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逐渐从建筑建构和实践中总结经验,发展成现代的力学理论与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几乎被应用到了所用领域。建筑的发展和力学是不可分的,可以说没有可靠的力学与结构分析就没有安全而又实用的优秀建筑。尤其是对于现代建筑的意义更为重要,每一座好的建筑建造前都要通过很多次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2.
建筑与自然的融合成为现今研究建筑形式和空间的重要课题,这一课题基于研究各类有玄奥理论包装、形态各异的建筑类型,指出这类建筑实际上表达了一种回归自然、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人文情结。本文从传统建筑以及现代建筑出发,解析了建筑形成和流行的历史以及社会根源,同时归纳了现代的地景建筑、柔体建筑和表皮建筑等不规则建筑类型和他们的设计手法,认为随着人类对环境和自我状态的认识深化,以及科技的技术支持,表现自然意象是未来建筑发展一种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建筑智能化与节能技术发展,是现代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能耗的不断增加,带来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加强智能化与技能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建筑的综合使用效果,也有利于人类社会的稳定发展。本文就我国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展开分析和论述,指出了建筑技能化与节能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合理的设计方法,希望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现代建筑的数量需求增加的同时,也对建筑的功能、安全和环境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样繁杂的需求,现代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也应与时俱进引入现代化理念,开发具备信息技术和管理的建筑产品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将智能化理念融入现代建筑中,是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城市的发展是需要经济和建筑科技等方面的发展作为支持的,建筑从人类社会开始就是一直贯穿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后建筑的规划设计上就需要有所改进,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走与国际接轨的道路,建筑人性化、环境友好化、可持续发展化等方向都是现代建筑设计所需要注意的方面。本文就现代建筑智能化设计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过程,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就是理论思维的几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对引领人类社会发展、推动社会实践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明辨三种思维的本质内涵、应用现代认识工具、广泛参加社会实践这三个方面论述了提升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刘飞 《民营科技》2011,(3):281-281
生态建筑与现代建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现代建筑的设计思想强调以人为本,强调科技为人服务,强调人是自然的主人,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现代材料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玻璃工业为现代建筑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特别是近代新的结构技术、智能技术、照明技术,使得现代建筑业超过任何历史时代,为人类提供更加舒适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8.
亢羽  亢亮 《国土经济》2004,(2):38-41
所谓生态建筑学或称建筑生态学,是建立在研究自然界生物与其环境共生关系的生态学理论基础上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或者换过来说.是探索地球上生命活动功能均衡发展的生态学延伸于建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反映出现代建筑思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中外企业文化》2000,(11):59-60
经济学虽然发展迅速,但是直到二十世纪末,它距离现代力学理论那么经得起推敲的逻辑体系还差得很远。卡尔·波普(Karl R.Popper)认为经济的发展历程现在仅仅是“进入了牛顿革命的前夜”。如果把力学比喻为一出完整的《哈姆雷特》,现在的经济学还没有发展到主人公获知亡灵暗示的那一幕。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也是建筑发展的阶梯,技术手段的变革,会超越风格流派等文化因素,对建筑造型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使得建筑创作理念和设计方法随之发生了变化。建筑技术的进步不仅从物质层面推进了建筑的飞跃更从思想上影响到建筑师的设计方法和手段,技术逐步转化为思想的结晶和衡量社会需求及功能的实际尺度,形成新的技术理念。通过现代工程技术在建筑中的广泛运用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是促使高技术建筑产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林伟华 《企业导报》2013,(7):274-275
全球所有区域的建筑都是人类与环境互动的结果,从极寒地区爱斯基摩人的冰屋到极热地区热带雨林的树屋,无不是人类利用环境改造人居环境的结果。现代建筑也是如此,在暖通空调的配合,建筑所营造出来的环境已经能够与自然环境媲美。  相似文献   

12.
建筑艺术是建筑师赋予建筑物的灵魂,现代建筑中涌现出好多优秀作品。如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法国埃菲尔铁塔和中国国家体育馆鸟巢等,这些建筑都给人类留下了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伴随着人们对绿色世界的追求,"绿色建筑"登上了人类舞台,它倡导节约能源、可循环利用、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用不断进步的现代科技使建筑变的更加人工化、智能化,从而给人们提供更为舒适、方便的生活条件。绿色建筑不仅没有破坏生态平衡,而且还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平方米,预计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300亿平方米。而国家又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所以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前景。绿色建筑虽然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在绿色建筑的实行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阐述绿色建筑的含义、发展趋势及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的教学过于理论化、抽象化的现状,文章探讨了如何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融入合理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以适应现代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帝国大厦──攀登天国的现代之梦于水山圣经旧约中说,初民们力了避免人类分散于世界各地,为传我们人类自身之名,要建一区塔,塔顶通天。上帝耶和华听了之后,心里害怕人类团结之后无事不成,就变乱了人类的语言。通天之塔终于没有造成。但纵观西方建筑的发展,人类攀登...  相似文献   

15.
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和最古老的艺术之一。适用、坚固和美观是古罗马的建筑理论学家维特鲁威对建筑的三个基本要求。从维特鲁威时代到我们现在,尽管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侧重,但这三个因素依然是优秀建筑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在现在经济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情况下,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建筑不仅仅具有功能性,更重要的是具有艺术审美性。在此,本文仅从建筑美观的角度来阐述现代建筑应该追求怎样的美观理念,以求达到较好的欣赏效果。建筑的美观即建筑的绘画美、自然美、形式美等。  相似文献   

16.
李婷 《民营科技》2010,(12):299-299
建筑是人类遮风避雨的工具,所以建筑设计首先应根据建设单位意图、设计要求从建筑物实用功能入手。当然随着建筑行业发展,人类需求的提高,对于建筑的外表也越来越重视,所以应在经济实用的基础上去追求美观,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韦钟展 《民营科技》2009,(9):214-214
建筑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因为人类大部分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离不开建筑,所以,建筑的发展——建筑与环境的辩证关系,完全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互相对应。人类在发展的同时,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进入以保护自身生态环境,维持生态系统和资源平衡为目标的生态时代。  相似文献   

18.
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和最古老的艺术之一.适用、坚固和美观是古罗马的建筑理论学家维特鲁威对建筑的三个基本要求.从维特鲁威时代到我们现在,尽管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侧重,但这三个因素依然是优秀建筑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在现在经济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情况下,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建筑不仅仅具有功能性,更重要的是具有艺术审美性.在此,本文仅从建筑美观的角度来阐述现代建筑应该追求怎样的美观理念,以求达到较好的欣赏效果.建筑的美观即建筑的绘画美、自然美、形式美等.  相似文献   

19.
《国土经济》2008,(19):67-69
古建筑是人类的财富,一不小心还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人类社会总是飞速向前发展,各种各样的新式建筑也层出不穷。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各式各样的新旧建筑即便是楼挨着楼也没有一样的脸谱,这在欧洲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20.
贾军尉 《河北企业》2014,(4):113-115
<正>一前言现如今社会步入了信息化时代,而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创造越来越优质、舒适、安全的空间。建筑作为人类自古以来进行工作、生活、学习等活动的主要空间,是人类智慧与艺术的集合体。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要求建筑也必须要顺应时代潮流而产生改变,要更加符合当代人们的需求。而现代建筑的发展必然缺少不了当代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