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玮熙 《活力》2023,(11):196-198
本文基于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考察农民工面对城市和农村双重作用时如何在留城和返乡间做出决策。研究发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越难以获取,农民工留城意愿越低返乡意愿越高;拥有更加丰富的农村自然资本的农民工更愿意返回家乡。本文的启示是应构建更加公平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应针对返乡群体提供更加精准的政策支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国办发[2016]8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近年来,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和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业创新,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活跃农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有利于将现代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引入农业,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民工中有了这样一部分农民工,这些农民工在外打工多年,积累了资金,学到了技术和现代管理经验,掌握了信息,思想观念相比从未出过农村的农民进步了许多,开放了许多。这部分农民工连同其在城市长大成人的子女,我们称之为新型农民工。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新型农民工想留在城市中却又难以立足,返回家乡又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面对此尴尬局面,新型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新型农民工返乡创业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提高新型农民工返乡创业成功率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曾珠 《企业导报》2014,(15):5-6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进,城市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农民工返乡创业逐渐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新趋势。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在金融支持方面,直接影响了其创业积极性与创业的成效。本文着眼于我国农村市场的广阔人力资本累积,通过对农民工返乡创业金融支持现状的阐述,首先指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融资困境,然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一、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农民工回乡创业步伐正在明显加快,呈现出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与双向就业的新局面,农民进城务工的同时又存在大量城市农民工走向返乡的道路,相当大一批农民工退出城市劳动市场返回乡村。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是一个独特的群体,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问题是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一个缩影。农民工的称谓带有歧视性文化色彩、经济能力成为农民工定居城市的主要问题、公平感影响农民工的城市融合等,成为了困扰农民工的几个问题。解决农民工本土化的就业问题,要积极引导,改变农民工的传统就业观念,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实行农民工“公民”身份,促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农民工权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一股返乡创业热潮在中西部地区悄然兴起。2008年至今,湖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步伐明显加快,打破了农村劳动力长期向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单向流动,呈现出双向流动的新趋势。截止到2013年11月底,黄冈、荆州、孝感3市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均在1.5万人左右。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通城县农民工返乡创业达6500人,兴办各类经济实体2800家,投资规模达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是我国发展中出现的特有人群.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变为农民工中的主要群体.新生代的农民工返乡开展创业活动,在吸收城市领先的资本与观念的同时,还掌握了其经营方式.但是由于农村地区大多发展滞后,新生代的农民工创业仍然存在重重困难.因此,通过一系列措施的提出,有效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开展创业活动的问题,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1949年以来,除了政治强力下的知青“上山下乡”,中国社会的人才流动基本是从农村走向城市,中国农村出现了知识空心化。如今,那些在城市里见多识广的农民工返乡,陆续进入中国乡村基层执政阶层,这一现象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雷华荣 《乡镇论坛》2009,(26):15-16
日前,笔者前往福建省光泽县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村李坊乡李坊村,就社区服务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返乡农民工当上“鹅老板”去年8、9月间,李坊社区25岁的返乡农民工李根水所在的企业,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产品严重滞销,工厂被迫停工停产,他在无奈之下只好返乡。  相似文献   

11.
正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被认为是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办乡镇企业之后,农村的第二次创业浪潮。与老一辈农民工默默缔造出城市繁华,又悄悄隐退到农村养老不同,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适应了城市的生活,然而骨血中对故土的难以割舍,让他们希望家乡也能建设得像城市一样漂亮。先进的管理理念、熟捻的工业技术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新生代农民工从打工者升级为小老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输出一人,致富一家;创业一户,带动一方"是社会对返乡创业者最  相似文献   

12.
刚刚下过一场小雨,江西省于都县黄麟乡井塘社区的会议室里,10多位返乡农民工和几十位村民正在聚精会神地听技术人员讲解脐橙种植管理技术知识。半个月前刚从广东省中山市打工返乡的小钟,特意从邻村赶过来听课。他兴奋地对记者说,学到技术后就准备在村落社区创办的脐橙种植园工作了。目前,于都县通过农村社区开展的返乡农民工服务.已有1.12万多名返乡农民工实现就业,5100多名返乡农民工在本地创业,使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农民工“返乡不返贫”。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初,桂阳县就业服务中心针对农民工返乡回流现象,审时度势,提前部署,从政策宣传入手着力抓好培训生源储备,下乡进村开展免费培训政策宣传。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人口离开家乡进城务工,形成了"农民工大潮"。如今,伴随着二三线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村城镇化速度的加快,打工不离乡,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农民工的选择。然而,对于农民工来说,选择外出打工大部分都是通过熟人介绍,老乡搭伙的方式。如何改变传统务工方式,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成为摆在各级人社部门面前的难题。本期"农民工"特介绍了吉林省辽源市、延边州在农民工返乡创业、新生代农民工转移就业的经验做法,以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以及金融危机影响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外出务工农民工返乡创业已成为一种趋势,民工潮和返乡创业流交相辉映,成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大景观。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安阳县是传统的劳务输出大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20余万。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有6.5万外出务工农民提前返回家乡,大量已实现转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又回到了农村,农民增收受到了冲击。该县采取“免费‘夜宵’提技能、岗位进村助民工、创业路上送一程”等措施,积极帮助返乡农民工就业,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为返乡农民工就业和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恰如春风细雨,  相似文献   

17.
张立伟 《中国就业》2009,(10):33-35
近年来,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以及金融危机影响等综合因素作用下,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形成了新的发展趋势,“民工潮”和“返乡创业潮”交相辉映,成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大景观。据2006年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统计,全国累计有1.2亿农民工外出务工;2007年,有近500万农民工回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开办工商企业,兴办的企业总数约占全国乡镇企业总数的20%。  相似文献   

18.
潘春华 《乡镇论坛》2014,(26):15-15
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化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等诸多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笔者经过调查发现,一些农民工对返乡寻找创业商机仍存在种种担心和疑虑,具体地说,这些返乡农民工对自主创业有“四盼”。 一盼政府正确引导,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简报、网络、喷绘展板、宣传短信、户外公益广告等媒介,大力宣传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的重要意义及典型事迹。向当地农民宣传自主创业政策及优惠措施,广泛开展“农民创业明星”“优秀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评选活动,在返乡农民工中营造勇于创业、善于创业的浓厚氛围,增强创业意识。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政府优惠政策的吸引等多种原因,大量农民工返乡创业。虽然这些农民工具有资本、技术、人力等比较优势,但在创业道路上仍然困难重重。而返乡农民工创业与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返乡农民工创业有利于推动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的政治文明建设、推动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为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积极探索优化返乡农民工创业环境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回乡创业:定义与边界、发生机制及概念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创业主体、创业环境、创业过程和创业结果 4个方面界定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内涵和研究边界,即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发达地区和城市跨区域流动务工的进程中,农民工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打工面临的生存压力,出于生计、自我实现等动机,动员打工过程中积累的人力资本、资金和信息等资源,在乡村、小城镇创办企业,发展工商服务业,投资商品性农业的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动力机制、决策机制和保障机制为内容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发生机制,构建了返乡农民工创业过程的概念模型,对农民工创业过程进行了刻画,以便为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着的诸多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提供逻辑起点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