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红 《中国经贸》2014,(22):80-80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但同时这种高增长的外表下,带来的是隐性担忧,传统红利的日益消退使得中国经济发展从本质上遇到了阻碍,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显得日益突出。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在转变突破口上要从传统红利空间向新红利空间进行转变。  相似文献   

2.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税收作为分配社会资源和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现行税制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约束的分析,考察了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提出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税收制度变革方向。  相似文献   

3.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十二五"浙江经济发展的主线。而浙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在城市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自2007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发展新型城市经济以来,浙江新型城市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产业业态、经营模式和发展载体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本文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时代的命题、发展的课题、现实的难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调整经济结构,只有以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中国才能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舞台。  相似文献   

6.
防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经济增长态势过快回落,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转型的必然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努力促进结构优化、动力优化和效率优化;而加快提升要素禀赋结构,实现比较优势动态转化,则是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基础。[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刘竞 《北方经济》2010,(14):3-5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七大我国提出的新的发展战略,其实质就是要改变过去主要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把今后经济发展的基础建立在内在效率的提高上。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迫在眉睫,但是由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复杂性,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颇为艰难。  相似文献   

8.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的重要战略。随着中国经济越来越融入全球经济的体系,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且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外需市场的萎靡和国内发展的现状使得转变发展方式极为紧迫。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占关键地位的中国的转变必将冲击国际分工秩序,而且纵观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成员,似乎短期内还不存在替代中国的世界工厂,因而政策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国际国内因素。  相似文献   

9.
《中国老区建设》2011,(7):29-29
吴敬琏:方式不转变危机难走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说,过去30年,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这种增长主要是依靠投资拉动,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包括储蓄和消费的失衡。“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是依靠效率增长,提高整个经济的附加值,包括加工制造业服务化以及大力发展服务业。他认为,经济发展方式不转变,就不能断言已经走出了危机。要远离危机,解决当前的诸多问题,根本出路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发展经过几十年高速增长以后,社会经济出现较大改观,国内GDP已居世界第二位。面对这样强大的经济实力,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如何走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未来经济发展就要依靠世界经济发展转变的时机,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与科技创新相联系。过去几十年发展中,我们依靠的是资源、人力,这些方面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小作用,中国经济进入了发展的优先时机,也步入世界前列。然而面对世界资源枯竭、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中国经济发展必然要进行改革和转变,未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中国经济的形势及转型期中国经济呈现的特征;其次阐述了转型期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最后重点解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并对所涉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和阐释.  相似文献   

12.
陈卫峰 《特区经济》2011,(8):205-206
十七大以来,我国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别是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后,在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当前成为经济理论界研究的焦点问题。本文首先在后危机的时代背景下,分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其次,构建评价指标,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提出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13.
也谈经济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这是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全面部署。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张晶 《北方经济》2011,(19):13-16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内蒙古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对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程的初步判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经济发展诸因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方法,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交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七大报告的新亮点之一。那么,究竟什么是经济发展方式?为什么要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交?这是我们学习和领会十七大报告精神需要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发展方式陷阱”而难以转变。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艰难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对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来说,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此,需要进一步深刻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明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把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指导思想的价值追求,不断满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实质上就是中国人不断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个认识过程的升华,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和促进人的各方面需要的满足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秦宪文 《山东经济》2007,23(6):13-14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时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战略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多年来,我国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0.
观点集萃     
《产权导刊》2010,(4):40-42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醒得早 起得迟” 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提了十几年,调整经济结构也调整了十几年了.但是为什么没有转变、调整过来?一是政策不到位,二是资金分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