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零的突破     
第29届奥运会开幕在即,中国百年奥运梦想成真。 从76年前刘长春“一个人的奥运”,到24年前许海峰鸣枪破金,到4年前雅典奥运会刘翔跨栏摘桂,有多少中国奥运健儿奋力拼搏。创造历史,实现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奥运会的举办给主办国带来巨大的商机,使经济一度繁荣;但是,也有些国家在举办奥运会后,经济逐渐转入萧条,这种情况被称为“奥运后滑坡现象”,或者“奥运泡沫的破灭”。就目前中国经济的良好运行情况看,我认为奥运后中国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而是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3.
奥运会是一场世界性的体育盛宴,其认知度和关注度是其他任何体育赛事无可比拟。因此,奥林匹克这个名词蕴涵着巨大的市场价值和无限商机。当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之际,也为中国企业带来了借助奥运腾飞的契机。如何借奥运的“顺风车”助中国企业一臂之力,或迅速提升品牌价值,或顺利迈进世界市场、走向国际化,正成为中国企业家关注的热点话题。勿庸置疑,谁抓住了奥运营销,谁就成为奥运会上最大的赢家。  相似文献   

4.
金磊 《国土经济》2004,(2):10-12
北京市政府承诺2008年北京奥运会要”举办成为一届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世界奥运史及现代全球安全减灾的发展态势都证明,”安全奥运”及其保障机制建设应成为办好一届最出色奥运会的最重要标志。北京修编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确定安全奥运应纳入“十一五”国家计划的安全减灾战略。为此,安全奥运研究本身就成为安全北京、安全中国所作的预研究及预实践。现在从八个方面作出专论,希望能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系统化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5.
2008年北京奥运会落下了帷幕,奥运会后,后奥运经济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会有哪些影响?尤其是对北京的城市建设会有哪些影响?人们都很关心。北京奥运闭幕之前,国际社会就开始关注奥运对中国的影响及奥运后中国的走向,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开始担忧北京奥运会否给中国带来“后遗症”,出现所谓的“奥运低谷效应”。  相似文献   

6.
早在1908年,我国有识之士曾提出三个问题:中国何时能派—名选手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派—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举办一届奥运会? 2008年8月8日,北京成为世界的重心,中国成为世界的焦点,盛大的奥运会在中国隆重举办,我们终于圆了百年奥运之梦。  相似文献   

7.
为保障奥运会的顺利召开及圆满成功,社会各界早已在京城拉开了备战奥运的序幕。“奥运人家”完备的设施、全民健身迎奥运的热潮,以及各窗口行业相继推出的各项保障服务,成就了中国百年奥运梦想。  相似文献   

8.
2008,世界聚焦中国,中国拥抱世界。随着奥运开幕日期的临近,奥运经济在中国大地剧速升温,神州处处洋溢着奥运氛围,奥运情结在我国传统春节里被演绎得更加光彩,更加吸引眼球,“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规范。精明的商家谁也不愿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都想方设法沾沾奥运的喜气、财气,运用聪明的智慧在奥运会的另一个赛场决一雌雄。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第十二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日前举行“共享伦敦奥运商机”主题推介会。与会代表认为,中国企业借助伦敦奥运会走出国门恰逢其时。“共享伦敦奥运商机”主题推介会是首次由政府组织中国企业参与伦敦奥运经济的活动。会上,英国伦敦投资局中国区首席代表胡胜利表示,  相似文献   

10.
2008年8月,随着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的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及其成果,也将立体地展示在中国和世界人民面前,并以空前的高水平和高质量而载入中国现代史册和奥林匹克运动史册。在北京成功取得奥运会主办权之后的几年来,人们谈论最多的往往是"经营奥运"、"经营品牌""分享奥运蛋糕"等"奥运商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袁满  黄海 《企业文化》2009,(8):11-12
时值北京奥运会召开一周年之际,回顾中国体育产业的艰辛发展之路,不禁要问,中国体育品牌后奥运时代应该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12.
看点一:奥运激情 在红红火火的奥运前夕,北京国际车展同样成为了这个春天汽车业的聚焦点。它是这个季节最迷人的秀场,堪称中国汽车界的“奥运会”。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女排奥运会首场比赛开始前,北京福田汽车在英国伦敦伯爵宫体育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助威活动,身着"熊猫"服装的北京福田汽车排球达人罗阳现场派发中国国旗吸引许多外国友人的驻足,但更令人惊喜的是"铁榔头"郎平与女儿白浪也一同加入北京福田汽车中国女排助威团。当天比赛结束后,北京福田汽车还邀请中国特派伦敦记者为中国女排庆功,郎平携女儿白浪也出席了庆功  相似文献   

14.
祝福申奥     
7月13日也许将成为所有中国人刻骨铭心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国际奥委会将在包括中国北京在内的五个申办城市中,锁定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地。 中国人的“奥运情结”是伴随着中国的强大而逐渐凝聚的,2000年第27届奥运会的申办惜败,不仅没有弱化中国人的“奥运情结”,反而使中国人举办奥运会的梦想变得更加强烈。因为,中国人越来越感觉到,中国的日益强大在物质上已经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现在,中国人需要的是另一种回报,一种精神上的回报,应当说举办奥运会就是一种最好的精神回报。 强大是一个国家申办成功的最重量级的法码,…  相似文献   

15.
推荐书     
《经营者》2009,(Z1)
<正>《走向—后奥运时代的中国经济》定价:35元作者:朱大鸣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此书中,著者对后奥运时代中国经济走向表达了精辟的观点。在分析奥运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时,作者将北京奥运会与之前几届奥运会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总会计师》2008,(8):111-111
奥运会开幕式所得的巨大好评,以及中国军团在本届奥运赛场上的卓越表现,中国已经无可争辩地向世界宣布:中国不仅是经济大国,更是竞技体育强国。而奥运会的空前成功引发了全民体育的热潮,这将把中国推向全民体育强国。  相似文献   

17.
国际经验对中国防范“后奥运经济低谷”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2008奥运会的临近,人们在关注赛事准备进程的同时开始关注后奥运经济。奥运会过后,北京是否会像以前一些奥运会主办城市一样陷入所谓“后奥运低谷”,不同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文章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奥运会主办城市如雅典、悉尼、亚特兰大、首尔等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其经验教训,指出其中几个城市出现“后奥运低谷”的原因,并得出结论认为:“后奥运低谷效应”并不是定理。从长期来看,奥运会带来更多非经济方面的利益。只要投资规划得当。注意赛后奥运场馆的充分利用,并创造条件使经济基本层面保持良好运行,后奥运低谷是可以避免的。文章还结合中国尤其是北京奥运会的实际,提出对中国的启示意义和一些政策建议,指出中国应当根据自身特殊国情,有效执行预算,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充分考虑奥运会后场馆的改造利用和保持房地产、证券等产业健康稳步发展;最后表达对北京后奥运经济的乐观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18.
新书推介     
《中国地产市场》2008,(11):75-75
在此书中,著者对后奥运时代中国经济走向表达了精辟的观点。他不仅从宏观上分析了奥运会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文体盛会对于主办城市经济的影响,而且在微观上剖析了奥运之前中国许多经济现象的来龙去脉及奥运会后的经济走向。在分析奥运对中  相似文献   

19.
奥运会的确是一个巨大商机,但对于赞助商而言,取得奥运会的官方身份仅仅是拿到“敲门砖”而已,并不意味着已经赢得了这一场商业比赛——就像格兰仕空调,十个人中有九个人猜不到它也是奥运会的空调赞助商。 奥运不仅是奥运赞助商的奥运,也是所有企业的奥运。某种意义上,非奥运赞助企业并非就是出局者,因为他们也完全有机会合理合法地利用奥运资源进行市场开发和营销。  相似文献   

20.
7月13日晚10时许,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告,北京获得200年奥运会主办权。对于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国,这无疑是一件期盼已久的盛事,也必将对整个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给予每一个有经济头脑的中国人一个绝佳的机会,利用奥运会在自己国家首都举办的良机,抓住奥运会带来的无限商机,为自己开启滚滚的财源,使自己获得无尽的财富。商机无限,无限商机。知名策划人、中国企业形象策划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一莫斯科”奥运宣传万里行活动总策划陈放先生形象地用“三只眼睛”看“奥运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