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书法“书卷气”的论述,可以说众说纷纭:本文是以历代书法文献为基础,研究“书卷气”的著作、文章为材料,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整理与爬梳,以便能更清楚的理解书法“书卷气”的产生、发展和当前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2.
德明  王晶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4):I0015-I0015
走进盘山道小学赵彬校长的办公室,书写着“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五优工程,建设有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的大幅书法作品首先映入眠帘。看到落款处“赵彬”二字,才知道他是个书法爱好者,而且在学生中收了不少“徒弟”。  相似文献   

3.
喻琰 《魅力中国》2010,(32):286-286
随着时代的发展,书法作品作为装饰在室内设计中开始普遍采用。在室内设计中,书法不仅起着美化、点缀居室的作用,更能反映出居室主人的审美情趣、文化修养和知识品位。设计师在选择书法作品作为室内陈设装饰时也应深入去了解书法作品本身的内涵。本文主以何绍基作品为例,浅谈对室内装饰书法作品中清代碑学书法的一些理解。  相似文献   

4.
有一句老话,镜不藏老。书法是最容易看出书写著的性情和审美态度的。以我的爱好,我喜欢书法作品朴素,拙厚,有静气又不乏趣味,但现在书坛盛行满散风,所以常常有生不逢时的感叹。周一波的书法作品,我读得很多,他书写的潇洒中有一股阳刚气,这一类书写是我写不来,  相似文献   

5.
书写内容与书法艺术创作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首先,内容影响主体创作心理,使作品具有个性品质;其次,书法作品能够能动地反映文字语境和主体的精神气质,两者的相互生发使文境在书风催化下进一步凸显艺术的旨趣;最后,契合主体心理与精神的书写内容对书法家构建个性书法风格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从明,1976年生,山东郯城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化管理专业。书法作品曾获1998年第二届“神内杯”全国青少年书法展银奖、2004年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提名奖、总政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书法展一等奖及首届“林散之奖”南京书法双年展佳作奖等。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评论撰稿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新区》2010,(7):125-125
简介:李道祥,男,1964年生,现任襄樊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办公室副主任,高新区书法美术摄影家协会主席。其书法学书初从颜、柳法帖入手,后兼取“二王”为代表的晋韵书风,复于唐草二杰的“颠张醉素”及清代何绍基的浪漫写意,长期心摹手追,得其审美旨趣。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各种展赛并获奖,曾多次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2007年出版个人书法集《道祥书法选》,今年主编了襄樊高新区首届《书法美术摄影展作品集》,多幅作品在国家级报刊杂志上发表。  相似文献   

8.
<正>解读书法艺术密码,领略汉字书写魅力。“平和守正——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清代帖学书法特展”正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历代书画厅展出。这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继2020年“馆藏清代及民国碑学书法特展”之后,对馆藏书法整理成果的又一次专题集中展示。展览分为“晚明余绪崇董风尚”“崇赵尊唐帖学鼎盛”“守正固本帖学式微”“以书取士状元书法”“菁英迭出巴蜀帖风”五个单元,  相似文献   

9.
郑和明 《今日重庆》2009,(2):104-107
对书法家刘阳女士进行采访,除却感受其墨香雅致颇具文人书卷气质的书法作品外,其余并没有什么想象中的艺术家的外在形式吸引你而浪费笔墨。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微山县硬笔书法协会主席靳光宏独创的以火焰书写汉字的“火笔书法”被列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火笔书法之最,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这一书法形式开创了用火焰进行书法艺术创作的新领域。“书法”一词,在词典中解释为“文字的书写艺术”。就中国书法而言,一般是指传统的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但有史以来,中国书法艺术创作的方法、形式多种多样,更有不少闻所未闻、新奇怪异的书法创作方法。靳光宏的火笔书法就是一例。今年42岁的靳光宏酷爱书法,幼习父书,后临帖,软、硬笔兼而习之。上世纪末,一次…  相似文献   

11.
当龙年新春钟声敲响,人们用不同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而董书民少将则以挥毫舞“龙”,迎接龙年。 相传炎帝为其母感应“神龙首”而生.死后化为赤龙。因而中国人称为“龙的传人”。普遍尊尚“龙”,寓意尊贵吉祥、昭示战无不胜,坚强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浸润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成为永恒。记者带着龙年祥瑞的期许,走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书坍顾问苦书民少将的书法,感受“龙的传人”书写”龙“的神韵。  相似文献   

12.
甘华平 《魅力中国》2014,(23):100-100
在中国,书法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它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和改革,在当代,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书法艺术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书法是在传统书法上进行改进和创新的,也是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质。所以,在今后书法艺术的发展和创新中,应该注意其民族特点,不断创新,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欣赏一幅书法作品的时候,常常会习惯不自禁地赞美“好,很有韵味!”究竟什么是“韵”?古人荆浩说过:“韵者,隐迹之形,备遗不俗”(《书法记》)。荆浩的说法可以这样认为,即书法的韵味,表现隐晦,不显露痕迹,隐隐约约。我国书画艺术发展到唐代以后逐渐从理的探索到自觉的艺术风格韵味的追求,使艺术来了一次大的飞跃。它产生了象颜真卿、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等那样讲求“隐迹之形,备遗不俗”的书法家,这同唐代的政治、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唐代是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  相似文献   

14.
《浙江经济》2012,(23):62-63
王玉田,1958年7月3日出生于杭州。1984年进入浙江省文联书法家协会工作,从事书法组织及书法教育工作。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及国际书法展览并获奖。参加撰写国内首部方型书法欣赏辞典并多次在专业杂志、刊物上发表书法作品、书法论文、出版有书法字帖,担任过书画编辑、广告展览策划。1999年被国家教育委员会评定为优秀书法教师。2003年被中国少年儿童选型艺术学会等单位授于全国十大名师现为中国书法协会会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浙江省青  相似文献   

15.
崔健 《今日重庆》2010,(9):74-75
就在今年的5月,庹纯双第二代书法技术“汉字几何形块书写法”获得了国家专利,这是一项经近20年潜心研究的技术。有人感慨道:啊,汉字竟然可以按几何形块搭积木这样书写!  相似文献   

16.
赵静宜 《魅力中国》2013,(25):123-123
自古以来,东晋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都被认为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巅峰之作,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全文情景交融,理趣交辉,.最画从容。神气内敛,反映了作者以及东晋人士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向往,更反映了他们对世道人生的态度的一种看法,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价值极高的书画典范。本文介绍了艺术瑰宝《兰亭序》以及对其在书法蛄构、用笔、笔法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一个较为详尽的梳理。  相似文献   

17.
路勇 《魅力中国》2014,(12):96-96
它不是诗而有诗的韵味;不是画而有画的灵动;不是舞而有舞的飘逸;不是歌而有歌的悠扬。它就是书法。汉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除了作为民族思想交流,文化继承,信息传播等极重要的社会工具外,本身又形成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明珠,还为世界文化艺术增添了异彩。书法正是以汉字书写为表现形式的艺术。作为文字的象形,不是要把事物全部画出,而是要突出事物的特点,因此,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如高山险劲,苍松挺立,白云飘逸、舞姿柔媚等也渗透在文字当中,从而形成了意境,神韵、情趣等书法的艺术要素中国的书法艺术以其自身的特点,在艺林中独树一帜。当人们涉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时,总会感觉到中国的传统书法有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而且高深莫测。书法作品像蕴藏着丰富的宝藏一样,能把人们带进一个五彩缤纷、神秘而和谐的精神世界。这也正是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8.
玄学与书     
玄学使晋人得到空前绝后的精神解放,晋人的书法是这种自由精神与独立人格最具体最适当的艺术表现。玄学与书法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表现为两点:一是当时文人对书法与玄学关系的认识已上升到对本体的探寻上,使书法创作有了玄学的理论依据;二是因为书法的艺术旨趣与玄学的精神追求的高度融透,使书法艺术与玄学思想在自我的生命状态中达成了统一,并表现出一种“真”的审美特征。玄学与书法彼此间浸润的结果是文人强烈的主体性同时也融入了书法的创作思想与审美意识当中,这主要表现在当时文人对精神解放和人格独立的崇尚上:首先是尚书法之文人往往表现出尚艺不为人役的主体意识;其次是尚艺又不为“艺”所役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9.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原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岚清将自己精美的篆刻艺术带到了重庆。让观众深深领略到汉字之精妙、书法之优雅和篆刻之“有趣”,更让人惊叹于这位集政治智慧、文化修养、艺术才情于一身的老人所具有的胸襟与独特人生领悟。  相似文献   

20.
笔迹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 作者根据30年的书法教学实践和对笔迹观察与测验,认为:笔迹是书写者大脑的智慧、思维特点等的外在表现,是大脑活动的无声讯号和种种神秘暗示。我们通过对笔迹亦步亦趋的探迹索隐,完全可以体察感触到书写者在书写时的思路、情绪,甚至体质状态,可以透视发现书写者的智力、思维方式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