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在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中,充满着刺激与竞争的社会风尚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中,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荷。这就迫切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优化下一代的心理品质,使他们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高节奏、高竞争、高风险和高压力,使未来的社会能关注人的心理需要,充满人之间的理解、尊重和帮助。以此为出发点,阐述了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以及进行心理健康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竞争能使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竞争能激发人的斗志和潜能,使人的智慧与力量得到充分的挖掘和施展.今日的学生,明日的国家栋梁,中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不仅重要,而且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促进小学生身心协调成长、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小学生在未来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文章就校园文化建设对自我意识的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健康生活的营造、个性发展的重要性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促进小学生身心协调成长、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小学生在未来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文章就校园文化建设对自我意识的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健康生活的营造、个性发展的重要性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全面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但因为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他们在刚刚步入大学校园时,抗挫折能力和心理自我调节能力都比较薄弱,面对挫折,往往都表现出焦虑和自卑的情绪,有的学生甚至从此一蹶不振,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6.
刘向荣 《活力》2005,(12):143-143
未来社会的人才应该是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不仅具有高智商及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应该具有高情商:心理健康、社会化程度高、具有健康的体魄。适当的家庭教养方式、和睦的家庭氛围为儿童社会性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和稳定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外企业文化》2003,(138):U007-U008
在社会发展迅速的今天,高智商并不能代表成功,在孩子头脑聪明的同时,培养良好的社会情感,具备高水平的情商也是走向成功的前提之一。情商可以说是自我管理情绪的能力,是用来反映一个人社会适应性,社会交往能力的比值,它体现了一个人的同情心、情感表达能力、自控力、适应性、独立性、人际交往能力、受人欢迎的程度、是否善良、友爱、尊重他人、是否能承受压力、坚持不懈等。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情感。可以帮助孩子和谐地与他人交往,并懂得关心爱护他人,体谅、宽容、同情、尊重别人,还能使他(她)适应未来社会的环境竞争与压力,在逆境和挫折中充满自信,并积极进取。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研究体育运动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研究认为男女生对体育运动能促进心理健康的观点差异较大.体育运动能调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能够减缓心理疲劳,给予心理的一定解压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其还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协调人际关系,可以使个体忘却烦恼和疲劳,消除孤独感.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影响因素如:硬件设备的不完善.所存在的这些制约因素如能解决,将能使体育运动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用科学发展观预测未来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方向,以及体育锻炼能够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也能够培养人坚强意志品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指出"身心健康"的要求,为社会和国家创造高质量的后备人才。文章认为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发展,加强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紧迫和必要。  相似文献   

10.
"社会资本"作为员工心理健康研究的新视角,可使人们更清晰地洞察员工心理健康背后的社会性成因。本文先阐释员工心理健康和企业内社会资本的概念,进而从集体和个体两个层面分析了企业内社会资本对员工心理健康的作用机理,构建了理论模型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引发管理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教育者越来越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会对自己做出较为消极的评价,从而使人胆小,不敢进取;自我封闭,智力受到影响,学习成绩下降。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帮助学生消除自卑,树立自信,善于发扬其闪光点,还学生一个健康的心理,使之在未来的发展中成为祖国和社会需要的人。  相似文献   

12.
蔡晶 《企业导报》2011,(21):230
进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面临很多新挑战,其中有关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引起越来越多人关注。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未来的中流砥柱,引导其心理健康发展,是高校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结合新形势,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创新,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3.
黄上上 《管理观察》2015,(22):137-138
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仅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还有学习、就业等残酷的社会竞争和环境因素的刺激,在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引发了贫困大学生的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探究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措施,以缓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其心理健康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欣亮 《价值工程》2011,30(35):261-262
在社会转型、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社会需要学校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由此,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探索高职院校心理咨询新模式成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和竞争日益加剧,高职院校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及激烈的社会竞争,心理问题日益凸显.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程晓龙 《价值工程》2010,29(16):12-13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最具竞争力的人应当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即完善的个性、顽强的毅力、稳定的情绪、机敏的应变能力、良好的适应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素质在人才成功中的权重指数越来越大。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全面发展、早日成才的重要基础。本文从体育运动与体育教学两方面谈谈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作用,结合自己多年体育教学实践,就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教材、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信心等问题,谈了自己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见解和探索,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新世纪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7.
时尚健康潮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越来越感到紧张繁忙,有的人甚至觉得整日疲惫不堪。如果你能忙里偷闲,试试下面介绍的健身法,一定会使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出现可喜的变化。昂首挺胸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使员工心理压力大大增加。如何缓解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实现人的心理和谐,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目前,人类正处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过程中,社会赖以发展的战略资源相应地从工业社会的物质资本转变为人力资本,其精华便是人才。未来的世界,无论是科技竞争,还是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已把开发人才资源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以保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能适应21世纪国际环境的,具有创造能力的未来人才,从而保证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在我国,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科技  相似文献   

20.
章笑力 《价值工程》2011,30(22):318-319
技术改变未来社会。首先,技术对未来社会规模的影响;其次,技术造成未来社会的无人化特征以及使未来社会的风险发生改变;再次,技术改变未来社会的人;最后,技术造成未来社会活动单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