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国家大力推广"互联网+"的理论思维和方式方法引领下,我国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典型代表,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而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典型代表,市场规模急剧扩大,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支付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方支付在不断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同时,也对我国的央行支付系统产生了一定冲击。本文通过对第三方支付系统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就第三方支付系统与我国央行支付系统的关系进行研究,为我国第三方支付的科学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代绅 《财会学习》2018,(17):65-6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财政资金支付的安全性、高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的作用日益彰显.本文结合县级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体系的现状,分析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体系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第三方支付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非银行支付机构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支付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部分支付机构因创新力不足和市场份额较低,导致长期经营亏损,第三方支付服务市场将面临兼并、重组的浪潮。同时,随着监管政策趋严,监管机构将注销存在重大风险隐患或严重违规行为的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要求支付机构退出第三方支付服务市场。因此,研究建立支付机构市场退出机制有着重大的意义,不仅是完善我国支付机构监管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本文将从退出边界、方式、现状、问题等方面对支付机构市场退出机制进行研究,并提出构建我国支付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已经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带动下,支付服务与产业形态深度融合,市场份额不断增加。与此同时,风险事件也频频发生,在强监管、防风险的新形势下,一些机构受到大额行政处罚甚至强制退出,市场乱象逐步得到整治。随着备付金集中存管等监管新政的落地,部分支付机构面临较大生存压力,第三方支付市场份额结构出现分化,市场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创新科技在第三方支付的应用将更加深入,第三方支付"走出去"步伐加快。在监管层面,未来应完善监管法规,强化监管措施,提高监管科学性和有效性,加强引导服务,满足合理需求,促进第三方支付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作为网络购物的担保平台,第三方支付的盈利状况如何?现实中的数据表明,大多数的担保平台都处于亏损状态,市场份额较小,分析这一原因需要从第三方支付的定价入手。本文以双边市场特征的第三方支付为例,构建定价模型,指出网络交叉外部性对定价的影响,通过集中度指标导出网络外部性对于第三方支付市场结构的锁定效应,指出破解锁定效应路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金融改革继续深入,金融市场日益完善,支付方式不断创新,对国家的支付结算体系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支付清算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台湾支付体系的现实情况的分析,结合大陆的现状,分析两岸支付清算方面地差异,提出了对大陆支付体系建设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支付逐渐应用于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等业务领域,成为支付手段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分析认为,互联网支付快速发展将对保障支付系统安全性、确保账户管理有效性等多个方面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应当从推进互联网支付安全体系建设、完善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账户监管等四个方面加强对互联网支付的监管,保证互联网支付的安全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三种电子货币的支付体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分别讨论了电子货币作为跨国货币在安全性、费用、对等支付、不可追溯性方面的问题,并分析了如何对电子货币进行监管,以削弱它对经济的不利影响。一、电子货币及其三种支付体系电子货币,也叫数字现金、位币,指的是通过销售  相似文献   

9.
在近年来网络支付及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作为创新性行业代表机构的非银行支付机构受到了各方高度关注,尤其网络支付、互联网理财产品销售、P2P网络借贷、网络众筹等互联网金融业务正在如火如荼的"跑马圈地"。在众多互联网金融业态中,以支付账户为载体的网络支付业务是基础与根本。本文以现阶段市场上已经非常普遍的支付账户这一新型的支付结算工具为题,从支付账户的产生、发展、功能、应用、监管、问题、建议、趋势等方面,通俗地梳理了以非银行支付机构为主体的支付账户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0.
陈冯军 《金融纵横》2012,(10):64-67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移动电子商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移动电子商务的核心在于支付。支付手段的易用性、安全性、信用度和用户接受度会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本文从移动支付的两种模式着手,对当前移动支付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促进移动支付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银行卡支付是我国现代化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网上支付市场发展迅猛,与POS支付市场共同构建了银行卡支付市场的新格局。论文按照银行卡支付市场的双边市场特征,对国内外银行卡POS支付和网上支付市场的体系结构、价格机制及监管环境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影响我国网上支付市场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网上支付市场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支付体系变革及其对中央银行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付体系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支付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经历了实物支付、信用支付到现在的电子支付阶段.电子支付系统与电子支付工具的发展对中央银行的地位和职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中央银行地位变化、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三方面,分析支付体系变革给中央银行带来的挑战,并就中央银行如何应对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支付是市场交易的核心环节。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现代支付体系的代表,是标准化银行结算的补充。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快速发展也给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带来新挑战。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金融监管部门如何在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执法检查时做到依法行政,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以中国人民银行某分支机构对第三方支付机构D公司的执法检查案例为例,运用"执法检查四段论"来阐明执法检查如何做到依法行政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电子商务不断成长,非金融支付机构迅速发展,业务规模不断扩张,几乎涉及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与此同时,非金融支付机构第三方支付业务的便捷性、高效性和隐匿性也受到不法分子逐渐关注,与之有关的洗钱犯罪在规模和数量上也随之上升,洗钱手法层出不穷,给我国金融秩序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对此,应通过研究我国第三方支付业务发展及监管现状,从反洗钱监管视角对第三方支付业务洗钱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分析,防范非金融支付机构洗钱风险.  相似文献   

15.
董听  翁洪服 《济南金融》2007,(8):30-32,35
本文以临沂批发市场案例为基础,对区域性现金流通量、流通结构进行了层入式分析,并从市场组织学和经济学的视角揭示了"现金沉淀池"的形成机制和现金支付偏好的动因。研究表明,特定市场的现金支付偏好是制度过渡期微观主体的"理性选择",但影响市场交易效率,加快信用支付体系建设与改变管制模式是改进市场选择的重要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第三方支付业务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的资金交易量迅速扩大,随着非银行金融支付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第三方支付为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快捷,但也给监管部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困惑.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家支付体系的监管者,于2010年9月正式发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将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由缺乏监管阶段过渡到了严格审批阶段.本文从近年来我省第三方支付业务发展现状入手,描述现有体制下的监管情况,指出监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结合西方发达国家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启示,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加强和完善第三方支付监管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世界银行全球支付系统调查(GPSS)全球统计数据及国际清算银行(BIS)支付与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CPMI)披露的国家层面数据为基础,从法律框架、大额支付系统、零售支付系统三个方面分析支付清算系统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对我国支付清算系统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快速、高效的现代支付体系建设,在为国民提供快捷便利的资金结算的同时,与现行的"冻结"制度产生了摩擦,由此产生的"冻结不及"往往被犯罪分子觊觎与利用,影响案件查处。本文分析了现代支付体系与冻结制度在运行中产生的矛盾,并对如何减少制度之间摩擦,实现两个制度的平衡有效运行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是第三方支付三大子行业之一,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深刻变革传统支付方式,本文以BAT为主要对象分析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发展格局,结果表明目前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支付宝一家独大,财付通位居第二,但财付通无法与支付宝相抗衡,新时期移动支付将成为发展新引擎,BAT积极布局移动支付,阿里巴巴、腾讯依然位于金字塔尖,百度蓄势待发,BAT市场布局迎来"闪付派"挑战,未来市场布局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20.
零售支付工具围绕"安全性和便捷性"以功能互补的方式交替向前发展,新技术也是推动支付工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技术创新推动下,准入技术壁垒和成本降低导致更多主体参与支付市场,零售支付工具新旧共存并逐步替代,零售支付工具的便捷高效程度和安全性监管难度同步提升。构建适应零售支付发展趋势的监管体系要以"规范发展与促进创新并重"为核心监管目标,以主体监管向功能监管转变为着力点,通过完善监管规则体系和传导机制,实现有效监管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