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节事旅游不仅成为旅游者寻找体验的新兴旅游方式,也成为旅游业的新亮点。本文主要对凯里苗族民族节事旅游的发展现状,利用哈佛学派首创的S C P范式来分析当前凯里苗族民族节事旅游产业的市场结构(S)、市场行为(C)与市场绩效(P)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如今旅游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民族旅游节事开发成为当今时代不可逆转的一股潮流。但事实证明,节事旅游的开发其实是一把"双刃剑",节事旅游开发在提升地方知名度,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最大限度的满足游客的兴趣和猎奇心理,传统节日文化中一些基础和本质的东西逐渐淡化、庸俗化、低俗化。各地节事开发及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文化认同感缺失,无法获取当地居民的充分认可与支持,导致节事开发无法持续发展,丽江纳西族节事活动开发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因此,本文在分析丽江纳西族三多节节事开发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方节事旅游开发的对策以及加强地方居民文化认同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宋慧娟 《商场现代化》2012,(29):131-132
节事活动和旅游结合形成的节事旅游已经成为一种专项旅游产品,世界各国纷纷将节事活动作为发展旅游业和振兴旅游经济的重要方式。成都自古节事资源丰富,本文通过对节事旅游的界定,分析了成都不同类型的节事旅游的现状,并以此指出了成都节事旅游以后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胡静 《江苏商论》2010,(8):123-124
节事旅游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在带动相关产业和城市宣传营销等多个方面也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建立一个完整的节事旅游的发展战略,是发展节事旅游的基础和必要途径。本文以我国新兴的会展城市成都为例,描述了节事旅游发展战略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5.
从世界旅游的整体发展趋势来看,节庆节事旅游早已经成为国际旅游的主要形式之一。节庆节事旅游不仅能够通过活动体现出具有文化气息与文化价值的地域城市色彩,而且节庆节事这样的旅游形式还能够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多方面因素产生积极影响,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研究价值。因而本文主要是对节庆节事旅游这一方向的相关理论文献进行研究总结与综述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节庆节事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与研究帮助。  相似文献   

6.
南京节事旅游开发探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在介绍南京节事旅游活动类型和积极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南京节事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并就未来南京节事旅游的开发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我国蓬勃发展的节事旅游市场,本文分析了节事活动的构成、发展历程和节事活动的功用,并提出了节事活动的运作策略。  相似文献   

8.
侯雪  朱斌 《北方经贸》2013,(10):122-123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节事旅游正逐渐兴起并得到迅猛发展,节事旅游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经济、扩大知名度的首选方式。本文以"2013锦州世园会"为例,对锦州在开发节事旅游方面具有的基础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锦州开发节事旅游的策略,并展望了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9.
大连节事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连市的节事旅游发展较早,项目繁多。在节事旅游的含义及类型的基础上,分析大连节事旅游活动的现状、优势及存在的项目设置雷同、文化底蕴薄、市场化程度不够、缺乏专业人才和交通、环保等问题,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提出打造节事精品、塑造文化品牌、推广绿色交通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卢晓 《江苏商论》2011,(12):110-114
从大型节事和地方旅游业互动现状、现实意义和存在问题入手,系统地分析了影响节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吸力、推力和支持力等要因,并构建了大型节事和地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框架系统模型来表明可持续发展系统中各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推进节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多元机制,提出了公众参与、政府支持、市场机制完善等实施保障。  相似文献   

11.
节事旅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事旅游是以举办地综合实力为基础,在政府积极配合、媒体高度关注、公众主动参与的前提下,围绕特定主题开展的大型活动。具有地域性、参与性、周期性和时间性、综合性、文化性的特点,发展节事旅游有利于塑造区域旅游形象,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促进旅游基础设施完善,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具有多种牵动效用。但与此同时我国节事旅游发展还存在以政府主办为主,缺乏市场化运作;活动项目设置雷同,缺少精品节事产品;缺乏市场调研,营销力度不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模式并用,突出特色打造节事旅游精品,加大市场调研力度,注重开发节事旅游活动纪念品,加强对节事旅游的理论研究等措施来保证节事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邓军华 《江苏商论》2011,(1):150-151
河南省的人文旅游资源,像武术文化、"根"文化、姓氏文化等特色鲜明,为河南的节事旅游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对河南节事旅游发展现状的全面分析,提出改善河南节事旅游的策略建议,以期为河南节事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3.
节事旅游已经成为了21世纪城市最具资源优势和市场前景的新利润增长点。文章以崇礼国际滑雪节为例,实证分析了节事旅游对目的地发展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品牌效应以及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14.
孙琴 《现代商业》2013,(19):92-94
近年来,在乡村旅游发展日益壮大的同时,乡村节事也以其独特的吸引力,越来越受人们重视。乡村节事的举办,对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好处。笔者以上海桃花节为例,分析了乡村节事对乡村旅游的推动作用,并就乡村节事如何更好地发挥其推动作用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节事旅游发展历程及深层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事活动作为旅游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节事活动往往包括旅游观光、购物娱乐、经贸洽谈、科技文化等多种形式,短期内不仅能够集中展示目的地自然、人文资源独特魅力,迅速提高目的地在国内外知名度,而且也能够对目的地经济、文化的繁荣起到重要作用。我国节事旅游活动已有30年的发展历程,归纳我国节事旅游的发展历程,分析其深层次原因,对节事旅游的健康发展有着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节事旅游发展趋势及其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文智 《商业时代》2008,(5):99-99,103
我国城市节事旅游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本文总结了我国城市节事旅游发展的若干趋势,并提出了我国城市三种不同的节事旅游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提高,节事旅游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新宠,同时这一潮流也带动了诸多旅游产业的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不可小觑的力量。本文主要探索了节事的旅游营销存在的问题,提出帮助我国节事旅游营销更好发展的"三大利器",希望可以给相关营销人员提供有效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指明粤港澳大湾区旅游规划方向,大力拉动旅游产业,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广州国际灯光节作为城市文化休闲节事,在城市夜间经济和地方产业融合等方面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以广州国际灯光节为例,以灯光节的发展路径为线索,总结节事的筹备酝酿、波动成长和扩张发展三个阶段,理清核心利益相关者、蛰伏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在不同阶段的角色和关系。探索节事在粤港澳大湾区下旅游协同与发展模式,从办节初期的政企合作迅速转向市场主导模式,实现了活动承办契约化、资金筹集市场化、经营管理社会化。  相似文献   

19.
《品牌》2015,(7)
旅游业是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之一,它包罗万象,容纳吃住行游购娱各个领域,节事旅游已经成为城市最具资源优势和市场前景的新利润增长点。河南文化底蕴深厚,节事旅游资源丰富绚烂多彩。本文重点分析了旅游节事给河南带来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当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些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志丹 《北方经贸》2013,(5):152-153
节事活动的旅游开发已经成为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广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区域旅游业开发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应扩大节事活动对城市旅游业的积极影响,规避节事活动对城市旅游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