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随着科技进步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产业的边界渐趋模糊,相关产业的融合催生出全新的产业形态,产业跨界融合带来了新的经济效益。传统的中医药产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分析我国中医药服务贸易面临的主要挑战,结合我国中医药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从产业融合视角提出我国中医药服务贸易必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医药服务实体;升级并延伸中医药产业链;构建"中医药+健康旅游"、"中医药+文化交流"、"中医药+教育培训"、"互联网+中医药"等新模式;并应积极参与制定全球医药卫生国际标准和贸易新秩序。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分析目前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再从养老目标、服务主体和服务内容等方面入手,构建"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最后以南京市3家养老机构、3个社区和家庭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不断完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特色社区居家养老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传统养老服务困境的有效方式,也是落实"十九大"健康中国战略的必要举措。文章系统分析了社区居家养老的相关理论,剖析构建医养结合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现实背景,并运用"5M因素法"提出了基于供给侧视角的中医药特色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多学科竞争环境中,中医药学科在建设过程中要构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稳步健康的发展就必须突破"红海"的残酷竞争,开辟一片"无人竞争"的"蓝海"领域,大胆创新理论,聚焦优势病种,注重养生康复,真正走上以人为本、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宗旨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5.
深圳被视为中国走向世界的门户,拥有中国最好的金融服务业。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深圳先行示范作用,彰显核心引擎的格局、胸怀与担当,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更好服务祖国发展大局。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的发布成为深圳、大湾区乃至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景、共同目标和共同行动。基于岭南丰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弘扬特区精神,塑造健康湾区,深化中医药领域合作,发展健康产业,提供优质医疗保健服务,助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成为大湾区建设支撑体系的关键节点,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让中医药为世界人民健康服务,使中医药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名片。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发展是解决我国老龄化、高龄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但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人才紧缺和整体素质不高是阻碍健康养老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在界定中医医养结合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医院校中医医养结合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从专业设置、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中医院校中医医养结合人才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8月19日至20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在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8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健康人力资源建设,推动健康科技创新,建设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强健康  相似文献   

8.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8,4(10):56-56
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和当代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于2008年9月下旬,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会议室,联合召开了"中医诊疗思想与人才培养"研讨会。来自中医药界和高科技界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就关乎中国13亿人健康的国家卫生战略、中医诊疗思想与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为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和配合国家卫生部"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研究工作,应该深入研究"中医诊疗思想与人才培养"问题,大力宣传中医药的健康理念和优势。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镇安发展生态休闲养生服务产业基础条件与现状,提出镇安发展生态休闲养生服务产业的思路:引入"慢城"理念推进小城镇建设;依托农业林业示范园区发展休闲农业园提升乡村体验游;让中药材发展联姻旅游业培育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着力进行生态休闲养生养老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0.
政策解读     
国务院中医药确立为大健康支撑产业中医药需要创新出符合现代人需要的服务模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健康服务业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并且指出要培训相关支撑产业,加快医疗、中医药等重点产业的发展。会议指出,健康服务业包括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健身养生等众多领域,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和薄弱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广东是中医药大省。“十三五”期间,广东的中医服务量保持全国第一。当前,广东把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纳入全省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之一,现代中药是其中的重点领域,在《广东省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中有多处部署。  相似文献   

12.
按照"与现代科技融合的中医发展之路",把现代科学技术引进中医"为我所用",用现代科学阐明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从而促进中医快速发展,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产生医疗卫生新突破,从而开创具有中医特色的现代医学新时代。利用中医的先进理念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提出了健康新定义、健康学、宏观健康学等一系列有关健康的创新理论,以此开创健康学的新时代。希望通过几十年的努力,使我国变为健康强国。  相似文献   

13.
正编者按: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医药大放异彩,进一步证明了它的独特优势和持久生命力。近年来,宁波不断优化中医药政策环境,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快中医药学科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全市"中医基层化,基层中医化"的格局基本形成。在此基础上,今年2月,宁波召开中医药大会,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吹响了打造中医药强市的冲锋号。  相似文献   

14.
大健康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可以概括成"三全四领域"。"三全"是指以人为中心,从受精卵到死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预防到康复的全价值链覆盖,从政府到社会再到市场的全方位关联。"四领域"包括以药品、医疗器械、老年用品为主体的健康产品;以医疗服务、养老服务、移动医疗为主体的健康服务;以养老地产、医疗地产、养生地产为主体的健康房地产;以腱康保险等金融产品为主体的健康金融。  相似文献   

15.
自2007年7月开始的"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已经拉开帷幕,作为此次活动的第一站的北京市将组织全市中医药行业在城乡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医中药北京行"科普宣传活动,集中展示首都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宣传中医药在首都公共卫生领域中的服务优势和特色,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为首都中医药事业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强化中医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文章提出,亟待构建汇集资源、贯穿内外的中医药国际化交流平台,以发挥国家形象展示平台、教育平台、学术交流平台、产业合作平台、文化传播宣传平台功能,不断扩大中医药对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提升中医药合作交流的国际水平及影响力,进而推动中医药文化和产业更稳定、扎实地走向世界,促进"一带一路"区域的健康经济利益共享。  相似文献   

17.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减轻农民医疗负担的重大举措。中医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因此充分提升中医药在新农合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促进新农合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满足农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从医43年的一名基层中医工作者,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院长宋兆普,始终关注着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方方面面。在2023年的全国两会上,他就如何发挥传统中医药优势,提升康复服务能力,减少残疾发生方面,将提出自己的建议。在基层一线工作多年,宋兆普累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中医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病方面,  相似文献   

19.
“新医改”将长期影响医药行业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医改”对医药行业的有关规定 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德9酚)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加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中医院建设,组织开展中医药防治疑难疾病的联合攻关: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采取扶持中医药发展政策,促进中医药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企业快讯     
九华与爱康共推健康管理航母 中国最大规模健康体检服务机构--九华体检中心与中国首家360°健康全管理服务机构--爱康网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于近日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了新闻发布仪式,共同打造健康管理服务平台,联名发行的"九华-爱康健康全管理服务卡"。据介绍,客人凭此卡可以在九华的任意一家体检中心享受个性化的体检服务,同时享受健康评估、疾病风险评估、建立永久健康档案、健康生活方式管理、全年健康跟踪干预、专家咨询、就医绿色通道服务等一系列健康管理服务。 (黄乐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