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旭 《现代会计》2007,(4):18-20
目前我国的会计研究领域生要以规范和实证两种方法为主,近年来更是强调以数理统计为基础实证研究方法,而忽视了调查研究。本文通过对日前实证与规范研究在我国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日前我国的会计实践,提出调查研究方法的应用必要性及如何将其运用到规范和实证研究当中。  相似文献   

2.
关于会计研究方法问题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本文认为 ,会计研究方法是进行会计理论研究的前提 ,是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研究方法的运用要与研究的问题本身以及当时的外在环境相适应 ,正确地运用会计研究方法是提高会计理论研究水平的保证。我国的会计研究方法要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选择相应的会计研究方法。现阶段 ,规范研究仍应占据主导地位。我们提倡运用实地研究、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 ,要注意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相互结合 ,做到有推理 ,有例证  相似文献   

3.
实证会计研究自引入我国以来,得到了广泛认可,发展迅速.实证会计研究与规范性会计研究既有本质上的不同,在功能和研究方法上又有一定的联系.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存在着理论基础缺失、研究资料可靠性不高、研究领域狭小和研究者素质不高等问题.为了推动我国实证会计的进一步发展,实证会计研究人员必须建立自己的理论框架结构,提高研究数据的可靠性,扩展研究领域,提高自身素质,正确把握实证研究的导向.  相似文献   

4.
会计研究方法是我们进行会计理论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首先对规范会计研究方法和实证会计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和评议,然后对中国会计研究方法发展方向进行了反思,包括要坚持规范会计研究方法和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结合;尝试使用人文诠释等研究方法;多做实地研究,重视学术规范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5.
实证研究是一种有别于规范研究,在西方非常流行的研究方法,并以其科学性和精确性著称,20世纪80年代末期实证研究被引入中国来之后,受到国人的普遍欢迎,有一段时间甚至有人提出用实证研究取代规范研究的说法。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的差异,认为实证会计研究不可能取代规范会计研元两者的关系应是规范研究起主导作用,实证研究起验证辅助作用,两者应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会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实证会计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根据科学哲学的一般理论推导出一项有价值的实证会计研究必须具备三个前提:"逻辑前提"、"事实前提"及"研究条件前提",构成判断实证研究质量的基本标准。根据三项研究规范前提标准,对近20年国内外实证会计研究样本文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文章最后在总结近20年中国实证会计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实证会计研究若干实际问题发表了作者的讨论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会计研究方法是我们进行会计理论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首先对规范会计研究方法和实证会计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和评议,然后对中国会计研究方法发展方向进行了反思,包括要坚持规范会计研究方法和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结合;尝试使用人文诠释等研究方法;多做实地研究,重视学术规范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8.
对实证会计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实证会计研究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实证会计研究?目前,会计理论界普遍认为,实证会计研究是一种与规范会计研究相区别的研究方法。规范会计研究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试图解决基本的价值判断和会计优选问题,实证会计研究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关注对会计客观事实的认  相似文献   

9.
实证会计研究与系统会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证会计研究渊源于哲学中的实证主义。本文试图在厘清实证会计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实证会计研究的作用与局限。提出对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分别进行整合,形成实证会计研究与系统会计研究;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展实证会计研究和系统会计研究。  相似文献   

10.
传统会计研究(规范性研究)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到20世纪六十年代达到黄金时期,实证会计研究在传统会计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并在八十年代成为主流.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会计研究人员对实证会计研究方法并无以前那样大肆推崇,反而对其适用性表示怀疑.但是,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尚不完善,需要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评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传统会计研究(规范性研究)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到20世纪六十年代达到黄金时期;实证会计研究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并在八十年代成为主流。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的产生都有其必然性,都适应了其当时的客观环境,从方法论角度而言,各有其优缺点。无论规范会计研究还是实证会计研究都不可能一统天下,二者应该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在进入21世纪后,将有7亿人口在现在至未来20~30年中遇到一个共同的社会问题,退休养老金的领取——即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工资(以下简称社保工资)发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研究视角对专业学科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财务金融学中实证方法的引入,推动实证会计的兴起。随着会计学科的不断发展,固守原有的研究视角逐渐成为限制会计研究发展的障碍。为了推动会计研究的发展,本文选择国际期刊作为切入点,通过划分不同研究视角来确定现有会计研究中存在不足,并在此提出有待深入的研究领域,探索未来研究的方向。研究发现,现有会计研究以经济学视角和管理学视角为主流,而在社会学视角和信息技术视角方面有待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15.
James A. Ohlson 《Abacus》2015,51(4):525-535
The paper identifies some basic shortcomings of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Aside from issues related to how researchers pick topics—they are generally too remote from pre‐existing realities—the main points concern the standard paradigm: explaining a dependent variable Y in terms of X, the primary variable of interest, while controlling for Z. The paper argues that just because the t‐statistic related to X is significant does not mean that X helps to explain Y. To address this issue requires a goodness‐of‐fit analysis that evaluates the incremental contribution of X. Such tests can show that X effectively acts as noise though X's t‐statistic is significant. Incremental goodness‐of‐fit analyses would potentially have dramatic consequences on research because rejection of the null would now take place much less often. The paper also considers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ordinary least squares, with specific emphasis on the scaling of dollar amount variables in linear cross‐sectional settings.  相似文献   

16.
We show here that risky asset returns generating processes stated in terms of factors which include both accounting and non-accounting based measures of risk (e.g. book to market ratios) imply, under fairly standard regularity conditions, that the Sharpe-Lintner-Black asset pricing model beta is a 'sufficient' statistic in the sense that it captures all important attributes of the returns generating process in a single number. We then derive the parametric relationship between betas based on inefficient index portfolios and betas based on the market or tangency portfolio.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sky asset expected returns and betas computed on the basis of inefficient index portfolios is both consistent with the predictions of the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and the multi-factor asset pricing models of Fama and French (1992, 1993, 1995 and 1996). The 'trick' is to realise that inefficient index portfolios are composed of the market portfolio and a collection of inefficient but self financing 'kernel' or 'arbitrage' portfolios. It then follows that there is a perfect linear cross se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risky asset expected returns, betas based on inefficient index portfolios and the arbitrage portfolios. Hence, if we happen to stumble across variables that span the same subspace as the vectors representing the arbitrage portfolios, it is easy to create the illusion that risky asset expected returns depend on variables other than 'beta'.  相似文献   

17.
18.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