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梦琴 《南方农村》2010,26(6):59-63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是让失地农民分享工业化和城市化成果的一个重要制度创新。本文研究了广东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背景、历程、制度设计、实施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进一步发展完善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梳理归纳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成果,学者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征地制度改革的研究;二是对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三是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研究。从研究文献看,目前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实证分析还不够深入,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探讨还不够系统等。提出必须以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观点,深入研究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加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实证性研究;对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要做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对政府提供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公共服务职能做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以土地为依托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稳定问题和政治问题,本文在全面描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的基础上,深刻剖析了影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以土地为依托、以土地征用为契机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构想。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数量日益增多。当前,土地产权模糊、征地补偿标准不科学、土地管理制度混乱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导致失地农民权益得不到保证。因此,必须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妥善解决当前失地农民问题,为失地农民提供生存和发展保障。  相似文献   

5.
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但世界发展历史证明,农民不断地从土地上剥离出来,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市民,是一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子,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则面临着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这个问题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势必影响社会稳定的大局,进而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亟待为失地农民建立安全有效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土地换保障: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基本设想   总被引:123,自引:2,他引:123  
征地制度改革应充分考虑市场经济和征地对失地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按照“土地换保障”的思路和“以民为本”的政策思想,确立“就业优先”的政策目标,以被征地所承栽农民安置的实际社会成本为依据,制定征地补偿标准,制定适合失地农民特点的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失地农民分享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成果的内在机制,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和发展致富问题。  相似文献   

7.
政府要承担起失地农民医疗保障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失地农民医疗保障制度的初创时期,强化政府责任尤为重要。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之所以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追根溯源,乃是因为政府对土地对农民社会保障的功能估计过高。正是这一认识上的偏差,以至于政府长期以来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对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责任,而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城市社会保障的建设上。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以政府为责任主体,  相似文献   

8.
王春晨 《农村经济》2007,(11):80-82
失地农民是城市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正常社会现象,但城市化可能使他们处于既失去土地,又无权分享城市化成果,得不到必需的社会保障的境地.农民土地被征用后,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了影响社会稳定与促进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问题.只有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城市化才会健康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9.
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和谐,保障失地农民权益,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问题与现状,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失地农民医疗和养老保障制度,健全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制度,使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失地农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立法的角度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各种立法模式的比较分析,并结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现状,认为对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立法应采取平行立法模式,并对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立法、医疗和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保基金管理等方面的法律实施提供了理论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