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刘震 《东北之窗》2008,(6):64-65
2005年开始,大学毕业生数量达到340万,2006年达413万,2007年达495万,高校毕业生每年以将近70万的数量增加,这样的速度是建国以来所没有的,因而造成了部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业难问题一时间被推到了风口浪尖。2008年我国共有应届高校毕业生559万人,是近年来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  相似文献   

2.
按惯例,教育部每年都要制定一个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指标,来指导高校就业问题。譬如,教育部给2004年高校毕业生制定的就业率指标是75%,结果,当年的平均就业率恰好是75%,“达到了预期目标”。200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比2004年的280万增加了58万人,将达到558万人,教育部制定的平均就业率仍然是“不低于去年同期的水平”,即75%以上.  相似文献   

3.
对于当代大部分大学生来说,毕业就等于失业。由于我国每年报考人数不断增加以及高校扩招,当今我国大学生人数飞速增长,每年毕业生大约在800万人,这就加强了毕业生的岗位竞争。校企合作模式作为当今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发展点,实现了企业、高校的优势互补。基于此,文章从校企合作的角度出发,探究高校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盛夏的来临,马上将迎来每年的"毕业季"。人社部相关数据显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每年需要安排大约2500万名劳动力,而实际上城镇每年能够安排的劳动力大约在1200万名左右。在此背景下,如何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成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难题。据统计,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99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而2014年在此基础上仍有增长,预计将达到727万人,成为2013年后的"更难就业季"。  相似文献   

5.
资讯     
点击求职季节:近30%大学毕业生遭遇窘境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空前的413万人.这个数字比2005年多了75万人。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计算.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在本世纪最初 5年,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4.5%。与此  相似文献   

6.
黄辉 《宁波通讯》2006,(10):58-59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后毕业生数量的大幅增加,我市接收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2003年至2005年,全市接收大中专毕业生平均每年增长20%左右。2005年,全市共接收毕业生3.5万余人。预计2006年,将达4万人。尽管这几年我市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情况比较好,首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左右,但毕业生就业的压力逐步加大,本市生源未就业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据初步统计,2005年有3000多名本市生源毕业生未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继宁 《发展》2007,(3):88-89
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后,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毕业生人数每年以六七十万的数量不断增加,2002年为145万人,2003年212万人,2004年280万人,2005年338万人,2006年为413万人.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家人力资源保障局最新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30万,2011年为660万。根据统计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以上数据表明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的严峻。因此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尤其是引导高校毕业生建立良好的就业意向对毕业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2004大学生就业将成社会关注热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比2002年净增67万人,达到212万人,6月份初次就业率为50%,到9月,全国高校毕业生有70%找到了工作,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83%,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5%。2004年,全国将有280万高校毕业生,比2003年增加68万人,就业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研究员认为,2004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将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莫荣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既是市场经济的客观现象也是我国教育现状所致。我国既面临市场经济国家大学生…  相似文献   

10.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虽然近几年国家已经放缓扩招速度,但是1999年开始的大规模扩招导致每年高校毕业生递增。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年年增长:2001年是34万人,2002年是37万人,2003年是52万人,2004年是69万人,2005年达到79万人,2006年是91万人。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计算机软件专业人才需求每年约有20万缺口,可是每年仍然有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者迫于无奈从事其他行业。文章分析了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传统的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CDIO理念的以大学生科技竞赛为驱动、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任闻 《东北之窗》2008,(17):32-33
大连,是一座高校和高校毕业生比较集中的城市,在连的42所大中专院校共有在校生25万余人,每年培养毕业生5万余人。由于独特的人缘优势、地缘优势和经济持续发展,大连已成为东三省、环渤海地区吸纳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城市之一。5年来,大连市共接收各类毕业生20余万人,其中外地生源毕业生12万人,每年接收的高校毕业生占社会新增劳动力1/3还多。毕业生接收总量的逐年增长,大量的毕业生人才涌入,有力地助推了城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但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由于受岗位有限增长以及往年沉淀的未就业毕业生等因素的影响,也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就业压力。对此,大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若干相关配套政策。2006年10月以来,大连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若干配套政策文件。近日,市政府又投入300万元用于大学生自主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扶持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从2006年起,我国研究生一次就业率每年下降10%左右,就业形势日趋严重,研究生偏聘、低聘现象十分普遍。到2008年,研究生就业率首次低于本专科生。近几年每年都有超过700万高校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多数用人单位也从以往的"学历本位"转变为"实践能力本位"。  相似文献   

14.
高忠有 《发展》2010,(9):129-129
一、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剖析 (一)供大于求的矛盾。一个明显的问题是,高校扩招致使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逐步增加。而当市场需求趋于饱和的时候,每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不断攀升,造成了供大于求的矛盾。资料显示,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07万人,2001和2002年分别为114万和145万人。  相似文献   

15.
中国每年近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是不能忽视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群体。高校毕业生中的困难群体和小康之家相比,签约率偏低、签约时间滞后,职业岗位偏差,就业服务指导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关注的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指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在我国高校开展职业指导,并借鉴国外开展职业指导的模式和特征,构建高校职业指导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6.
王艳 《魅力中国》2013,(13):27-2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完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毕业生工作全面走向市场,形成了“不包分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高校毕业生在面临更多就业机会的同时,也接受着严峻的挑战。如何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顺利就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原因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更加突出。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559万人,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66%。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11万人,初次就业率为74%,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3l万人,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60万人。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加之往年未就业的,又由于今后几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来自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近年来两会热议的话题之一,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至200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分别是307万、377万、495万、559万,平均初次就业率大约为70%。据此推算,在过去四年里,我国总共有550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在离校时没有落实工作岗位,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数字,它相当于欧洲一个小国的总人口。今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比去年又将增加52万。创611万人的新高。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近2200万,每年毕业生近800万,毕业后绝大多数进入生产第一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已成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据有关报道,我国2008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为559万,并且预计2009年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达610万。正值全球金融经济危机来临时刻,高校扩招以来便挥之不去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便揪住了中央领导们的心。  相似文献   

20.
李淑玲 《理论观察》2008,(2):143-144
近几年,从人才市场上看,人才供求关系是不平衡的。表现在求职人数和和招聘人数比例失调,差距较大,地域人才需求不平衡。 一、目前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 1.毕业生总体上供大于求。高校毕业生每年都在300万人以上,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甚至在招聘上出现一个公务员岗位几千人竞争的不正常现象。大学生毕业洽谈会也是签约的多,而录用的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