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立新 《大经贸》2011,(5):96-96
拜访柳传志时,我向他讨教联想集团成功晋级"财富500强"的成功秘诀。柳先生用他一贯的慢条斯理回答,"其实也没啥,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说到做到。"现在我们知道,"说到做到"是联想文化的重要元素,而塑造联想文化的正  相似文献   

2.
明陆灼《艾子后语》中有个寓言:有一天,艾子带着名叫通和执的两名弟子到郊外游玩。天很热,于是艾子派执去到农民家要些浆水解渴。农舍旁有位老爷子正在看书。执上前施礼后说明来意。老爷子随手指书中的“真”字问道:这念什么?执回答:这字念“真”啊!老爷子气道:枉为读书人,连这都不认识,我这儿没水!。执莫名其妙,狼狈地回到师父那里报告了情况。艾子说:执真是个地本脑瓜,太不通达。通,这回你去吧!通见到老爷子,老爷子照旧把那一真”指给他看,通回答:这是“直八”二字。于是老爷子转嗔为喜,送给他许多家酿的美酒。艾子喝…  相似文献   

3.
王干 《市场周刊》2009,(3):110-110
朋友的小孩“成”是个“80后”,带着单位的项目要我这个“60后”回答一些问题。以下“80”代表他,“60”代表我。  相似文献   

4.
在总结自己和企业的个性时,翟美卿的回答只有四个字:“离经叛道”  相似文献   

5.
“谭木匠工艺品有限公司”、“诚实是人生晟大的财富”。走进大门,一整面墙就这几个简单的字。对面是一整版文化墙,大红灯笼高悬,办公室里的人们谈笑间。无拘无束的样子。简单、明快、轻松。凸显在新年的气息中。“诚实、劳动、快乐”,这六个质朴得几近平淡无奇的字,在谭木匠公司却是一字千斤、异乎寻常。见到公司老总谭传华。他同样简单朴实。笑容扑面,亲切得如久违的长辈。记者还是禁不住问到:“为什么要把这六个简单的字定为企业的理念?为什么它能支撑企业发展为木梳行业的冠军?”“因为在公司的创业与发展中,我们真切感受到了这六个字带来的好处,企业理念是企业的根。”他的回答也如此简单。  相似文献   

6.
林文博 《经贸世界》2004,(10):59-59
很多刚开始从事直销的新人,或在沟通新朋友的直销商,通常都会提到或被问及这么一个问题:“我的朋友不多,怎么可能做好直销?”直销运作的重点在于“组织”而非“营销”,没有人脉,怎么做?这确实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为此,本刊编辑经多方请教,终于在友人处求得《没有人脉如何发展直销事业》一,欣喜之余,不敢私藏,特刊载于此,以为共享。  相似文献   

7.
2002年初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时候,我曾专程去过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拜会罗德里克(Danl Rodrlk)教授。对他“发展中国家不会自动从全球化或自由贸易中受益”以及“中国的成功有着其他发展中国家难以比拟的客观条件”等观点,我一直深有同感。那次谈话给我的印象,他是一个非常稳重和温和的人。  相似文献   

8.
笑一笑     
《光彩》2001,(6)
选职业雷曼想知道他儿子将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于是问道:“我想知道你喜欢干什么,现在是你选择的时候了。”“我所喜欢干的?这很简单,”年轻人说道:“我想整天坐着汽车兜风而且口袋里装着不少钱。”“你的工作算是找到了,”雷曼对儿子说:“你将是一个公共汽车售票员。”饭后一支烟约翰患有心脏病,他去看医生,医生劝他别抽烟了,最多只能饭后抽一支。约翰答应了。两个月后,医生在街上遇到约翰。见他精神仍然不佳,便问:“您按我说的做了吗?”“做了。”约翰回答,“您要我饭后抽一支烟,搞得我每天吃十几顿饭,真是撑死了!”不得安…  相似文献   

9.
长青 《新财富》2006,(3):102-106
“讲诚信不是大企业的专利”王:对于“诚信”的价值,没有人不认同.但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可以做到“诚信”。1985年我为新加坡政府编写儒家伦理道德教材时,曾在当地一个中学试讲“诚信”这一条伦理。有学生告诉我:我父亲经营一个钟表店。经常受到欺骗,逼得他为了生存也要欺骗别人。我的回答是,“诚信”对于企业是“生命”,“生命”没有大小。但是一个大企业不诚信,追成的损失会更大。小企业不诚信相对来说会损失少些。这是个取巧的回答。从“功效”的角度去看,能不能说诚信跟企业大小有关系?  相似文献   

10.
笑一笑     
《光彩》2005,(11)
双胞胎一个男人磕磕绊绊地走进酒吧,要买一瓶酒。这时,另一个男人走到他跟前,说:“我们俩喝一杯,好吗?”第一个男人回答:“当然可以。”喝了几杯后,第一个男人问道:“你老家在哪儿?”第二个男人回答:“爱尔兰。”第一个男人欢呼起来:“是吗!我老家也在爱尔兰。真是巧极了,让我们干一杯。”接着,第一个男人又问道:“你家在爱尔兰哪儿?”第二个男人回答:“都柏林。”第一个男人又欢叫起来:“我家也住在都柏林。让我们再喝一杯。”第一个男人又问:“你在哪儿上学?”第二个男人回答:“圣玛丽中学,我是1986年毕业的。”第一个男人欢叫道:“太让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