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运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76例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式(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式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自拟扶正平喘汤)进行治疗。结果临床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肺功能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中医药合的方式进行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治疗效果显著确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加贝酯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加贝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乌司他丁,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腹胀消失时间、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排气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LPO水平明显降低(P<0.05),CAT和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LP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AT和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CT、IL-6、hs-CRP、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PCT、IL-6、hs-CRP、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尿淀粉酶、血清脂肪酶及淀粉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尿淀粉酶、血清脂肪酶及淀粉酶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尿淀粉酶、血清脂肪酶及淀粉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贝酯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能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氧化应激,缓解机体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分别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90.9%对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小儿急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儿科住院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患儿96例作为观察组,根据有无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并选择同期在儿科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35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儿童的血清PCT水平。结果观察组中血清PCT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在观察组中,血清PCT水平在细菌感染组较非细菌感染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PCT是小儿急性感染的敏感指标,尤其可早期鉴别细菌与非细菌性感染,有助于对小儿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方法 3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150例,西药对照组150例。中药治疗组采用桑杏汤和麻杏石甘汤加减的复方汤剂300ml,早晚各一次;西药对照组只服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10mg,睡前一次;5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优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孟鲁司特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患有支气管哮喘并处于急性发作期的成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应用孟鲁司特治疗,对照组采用强的松治疗,经过7天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5%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有5例出现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孟鲁司特比应用其它激素类药物更能改善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时症状,并能有效恢复肺功能,安全性好,是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34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规范化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治疗前、治疗3 d后血清淀粉酶、血清降钙素原(PCT)、氧合指数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呕吐、腹痛、腹胀、发热症状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淀粉酶、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清除体内的血清淀粉酶、PCT,改善氧合指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朝阳二三四医院呼吸科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时所使用药物的不同平均分为试验组(使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和对照组(使用沙丁胺醇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均使用雾化吸入治疗,每组40例患者,从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肺功能指标两个方面进行对比。结果用药1周及2周后,试验组患者的FEV1、VC、PEFam、PEFp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用药1周和2周后,试验组患者的血清CRP、IL-6pg/ml、IL-8、HMGB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相比于单独使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具有显著优势,其降低炎症反应的效果显著,并且能够极大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激素(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儿科救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共13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受激素治疗分为激素联合治疗组(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62例患儿和对照组(仅接受孟鲁司特)70例患儿,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前后的肺功能、哮喘控制评分以及临床疗效,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用药后,激素联合治疗组FEV1、FVC、PEF及ACT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联合治疗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联合治疗组患儿的药物不良反应(4.8%)与对照组(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不仅能够迅速缓解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症状和肺功能,还能有效控制哮喘病情,是小儿支气管哮喘较为理想的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对代偿期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辽宁省盘锦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50例代偿期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资料,所有患者HBV-DNA均为阳性,采用恩替卡韦对患者进行治疗,设为观察组,采集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T_3、T_4、FT_3、FT_4以及TSH水平进行比较,并随机与同期收集相同数量健康人资料的相同指标进行比对,分析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过程中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血清T_3、T_4、FT_3以及FT_4水平较健康组相同指标更低,TSH水平较健康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V-DNA转阴患者的血清T_3、T_4、FT_3、FT_4、TSH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P<0.05),HBV-DNA未转阴患者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HBV-DNA转阴与未转阴患者经治疗后,各项肝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转阴患者AST、ALB、PT三项指标与HBV-DNA未转阴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可有效恢复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促进HBV-DNA转阴,并恢复患者肝功能指标,治疗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分析其对呼吸功能和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回顾选取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救治的18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资料,将接受多索茶碱治疗的97例患者作为多索茶碱组,将接受氨茶碱治疗的89例患者作为氨茶碱组,对比分析用药前后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指标和气道重塑功能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用药后,多索茶碱组患者的MVV、FVC、PEF高于氨茶碱组,Raw低于氨茶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索茶碱组患者的VEGF、MMP-9低于氨茶碱组,而临床有效率(92.8%)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9.3%)优于氨茶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索茶碱能够改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呼吸功能、抑制气道重塑,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有较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激素、平喘及抗感染类的传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无创正压通气对患者进行治疗。从心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等方面测定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20min、40min及60min时的数值。结果两组患者心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方面在治疗前差异不大(P>0.05),但治疗后20min、40min及60min时的数值相差较大(P<0.01或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无创正压通气发挥着缓解呼吸肌疲劳和改善患者缺氧状态的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效果及对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于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24h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P<0.05)。观察组高压力持续时间、辅助通气时间、高吸氧分数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 d,两组血清PCT、hs-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7 d的气胸、呼吸暂停、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6%(P<0.05)。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能降低血清PCT、hs-CRP水平,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就硫酸镁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急性发作期偏头痛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急性发作期偏头痛患者12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每日口服600mg非甾体类药物布洛芬+60mg谷维素+100mg肠溶阿司匹林,连续服药7天以上;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10mg西比灵,加用30ml含量为25%的硫酸镁,连续静滴3天;维持1个月以上。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不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前后显效率明显要优越得多,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第4天血清镁浓度为(0.82±0.27)mmol/L,治疗前为(0.65±0.25)mmol/L;治疗组治疗后第4天血清镁浓度为(1.09±0.25)mmol/L,治疗前为(0.62±0.27)mmol/L,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镁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硫酸镁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急性发作期偏头痛较为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无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属于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深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昌图县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患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他克莫司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及血脂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肾脏功能,使血清白蛋白水平升高,且可改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层脑梗死患者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水平的关系,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成两组,年龄>60岁的54例患者为老年组,年龄<45岁的54例患者为青年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青年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年组TC及T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青年脑梗死患者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密切相关,而老年脑梗死患者与血脂水平更为密切相关,在治疗及预防过程中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多项血清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确定血清因子在尿毒症诊断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透析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6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透析前后以及与对照组相比多项血清因子包括TNF、IL-6、CRP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治疗前,血清因子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透析治疗后,采血检验的血清因子水平和透析前对比发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CRP的水平可以作为尿毒症患者的特异性检查,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FG-B)和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9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心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血清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反应蛋白(CRP)、肌红蛋白(Mb)、GDF-15、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髓过氧化物酶(MPO)、肌钙蛋白Ⅰ(cTnⅠ)、同型半胱氨酸(Hcy)较治疗前明显下降,VEFG-B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每搏量、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舒伐他汀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在重症哮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随机将40例重症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与实验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在其基础上结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结果治疗前后相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均有缓解,P<0.05。实验组疗效较对照组显著,P<0.05。比较治疗6h、24h后两组血氧饱和度好转程度,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内科治疗结合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可显著改善重症哮喘病状,使血氧饱和度、心率及呼吸频率得到明显改善,医疗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甲泼尼松龙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甲泼尼松龙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重症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2%,对照组患者动脉氧分压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松龙能够显著缓解重症支气管哮喘症状,不良反应少,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