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海关》2014,(11):19-19
沉降 行业外贸竞争力整体水平大面积降低 在评价行业整体外贸竞争力的三个指标中,我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保持100,仍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贸易竞争指数由2012年的84.67上升为2013年的86.94;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由2012年的74.83提高至2013年的80.66。然而,跑赢自己同然可喜,跑赢世界才是关键。由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且整体竞争水平“水涨船高”,我国行业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竞争优势的难度逐年增大。2013年中国行业整体竞争力指数由2012年的104.24降至103.91。  相似文献   

2.
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从制造业的规模、增加值、吸收外资和出口等方面对中国制造业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相对出口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和制成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三个指标,综合考察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提高引进外资质量,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等提高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制造业出口服务化是实现全球价值链产业升级的关键。本文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1995-2009年40个国家和地区制造业行业的样本,研究了制造业出口服务化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制造业出口服务化会显著提高制造业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出口电信化和金融化对制造业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相对较大,而出口零售化和交通运输化的影响则相对较小;在岸服务外包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相对于离岸服务外包的影响更大,国内服务投入会显著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机电工业是中国制造业的核心部分,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机电产品出口国。通过分析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可知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仍以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能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出口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出口市场过于集中,技术研发能力不强。因此,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转变出口产品结构和生产方式,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并规避技术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5.
中国纺织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分析了入世以来中国纺织品国际竞争力的发展变化,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分析比较了中国与主要纺织品出口发展中国家在纺织品国际竞争力上的差异。针对中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的不利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吴钧 《价格月刊》2013,(2):46-48
入世十年来,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迅猛发展.通过对国际竞争力主要测量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专业化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化,分析入世十年来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结果证明,中国纺织品出口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在入世十年期间多次下跌.在探讨影响中国纺织品出口国际竞争力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中国纺织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海关》2012,(10):20-25
2011年,中国以3.6万亿美元的进出口总值迈出了“十二五”的第一步,这一步迈得并不轻松。在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和国内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下,2011年中国外贸国际竞争力提升乏力,综合评价得分为103.18,低于2010年的103.26。其中,国际市场占有率得分保持100,继续占据全球第一大出口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张婧 《价格月刊》2012,(5):80-82
中国是茶叶生产和出口大国,茶叶出口在对外贸易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专业化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估分析,进而提出了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作为十大振兴产业之一的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母机,是经济啦动能力最强的产业之一.研究装备制造业对于我国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以及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国际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标(RCA)、贸易专业化指数(TSC)三个指标出发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周晖 《中国市场》2011,(6):111-113
本文在系统分析了我国钢铁制品(HS编码为73)出口规模和结构的基础上,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等指标,从多个视角对我国及世界钢铁强国钢铁制品的国家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钢铁制品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但出口结构不尽合理,需要依靠技术创新等方式来改善出口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全球经济尚未走出金融海啸的影响,受到能源涨价、世界经济放缓、人民币升值加快等因素制约,加之国内玻璃出口退税降低、环保压力增大等多重压力,玻璃原片行业遇到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采用贸易竞争指数、市场占有率指数、质量与附加值指数等相关指标对中国玻璃原片行业进行了国际竞争力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该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2000-2015年中、英、美、德、日医药制造业进出口数据为基础,运用IMS、TC指数、RCA指数、RTA指数四个指标对我国医药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并基于钻石模型研究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医药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并不具备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3.
何颖 《现代商业》2011,(24):88-90
本文选取了2002-2009年中国及世界的相关贸易数据,通过比较常用的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优势变差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进出口商品价格比较指数等国际竞争力指标的计算,对中国酒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提高中国酒业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出口质量指数纳入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中国海关数据库,利用熵权法估算了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并利用中国2000~2013年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了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着重分析了其影响渠道。研究发现,在控制内生性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后,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技术创新通过行业生产效率和出口多样化影响出口竞争力提升。区分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后发现,行业技术创新产出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依然显著。另外,动态模型的估计是最有效率的。区分不同类型的行业后发现,重型制造业、同质性制造业以及中等技术类型行业的技术创新显著促进行业出口竞争力提升。  相似文献   

15.
过去几十年间,中国陶瓷产能增长迅速,陶瓷出口市场从集中向多元化转变,但同时也出现了陶瓷产品出口贸易摩擦增多、中小陶瓷企业盈利水平下降等问题.通过分析中国陶瓷国际市场占有率、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国际贸易竞争力、陶瓷产品出口附加值等指标,得出了中国陶瓷产品出口虽然数量不断增加,但质量并没有获得较大提升,其国际竞争力依然不强的结论.基于这一研究结论,提出了打造品牌强化比较优势、通过技术创新促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实施行业整合减少恶性竞争、借助“一带一路”契机加速陶瓷市场多元化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薛芳 《商业科技》2013,(29):36-37
本文首先从河北省出口增长率、出口商品结构和出口依存度三个方面分析了河北省出口现状;其次,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测算了河北省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再次,通过前面的定量分析,找出了河北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提升河北省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2-2017年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国际贸易数据,综合运用了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变化趋势及波动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较弱,受到结构效应的影响明显,竞争效应其次,二阶效应最小。为了提升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出了开拓国际新市场,优化出口结构,增加研发投入以及倡导国际市场的良性竞争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苹果出口竞争力评价及国际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市场占有率、可比净出口指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了我国苹果出口竞争力状况并进行了国际比较。结果表明,我国苹果出口竞争力上升较快,但与世界主要苹果出口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今后应在生产、营销等各个环节着力改进,提升我国苹果出口竞争力水平。  相似文献   

19.
轮胎是汽车和工程机械的重要配件,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基于中国轮胎2002~2011年的出口数据,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渗透率等指标分析了中国轮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文章的最后给出了提高我国轮胎产业竞争力的一些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地位和作用的不断加强,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越来越成为影响一国或一地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本文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和RCA两个指标对中印服务贸易整体和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并借助模型对影响中印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