资产的接收,以易于变现为前提;已接受的抵债资产,坚持尽快变现。三是商业银行处置抵债资产必须处理好激励与约束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影响商业银行抵债资产处置的行政干预、市场、法律和人才等特定约束条件进行分析后,实证考察了银行抵债资产的处置,得出了如下结论:一是商业银行抵债资产处置必须找到政府、企业、商业银行三者利益的结合点.二是商业银行抵债资产的取得,必须具有超前性.抵债资产的接收,以易于变现为前提;已接受的抵债资产,坚持尽快变现.三是商业银行处置抵债资产必须处理好激励与约束问题.  相似文献   

9.
抵债资产的清收与处置是商业银行压降风险的关键,规范抵债资产管理,加快抵债资产处置进度对商业银行风险化解、稳健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查正蓝旗两家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抵债资产处置情况,分析当前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抵债资产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抵债资产处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 1.从源头上说,收取的抵债资产的实际价值与评估价格相差较大,造成抵债资产处置的受偿率普遍较低。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资产评估机构出于自身利益,有意识地提高抵债资产的评估价值。目前,银行抵债资产收取主要有两种方式:诉讼方式收取和协议方式收取。无论哪种收取方式,都涉及到对抵债资产价值的确认这一关键环节。对抵债资产价值的确认,主要是委托资产评估机构来进行,而目前整个评估机构管理较混乱,对抵债物的评估随意性较大,且评估部门对评估费的收取以评估值为基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分行严把抵债资产接收、保管、处置关,努力降低、规避和化解经营风险.至2005年6月末,该行共对13户企业实施以资抵债,接收抵债资产总额3027万元,抵偿债务金额3027万元,占全行贷款余额的1%,占不良贷款余额的1.8%,其中:接收不动产2922万元,动产105万元.处置变现抵债资产3户,处置变现抵债资产金额484万元,处置以资抵债本金结转本金损失158万元.目前,全行尚有抵债资产总额2543万元,涉及10户企业,抵债方式全部为协议抵债.现有的抵债资产管理有序,没有发生人为因素造成资产损失、灭失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抵债资产是银行实施以资抵债而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属于自有资产,具有高风险性。外部环境缺陷、内部管理缺陷以及自身的先天缺陷造成抵债资产损失通过采取审慎接收、实施集中管理、加快处置步伐等措施,以提高抵债资产处置受偿率,降低抵债资产损失。  相似文献   

13.
一、抵贷资产处置难 一是地处偏远乡村的房地产和土地位置差。不易出租出售。二是抵贷物品多为极易过时淘汰的商品,且折旧率高。三是产权不明晰,抵债资产难以运用市场机制依法处置变现。如肃南县物资公司抵债的厂房和土地,由于地处张掖火车站,距张掖市区较远,其用于抵贷的房屋和地皮不易变现:  相似文献   

14.
王醒男 《城市金融论坛》2005,10(9):32-35,41
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抵债资产的生成机理及外部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抵债资产膨胀与拖延处置预示着银行体系内部不良债权的逐渐累积,并将导致商业银行对以物抵债手段的日趋依赖而影响其改革进度;商业银行长期存在的体制性内因及外部环境因素的约束,使其不具有抵债资产处置上的激励;抵债资产处置必须找到政府、企业及商业银行三者利益的结合点,而如何协调好与地方各级政府的关系已成为抵债资产处置的关键;抵债资产处置必须具有超前性,合理预期抵债资产的变现能力和设计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必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银行业以物抵债资产逐年递增,由于相应管理制度滞后,再加上银行内部维护管理不力,导致抵债资产暗损巨大,已形成新的金融风险。为此,在加强以物抵债管理制度建设的同时,各银行应把好抵债资产接收关,维护管理好现存抵债资产,加快处置抵债资产的步伐,最大限度地化解以物抵债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农村信用社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力度.接收无力以现金方式支付农村信用社债权的债务人和担保人的抵债资产数额不断增多.由此带来的抵债资产接收.处置及管理方面的问题和风险逐步暴露出来,应引起各方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农业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的实施,规范了不良资产的接收、管理、处置等业务,提高了以资抵债资产保全工作的合规性和有效性,从而推动了以资抵债资产保全工作的发展。但是,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少数基层经营行对在抵债资产的接收、管理、处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未能进行正确的核算与管理,妨碍了以资抵债资产保全工作的开展,出现管理上的弊端,存在着一定的隐患。一、抵债资产费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不良资产清收盘活难、抵债资产处置经营难是当前困绕各级经营行的一大难题,如何成功化解这一难题,是各行正努力研究的课题。日前,我们对襄阳支行不良资产(重点指信贷资产)经营情况进行了调查,试图从分析研究该行当前不良资产清收盘活和抵债资产处置经营的难点入手,找寻出些许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王世强 《西南金融》2005,(12):49-50
近年来,借款人或担保人无力以货币资金偿还贷款而以资产抵偿农信社贷款本息的情况大量增加,农村信用社取得的抵债资产也逐渐增多,这无疑在减少资产损失、降低信贷风险、增强社会信用观念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最近通过对自贡市农村信用社抵债资产情况的调查,当前农村信用社在抵债资产的接收、保管、处置等各环节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有的实际上已成为农村信用社新的风险源之一。如何加强抵债资产的经营和管理,提高其效益性,已是农村信用社防范和化解非信贷资产风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目前,银行抵债资产呈现这样一种发展态势:存量抵债资产还未能及时处置变现,新增抵债资产又在不断产生,如此下去,银行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量房地产、机械设备等财产所有权的拥有者。若无科学的管理办法、宽松的配套政策和有效的变现渠道,极容易使银行因接收抵债资产而造成新的风险和损失,严重影响银行经营效益的提高。因此,加强抵债资产的管理,规范抵债资产的核算,加速抵债资产的处置,已成为级银行经营管理者亟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现就基层银行以资抵债管理工作的难点与对策略抒管见。一、以资抵债的难点银行实施以资抵债的目的是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