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当地某医院门诊处方书写不规范和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门诊处方18491张,逐一分析处方是否规范、合理,并对不合格的处方进行归类评价。结果书写不规范处方6448张,不合格率为34.9%,不合理用药处方1208张,不合格率为6.5%,剩余10835张处方均符合规范处方及合理用药处方。结论该医院存在一定程度的处方不合格现象,主要体现在处方书写错误、不合理用药形式多样,应引起临床医师和药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我院处方书写和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建议和对策,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0 年门诊处方2500 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有抗菌药物处方1176 张,占抽取总数的47.04%,不合格处方124 张,占抽取总数的4.96%,书写不规范的35 张,占1.40%,不合理用药处方89 张,占3.56%.结论 门诊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医务人员应以重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我院处方书写和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建议和对策,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门诊处方2500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抗菌药物处方1176张,占抽取总数的47.04%,不合格处方124张,占抽取总数的4.96%,书写不规范的35张,占1.40%,不合理用药处方89张,占3.56%。结论门诊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医务人员应予以重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中常见不合理用药的分析,进一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无锡市中医医院2013年下半年门诊14 761张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结果有316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占全部抽查处方比率为2.1%,其中最多为用法用量不适宜,占不合理处方的37.7%。结论无锡市中医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厦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药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抽取厦门市的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门诊处方,统计分析每100张处方中的用药个数,含静脉点滴、激素、抗生素以及二联以上抗生素的处方数量,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厦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100张处方平均用药数为246.80个,100张处方中平均含静脉点滴处方14.30张,激素处方4.50张,抗生素处方4().50张,二联以上抗生素处方7.55张。结论:厦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抗生素、激素的使用存在着不合理的趋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药情况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建议提高卫生行政部门对不合理用药问题的重视,加强对社区医师合理用药知识的培训,发挥执业药师的作用,加强对社区居民合理用药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0月1~15日门诊9339张处方,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合格处方8183张(87.62%),不合格处方1156张(12.38%)。不合格处方中,处方前记错误率为12.80%,正文错误率为87.20%。结论我院处方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医师应强化合理用药概念,药师应加强审核处方能力,以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门诊抗生素用药使用不合理和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其改善措施,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门诊药房所整理的门诊处方2 650张,进行抗生素种类和用量的回顾性分析,并对使用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汇总研究。结果 2 650张门诊处方中,有289张处方使用了抗生素,占10.9%。其中以头孢类为首,其次为青霉素和克林霉素类。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有10例,不良反应率为3.5%。共检出不合理用药处方42张,不合理率达14.5%。结论目前在门诊抗生素药物的使用中依然存在不合理应用所致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对此,医院应引起重视,在抗生素的使用中应形成一定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意识培训和用药谨慎性。以确保抗生素的规范、合理、有效的使用,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高血压患者用药的状况及合理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我院2012年8月1日~31日的门诊处方12613张,采用DDDs分析方法,对其中含有抗高血压药物的处方1169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降压药物在我院门诊用药中占有重要地位;钙拮抗剂类药物使用频率最高;联合用药情况在高血压处方中占有一定比例.结论 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基本符合当前高血压治疗原则及个体化治疗方案,但也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处方、病历药物应用状况,分析评价其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查2011年1~12月的门诊处方4233张,病历366份,按《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分析药物应用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门诊39.95%、住院73.44%;用药合格率处方89.91%、病历21.88%;标本送检率为21.88%;围手术期抗菌药使用率99.16%。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高,合格率低,存在用药过度、过量使用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药物的合理应用与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查我院2010 年1 月至2011年1 月门诊处方8000 张,平均每月随机抽取2 天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从给药途径、抗菌药物品种、联合用药等方面分析,药物使用基本规范合理.也有部分处方存在不规范现象.结论 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需进一步加强,药师指导临床医师用药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本院2009年~2010年的门诊处方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2010年门诊处方2016张,依据统计学方法归纳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统计2016份病例中,不合理用药822例,主要原因为预防感染、术后用药>10d及治疗发热。结论医院应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监管力度,促进临床用药安全、合理、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型门诊常见处方的失误进行统计分析。方法随机抽查2013年50个小型门诊处方10 000张,发现有门诊处方记录不完整、诊断与用药不符、用药的方法和计量不适当、溶媒选择不当、药物配伍不合理、重复用药、选药不合理、联合用药不规范等多种问题。对门诊处方用药的失误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在10 000张门诊处方中,有300张不合理处方,占3.0%。处方记录不完整占不合理处方的9.7%,诊断与用药不符占10.0%,用药的方法和计量不适当占18.3%,溶媒选择不当占6.0%,药物配伍不合理占9.3%,重复用药占18.3%,选药不合理占13.3%,联合用药不合理占15.0%。结论数据结果显示,小型门诊存在的不合理处方现象很多,其中用药的方法和计量不适当、重复用药、选药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的现象尤为严重。无论是专业问题还是道德问题,医生都对患者的病情延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的处方,从中筛选出含有抗高血压药物的处方,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8 208张门诊处方中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处方有5 005张,占总处方数的17.7%。抗高血压药物在门诊使用较多,钙通道拮抗药(CCB)使用率最高,处方中抗高血压药物多为联合用药。结论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基本合理,大多为联合用药,但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我院门诊处方的点评和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7月~2012年4月门诊处方7000张,对合理用药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评价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由23.44%下降到13.12%,处方合格率由84.55%上升到95.90%。结论通过处方点评及有效干预,我院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明显下降,处方合格率上升,合理用药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专项点评了解医院门急诊中成药使用情况,以促进中成药合理使用。方法 抽取重庆市大足区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7—12月开具的600张门急诊中成药处方,对中成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其使用合理性。结果 600张门急诊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134张(不合理使用率为22.33%),其中开具1种中成药处方33张,占24.63%;开具2种及以上中成药处方101张,占75.37%。不合理处方存在的用药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用法用量不合理、适应证或证型不适宜、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适宜、禁忌用药。结论 大部分门急诊中成药处方由西医师开具,开具2种及以上中成药较多,不合理用药问题较为严重,医院应加强对中成药使用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利用计算机统计2013年1~6月各种抗菌药物的门诊使用数量,计算用药频度(DDDs),并对DDDs进行排序分析;从2013年1~6月门诊处方中随机抽取6000张,分析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我院门诊抗菌药物DDDs排序前三位的依次是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25.7%,其中使用两种抗菌药物的处方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23.9%;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375张,占抗菌药物处方24.3%,不合理之处主要是选用指征不明确、用法用量不当、重复用药、溶媒选择不当、药理拮抗等。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处方的点评与干预,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延缓细菌耐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为儿科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查我院儿科门诊2011年10月-2012年10月的处方共计5741张,对处方中抗菌药物的种类、使用途径、使用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抗菌药物处方为2438张,占总处方的比例为42.47%,共使用7种抗菌药物,其中口服抗生素888张,注射用抗生素1505张,注射+口服的抗生素45张,以阿奇霉素、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钠居前3位.结论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应继续加强抗菌药物的整治,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7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儿科门诊处方1054张,分别统计抗菌药物处方数、所占百分比及联合用药情况等内容。结果在随机抽取的1054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为749张,各类抗菌药物使用由高到低依次为大环内酯类358例,头孢菌素类325例,青霉素类22例,喹诺酮类3例,其他类5例。结论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凭经验用药、用药针对性较差、无指征用药及联合使用不合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汇总分析北京市16个区县近10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方抽样点评的结果,比较各区之间的差异,细化点评结果,促进全市合理用药。方法抽取2017年6月第2周,全门诊不包括草药处方,共计50189张处方,进行精细化集中点评。结果2017年北京16个区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处方金额为160.07元,注射剂使用率为5.56%,全部基本药物占比为68.29%,处方的不合理率为8.8%。结论对于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集中点评最应改进的为统一点评标准,其次还应完善处方管理,强化药剂师自身的业务学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处方点评对合理用药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我院2010-2012年的普通处方(4800张/年)进行处方点评,分析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自2012年起结合前两年处方点评结果进行针对性干预,总结干预效果。结果2010-2012年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分别为14.0%、14.3%、4.6%,其中前两年差异不大(P〉0.05),但2012年不合理用药率则明显低于前两年(P〈0.05)。结论处方点评有利于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