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6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联合葡醛内酯片,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临床体征的变化及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能明显缩短热程和肝功能恢复时间,改善咽峡炎症状,使肝脾肿大、变异淋巴细胞恢复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炎的患儿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使用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使用更昔洛韦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24例占66.7%,有效11例占30.5%,无效1例2.8%,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显效19例占52.8%,有效12例占33.3%,无效5例占13.9%,总有效率为86.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炎的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更昔洛韦治疗,其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喜炎平联合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具体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借鉴。方法将16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患儿在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两组患儿用药后的体征和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分析,对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患儿皮疹消退时间和退烧时间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患儿体征和症状方面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喜炎平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性肺炎患儿12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患儿给予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咳喘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8.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咳喘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性肺炎疾病,疗效明显,安全性高,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抗病毒药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观察组患儿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3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在退热、疱疹消退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和平均留观时间方面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病毒药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显著,愈合时间短,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性较高,是临床治疗手足口病的首选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治疗病毒性皮肤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水痘、扁平疣3种病毒性皮肤患者,对治疗中加入西咪替丁的患者为观察组,未使用西咪替丁常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带状疱疹、水痘、扁平疣3种病毒性皮肤患者分组治疗中,观察组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西咪替丁在病毒性皮肤病的治疗中,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止痛咽炎饮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共112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解热镇痛、抗感染、口腔护理及利巴韦林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止痛咽炎饮口服治疗,连续治疗3~5 d。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止痛咽炎饮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喜炎平用于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病毒性肠炎患儿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补液,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以及退热等,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则加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16例(44.4%),总有效率97.2%;对照组治愈8例(22.2%),总有效率86.1%,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喜炎平用于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建议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研究某医院2011年常用的临床用药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抗病毒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某医院2011年临床各科室住院患者病的临床用药情况,分析、统计抗病毒药合理及不合理的使用情况。结果利巴韦林注射液在常规应用9种抗病毒药中的应用率最高,达到了43.67%;抗病毒药应用在儿童身上的的频率最高;不合理用药情况现象最严重,达到了56%。结论某医院使用的抗病毒药品种情况比较规范,临床常用的抗病毒药有更昔洛韦、利巴韦林和阿昔洛韦;其中更昔洛韦为典型的不合理用药,存在严重缺失规范现象,应对其加强管理与监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更昔洛韦联用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微炎症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2月辽宁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8例I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1b、更昔洛韦联用治疗,比较两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儿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以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中药抗病毒药物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Ⅲ、Ⅳ级不良症状均未发生。结论中药抗病毒药物具有疗效可靠、安全性高等优势,更适用于儿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7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缬沙坦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62%、68.89%,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治疗后LVESD、LVEDD下降更明显,LVEF上升更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缬沙坦治疗,可提高疗效,有效改善心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金霉素眼膏治疗小儿口角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50例患儿均给予金霉素眼膏治疗,对照组48例患儿均给予常规抗生素软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00%、72.92%,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疾病复发率为0.00%,对照组疾病复发率为12.5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霉素眼膏治疗小儿口角炎,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疗效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安阳市妇幼保健院于2014年1-8月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治疗,试验组患儿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疗效明显,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贴与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腹泻患儿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小儿腹泻贴治疗,两组患儿同时根据脱水情况口服补液盐。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和临床症状。结果治疗2 d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d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3%,且两组患儿的水样便、蛋花样便明显减少,腹痛、腹胀明显好转,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儿腹泻贴和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效果均明显,且减轻患儿痛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社区中医干预治疗对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和持续性。方法选取100例功能性便秘患儿并随机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全组患者均采用一般药物治疗,干预组则在中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结果随访结果显示,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便秘临床症状评分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干预治疗能明显减轻小儿便秘的临床症状,可以预防便秘的发生,疗效明显,安全性好,值得社区医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腹泻患儿8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抗病毒、抗炎治疗、液体疗法及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蒙脱石散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2 h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1例(2.3%)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4%,7例(16.3%)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给予患儿口服蒙脱石散剂治疗儿科腹泻可加强常规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炎琥宁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应用炎琥宁静脉滴注和开喉剑喷雾剂喷涂口腔溃疡局部联合治疗,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静脉滴注和锡类散吹敷口腔溃疡局部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6.67%。治疗组在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好转时间以及总病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起效快,疗程缩短,且安全性高,可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诊治的170例消化不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12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58例(单纯西药治疗),各治疗4周,将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更高,症状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消化不良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更显著,明显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谷维素治疗频发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口服谷维素连续应用15d;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连续应用7 d后,减少剂量维持治疗。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记录TIA发作情况、药物不良反应、近期发生脑梗死情况,检测血小板计数和出凝血时间。根据临床症状评价疗效。结果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谷维素治疗频发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