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两者的基本核算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人力资源成本计量可采用原始成本法和现实成本重置法.单独计量人力资源方面的实际支出。按受益期转作费用,这对现有会计模式冲击较小。但未对人的能力和产出价值计价。人力资源价值有货币性和非货币性两种计量方法,货币性计量分为经济价值法、未来工资贴现法和未来赢利贴现法;非货币性计量法有行为矩阵法等;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有利于正确反映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改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观念,对人力资源的价值充分计量,却未能解决人力资产的所有权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现状分析目前采用的人力资源计量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货币性计量,包括人力资源的成本计量模型(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等)和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模型(包括未来收益贴现法、未来工薪贴现法等):另一类是人力资源的非货币性计量方法,包括行为矩阵法等。这些人力资源的计量方法中,人力资源货币性计量方法最初是满足财务会计对人力资源的可验证性及财务报表中对其的确认性而提出  相似文献   

3.
杨忠海 《商业研究》2005,(11):11-13
迄今为止,人力资源价值的货币性计量方法和非货币性计量方法仍然单独存在,没有实现合理结合,因此,应通过对人力资源特性的分析,确定对人力资源采用分类计量的货币计量模型,并引入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矫正,进而解决这一长期以来不被重视但又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杨忠海 《商业研究》2004,(12):127-129
人力资源价值无法用货币计量,迄今仍存在不少待解的问题。因此,对人力资源非货币性计量模型的应用研究便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在人力资源非货币计量模型建立之后,首要问题是解决如何应用。因而,要建立非货币性人力资源评价体系及其层次结构,构成判断矩阵,进行层次单、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反馈评价,计算综合得分加以计量。  相似文献   

5.
杨忠海 《商业研究》2004,(11):52-55
时下,在对人力资源价值的货币计量方法上,尚存在着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影响人力资源价值的因素无法用货币计量。因此,要进行人力资源非货币性计量模型研究,使非货币计量方法的应用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离不开恰当的计量方法。目前的人力资源计量方法主要有两大类:成本法和价值法。成本法主要是从企业对人力资产使用的角度进行计量,价值法主要是从人力资产对企业贡献的角度进行计量。本文认为,人力资源会计应采用成本计量与价值计量并存的二重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7.
罗伟 《商》2014,(11):137-137
会计学关于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非货币性交换的会计处理为人力资产的非货币性交换提供了有力的借鉴。在对人力资源的非货币性资产属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人力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提出了人力资产非货币性交换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8.
倪晋 《商业会计》2006,(12):56-56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越来越被管理者所重视,企业会计应对其经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人力资源会计包括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和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人力资源成本是为取得和开发人力资源而产生的费用支出,包括人力资源取得成本、使用成本、开发成本和离职成本。人力资源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护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价值所决定的。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则从产出角度,以产出价值对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进行会计核算,实施前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价值进行预测性核算,这显然是与传统会计的历史成本原则相违背的。下面对此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上市公司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况为基础,分别从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三个方面分析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对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越来越被管理者所重视,企业会计应对其经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人力资源会计包括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和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人力资源成本是为取得和开发人力资源而产生的费用支出,包括人力资源取得成本、使用成本、开发成本和离职成本。人力资源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护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价值所决定的。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则从产出角度.以产出价值对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进行会汁核算,实施前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价值进行预测性核算,这显然是与传统会计的历史成本原则相违背的。下面对此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1.
论实物期权在人力资源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将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拥有的一项欧式看涨期权,通过构造实物期权,并运用期权定价理论,从全 新的角度对人力资源价值进行评估计量,从而论证了实物期权在人力资源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非货币性福利是职工薪酬中的一项重要核算内容。非货币性福利的发放,应当视同销售,并按照该商品的公允价值计量。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有许多情况导致企业会以低于该商品的公允价值计量。本文就此情况的处理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现行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的缺陷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形资产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凝结着科技知识的先进成果,并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新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仍存在许多缺陷:确认不够充分、成本失真、无形资产价值计量难度大以及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落后等.对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的改进,应采取货币性计量和非货币性计量相结合,由成本计量逐渐转向价值计量,在具体计量方法上应勇于创新,以促进对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因素对企业经营成败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从经济决策的角度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计量的必要性,从会计核算的角度说明人力资源确认计量的理论基础,最后分析了人力资源计量中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宗建平 《现代商业》2007,(29):181-181,180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因素对企业经营成败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从经济决策的角度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计量的必要性,从会计核算的角度说明人力资源确认计量的理论基础,最后分析了人力资源计量中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区分为两类,即具有商业实质并且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不满足上述要求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前者简称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后者简称按成本模式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这两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会计处理中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是否确认损益。根据会计准则判断只有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才涉及到损益的确认,而损益的确认又涉及到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调整的相关事宜,同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还涉及到流转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区分为两类,即具有商业实质并且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不满足上述要求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前者简称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后者简称按成本模式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这两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会计处理中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是否确认损益。根据会计准则判断只有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才涉及到损益的确认.而损益的确认又涉及到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调整的相关事宜,同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还涉及到流转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现代企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越来越普遍,因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相关业务处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针对《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企业应按照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或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规定过于简单,规定未述具体的内容及相应的处理,所以分别探讨了在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两种不同的计量模式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相关税费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9.
企业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本文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计量措施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对未来企业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计量提供了新的发展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企业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计量有了新的措施,而新措施的提出,也为解决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计量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尝试和探索,这对于推动企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对企业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计量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但人力资源成本计量尚未在中国企业规范进行,导致价值的计量困难重重.根据现实与发展的需要,应尽快地从计量的基本原则、内容的确定以及模式的选择方面,建立一套适合当前情况的人力资源成本计量体系,有针对生地使用人力资源群体价值的计量方法及时报告的披露.只有正确计量人力资源投资和损耗,才能做出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的经营管理决策,为企业有效利用和管理人力资源提供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