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冯英 《辽宁经济》2012,(3):46-47
县域经济作为一种特定的区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处于上下承接的特殊地位,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切入点和工作层面。一般来说,各个县(市)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各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各自发展的区域特色,这就决定了县域经济不可能"全面开花"。在众多的产业中选择优势产业进行扶持,并向产业链、产业集群方向推进,发展板块产业、链式产业,真正形成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的拉动效应。  相似文献   

2.
教育服务贸易可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可以是现代经济中的重要投资和消费领域,也可以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经营产生较大经济效益的产业。世贸组织在1995年已将接受外国留学生、到海外独立或合作办学等获得某种经济利益的"教育输出"行为视为"教育出口"。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近年也越来越重视来华留学生事业的发展,因为这是我国发展软实力,加强与世界交流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留学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北京"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坚持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知识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发展定位"。总部经济是首都经济的重要特征,是提高经济控制力和影响力最宝贵、最稀缺的资源,对于进一步促进北京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提升北京城市控制力、影响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连接牡丹江至牡丹峰森林公园公路,地处牡丹江经济发展战略所着力打造的"中部经济板块"和"南部经济板块"的核心结合地带,是"大牡丹江"建设战略构想中沟通区域经济、开发沿线产业带的重要通道。本项目沿线旅游产业作为具有开发潜力的产业和项目建设平台,对两大经济板块具有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5.
《上海国资》2011,(5):6-6
以临港产业园、虹桥商区等为代表的新平台,是未来上海产业版图上的重要支撑点,有望成为上海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按照"十二五"规划,"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上海未来5年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就产业而言,上海的重点近年来已十分明确,即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而这些产业的发展,需要新的平台和载体。临港产业区与虹桥商务区作为上海东西两极两个新建设的园区,就承担着上海城市经济转型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6.
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贸易失衡".尽管我们多次强调:"贸易失衡"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化产业分工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但美国人无视事实,蛮横地硬要把贸易失衡与人民币币值低估绑定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倪琳淇 《东北之窗》2011,(12):70-71
5月19日,一个对中国人来说并无特殊意义的日子,却于今年终被赋予一个可以"扬眉吐气"的称谓——中国旅游日。中国旅游日的设立意味着什么?旅游,对于如今的中国,不再仅是一项放松身心、开阔视野的活动如此单纯,而是一个亟待发展的产业、一项必须开创的事业。这项事业怎么开创、怎样发展,其实只在于一个核心——把于国于民都具重要意义的旅游经济,做到"尽善尽美"。在全球经济形势风起云涌、风云变幻之际,如何消除障碍并保持前行,中国似乎已经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8.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生产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重要产业,它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正是全国深入贯彻中央转方式、调结构战略部署的重要时期,山东应加快转变装备制造业发展方式,抓住全国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历史机遇,全力实施"调整转型、创新升级"战略,做好建设装备制造业强省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9.
工业大县大市大区要率先转型升级,把工业大县大市大区转变为强县强市强区,充分发挥工业强县强市强区在全省块状经济转型升级中领跑、示范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县域经济蓬勃发展,是浙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和动力源泉,有力地推动浙江从"资源小省"走向"经济大省"。浙江省13个工业产值超千亿及近千亿的县市区①,是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浙江工业产业的重要基地,也是浙江未来一个时期建设全国工业转型升级先行区的龙头和骨干。  相似文献   

10.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当前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把发展落实到产业上,把产业落实到项目上,把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江西省武宁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1.
阜新市是2001年12月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个资源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本文详细阐述了阜新进行经济转型试点的由来,转型试点的基本思路,由"试点"转入"示范"的晋升过程,重点阐述了阜新产业集群的产生规律与演化规律,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一个资源型城市如何转型的总体脉络。这不仅对辽宁、对东北,而且对全国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游艇产业,是一种集航海、运动、娱乐、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亲海型高端旅游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巨大商机"。象山作为"半岛+海湾"型海洋资源大县,具备发展游艇产业的基础条件。"十二五"期间,科学开发海洋资源,积极培育游艇产业,提升滨海旅游业发展层次,助推海洋经济发展,是值得探索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走产业报国之路发展民族电子科技产业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绪明长虹电子集团公司主体国营长虹机器厂,是始建于我国"一五"期间的一个电子军工企业。改革开放、保军转民以来,特别是1985年发展彩电J业以来,我们把握市场机遇,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  相似文献   

14.
脱利成 《发展》2011,(6):164-165
"十二五"是我国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西部省区努力缩小与中东部地区差距,实现经济加速发展、产业加快转型、城镇化全面推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15.
一、金融为何要服务于实体经济 (一)金融本身作为一种虚拟经济(基本特点是"以钱生钱"),其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服务实体经济——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社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一个平台。一个健康的金融市场能够引导社会上庞大、分散和无序的资本自动流向那些最有效率的产业和企业,从而产出最大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陆立军 《浙江经济》2010,(22):37-39
"十二五"时期是浙江省全面建设创新型省份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装备制造业尤其是重大技术装备制造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与突破,既是浙江省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要点,是加快浙江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由"制造大省"迈向"制造强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赵增华 《理论观察》2011,(5):107-108
在"十二五"及今后一个很长时期内,严峻的现实要求广东必须更新发展思路,应从单纯在陆域经济上做文章转到向富饶的海洋寻找出路。因此,广东必须要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实现"蓝色崛起"。在实现"蓝色崛起"的过程中,广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这些都需要认真分析和研究,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推动广东新兴海洋产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信息》2014,(23):42-45
高交会已经扎根深圳十六年,十六年间,深圳已经从一个"三来一补"的初级加工基地,成长为世界级别的硬件创新之都,这种创新,早已不限于"山寨手机",今日的华强北,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子元器件交易中心,深圳也已成为美国人眼中的"硬件硅谷"。可穿戴设备、机器人、物联网、车联网、智能制造设备、手持智能硬件、无人机……这些产业集聚于深圳,每一个产业的创新规模都是世界级的。  相似文献   

19.
碧水蓝天无疑是展示人类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根据近期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节能环保产业到2015年总产值将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正由过去的"配角"变身为"主角"。这对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无疑是个利好消息,也表明了党和政府的决心。  相似文献   

20.
"国进民退"在经济领域成为当下一个非常热门的词汇。我们这个时代的"国进民退"有别于解放初期的"国有化",不能简单地将其判断为历史的倒退。相反,"国进民退"符合了当前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要求,具有现实必然性。文章首先从几个支柱行业入手,概述了"国进民退"现象在这些行业里的表现和趋势,进而从内外部因素来考量"国进民退"成为现阶段中国必然选择的原因。在国内驱动因素考察过程中,得出了"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的产业模式是现阶段市场条件下的最优选择;同时还结合大量数据证明了国家通过"国进民退"组建大型商业航母的益处。在外因的分析上,主要着眼于"国进民退"在预防外资操控本国产业以及提高我国与外商的谈判实力两方面的作用。以食品行业为切入点,深层剖析外资通过规模经济和横纵向一体化实现操控产业命脉的手法,提出了"国进民退"的紧迫性。而国际谈判部分则援引了铁矿石行业的力拓案,呼吁一个统一且有效的行为体结束目前混乱的谈判秩序。最后,为了保证客观公正性,文章还罗列了目前社会各界对"国进民退"的质疑。总体上看,"国进民退"在现今社会经济情况下利大于弊,是现实条件下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并克服其与生俱来的缺陷,使我国产业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