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郭英 《西部大开发》2011,(12):24-24
音乐教育通过乐理、视唱练耳、声乐、乐器、音乐欣赏、歌曲写作等教育形式,培养人们表演和音乐鉴赏及辨别等核心能力,从专业角度使人们掌握音乐作品的分析方法、具备一定的音乐创编能力;但从社会和人文角度来讲,音乐教育有助于人们诠释情感,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音乐教育对人类情商的培养与发展也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从音乐与情商的基础概念出发,探究音乐对情商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浅析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冯裕 《魅力中国》2014,(7):201-201
音乐是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音乐对人们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觉得作用。音乐教育也成为世界各国学校教育的重要促成部分。对于中学教育来说.音乐教育对中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从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出发。从音乐教育教学中探究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与方法,对预防和治疗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渠道和阵地,成功的音乐可以使学生的音乐专业素质、审美素质和人文素质同步得到提升,促成人文精神的回归.而现代大学生音乐素质普遍较低,无疑应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提高大学生音乐素质要从源头抓起,加强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全社会高度重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挖掘大学生的美育资源,发挥其美育功能;注重音乐审美教育对于大学生的价值建构功能;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选择与提高大学生音乐素质相适应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4.
张朝华 《魅力中国》2013,(25):257-257
音乐教育是一个音乐文化的教育,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培养音乐兴趣,丰富情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审美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突出音乐教学的审美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尤其要关注学生对于音乐风格的把握和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郸鹤 《魅力中国》2014,(4):254-254
本文通过对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现状的研究,针对目前农村学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出适合我们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明确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更重要的是提高对音乐教育性质、作用的认识,建立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促进农村学校音乐教育健康、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势头。  相似文献   

6.
王琳 《魅力中国》2011,(7):115-115
新颁布的基础音乐教学大纲,确立了新世纪新的音乐教育观。它不再以传授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为主要目的,代之以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为核心。因此,我们也称当代的音乐教育为“音乐审美教育”。新课标以音乐艺术为载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充分认识“审美教育”这一核心是音乐教育的关键所在。下面结合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就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谈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王晓玲 《魅力中国》2013,(10):157-157
适应新形势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是教师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国音乐教育发展不平衡,而音乐教育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育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音乐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8.
刘忠  薛松梅 《发展》2009,(12):110-11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日益相互交融,音乐艺术已逐渐成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培养全面发展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综合型(具备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创新型(具备音乐创造以及通过音乐教学来启发和促进创造精神发展的能力)的音乐人才。探寻适合我国发展状况的高校音乐教育模式,是当前音乐教育面临的重要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9.
刘凝怡 《魅力中国》2014,(11):151-151
加强音乐教育,提高其教学质量是如今许多高校共同追求的目标。因此,高校音乐教学应明确教育目标,完善教学理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音乐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以此带动高校音乐教育的全面发展。本文探讨了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杨品 《魅力中国》2010,(35):241-241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欣赏课对青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审美素质,发展形象思维,启迪创新精神。音乐和人的生命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音乐就没有完美的人生,没有音乐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解决高等院校音乐课程建设存在的基本问题,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不同水平,探索出一条符合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11.
田冰洁 《魅力中国》2010,(22):188-188
音乐是人的感情的表达方式之一,是通过音乐旋律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的艺术。音乐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人的审美隋趣,满足人精神生活的需求。音乐是人类创造的高级语言,为了实现音乐自身的价值和音乐更好地发展,音乐教育必不可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音乐教育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同时对音乐教育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2.
朱晓蓓 《魅力中国》2012,(32):111-111
中职教育是培养技术型、实用性人才的摇篮,加强中职院校素质教育,是促进高素质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工作对口性,而且对中职学生的思想品德塑造、艺术审美、身心健康、积极心态的培养、创造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何让音乐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怎样上好音乐课,怎样提高音乐教学效果,怎样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晁雅诗 《魅力中国》2013,(16):165-165
小学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不但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素质。还能为今后自身的艺术发展奠定做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能进一步陶冶自己的情操。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应该高度重视小学音乐的教育作用。一、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必要性小学生是我国的未来,我们必须对小学生负责,对国家的未来负责。音乐教育对发展小学教育也发挥着功效。音乐教育以音乐艺术的形式,直接向小学生进行教育,无形中培养了小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意识,使小学生具有各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鲁俊峰 《魅力中国》2011,(10):164-164
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音乐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象,深化审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因此,音乐教师要积极更新教育理念,站在音乐文化的高度上去理解和欣赏音乐,在教学上融入更多的人文色彩,让课堂教学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让学生走近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音乐可以陶,台人的情操,培养人的良好品质。音乐课堂教学的社会化、生活化,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智 《理论观察》2013,(11):156-157
音乐作为一种修养和技能正越来越受到人们和社会的重视.但音乐教育在普通学校教育中还没取得核心地位,大部分中小学没有完善的音乐教育体系和适当的教材,音乐师资更为缺乏.师范音乐教育是国家音乐教育的根本,没有高水平、众多的音乐教师,就难有国民音乐水平的普遍提高.为此多培养、培养好各种类型的音乐人才,并大力开展各种途径的音乐师资培训,以适应对广大的人民实施音乐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刘红梅 《魅力中国》2010,(15):118-118
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音乐正是借助于有节律的音响运动,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晓之于理,动之于情,感之于心,寻之于行,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净化人的心灵。所以,音乐教育活动不是孤立的艺术,它本质上是一种依托于文化土壤中的情感教育。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中学音乐课堂加强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张欣 《魅力中国》2013,(20):40-40
摘要:音乐人才的评价.也是对音乐教育成果的评价,一个良性的评价体系,有助于音乐教育的开展和深化。音乐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深受音乐教育的目的和理念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音乐教育的教育目的和教学理念,来探讨音乐教育与音乐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节奏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质,促进身心健康。本文重点分析了节奏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性,论述了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节奏感培养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以期提高幼儿音乐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9.
钟杏珍 《魅力中国》2014,(1):134-134
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开发儿童智力、陶冶儿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培养儿童良好气质修养等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能够欣赏、懂得音乐,是审美修养的标志之一,离开这点就谈不上完美的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20.
施淑静 《黑河学刊》2012,(12):23-23
李岚清从战略的角度概括了音乐艺术的三大功能,倡导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及人才实现中的重要作用,提出通过“经典音乐”教育策略,实现国民音乐素养及整体品质的有效提升。这对当今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