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虚假仲裁,是指民商事仲裁各方当事人恶意串通,采取虚构法律关系、伪造证据、捏造案件事实等方式,通过仲裁以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虽然我国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对仲裁的司法监督进行了规定,但以现行法律规定还难以妥善解决因虚假仲裁所导致的遗留问题。本文拟通过一起涉嫌虚假仲裁的借款合同纠纷仲裁执行案,对如何解决由此产生的执行回转难问题及今后如何防范虚假仲裁提出个人观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虚假仲裁,是指民商事仲裁各方当事人恶意串通,采取虚构法律关系、伪造证据、捏造案件事实等方式,通过仲裁以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虽然我国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对仲裁的司法监督进行了规定,但以现行法律规定还难以妥善解决因虚假仲裁所导致的遗留问题。本文拟通过一起涉嫌虚假仲裁的借款合同纠纷仲裁执行案,对如何解决由此产生的执行回转难问题及今后如何防范虚假仲裁提出个人观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恶意诉讼 根据恶意诉讼的行为特征和相关法律规定,恶意诉讼的概念可以作这样的表述:恶意诉讼是指当事人滥用民事起诉权,为追求不法、不当利益或达到其他非法目的而提起民事诉讼的违法行为或现象.简单地说,恶意诉讼就是当事人基于恶意提起民事诉讼的行为.从本质上看,恶意诉讼具有侵权属性或滥用权利的违法属性,属于违法行为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纪慧敏 《活力》2009,(9):40-4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但是。由于我国公益诉讼的缺失,致使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无法获得圆满的救济与维护,仅仅依靠公民以原告资格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是非常不现实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理论。当事人仅能获得其自身受侵害权利范围内的救济。而对于超出自身权利范围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公民无权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5.
一、会计造假 1.会计造假的内涵。会计造假,即通常所说的企业制造虚假财务报告并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误导决策者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所谓虚假财务报告,美国的Jack C.Robertson(1998)认为,虚假的财务报告是指通过舞弊和“虚构交易”,对他人产生严重误导的财务报告。  相似文献   

6.
综合信息     
《湖北审计》2014,(12):55-60
1 黄冈审计纪检联手破获一起虚假招投标非法牟利400万元案 今年上半年.黄冈市审计局在对本级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过程中发现一施工方涉嫌围标、串标,随后纪检、审计两家联合办案.终于查出了相关国家工作人员伙同他人一起虚假招投标、非法牟利近400万元的事实。  相似文献   

7.
虚假诉讼的存在,既对合法民事权益主体的利益造成侵犯,又损害司法的公信力与权威。虚假诉讼的产生,主要由利益驱动、我国诉讼法规定的某些程序的不足、证据制度若干缺陷及法律对于虚假诉讼行为缺少制裁性措施等多方面原因所造成。因此,为了防范及规制虚假诉讼,我国有必要在民事诉讼立法及实践中强化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明确虚假诉讼的法律责任、严格法院调解、完善证据制度、完善第三人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8.
论诉讼担当     
诉讼担当理论主要是围绕第三人代替杈利义务主体参加诉讼的场合展开讨论的。第三人替代诉讼标的之权利义务的主体(或者与权利义务主体同时)持有当事人适格,并且该当事人承受的判决效力也及干权利义务主体的情形,就被称为第三人的诉讼担当。根据管理权获得的不同情况,第三人诉讼担当可以分为法定诉讼担当和任意诉讼担当。所谓法定诉讼担当就是按照法律规定当然发生的诉讼担当就是法定的诉讼担当;其当事人适格的基础可以理解为:基于法律授权而获得管理权,并具备当事人适格。所谓任意诉讼担当就是基丁本来权利义务主体之意思进行的诉讼担当.其当事人适格的理论基础可以理解为:基于当事人授予管理权或者是诉讼遂行权,而具备当事人适格。下面,就对这两种类型的诉讼担当分别论述。  相似文献   

9.
论诉讼担当     
诉讼担当理论主要是围绕第三人代替杈利义务主体参加诉讼的场合展开讨论的。第三人替代诉讼标的之权利义务的主体(或者与权利义务主体同时)持有当事人适格,并且该当事人承受的判决效力也及干权利义务主体的情形,就被称为第三人的诉讼担当。根据管理权获得的不同情况,第三人诉讼担当可以分为法定诉讼担当和任意诉讼担当。所谓法定诉讼担当就是按照法律规定当然发生的诉讼担当就是法定的诉讼担当;其当事人适格的基础可以理解为:基于法律授权而获得管理权,并具备当事人适格。所谓任意诉讼担当就是基丁本来权利义务主体之意思进行的诉讼担当.其当事人适格的理论基础可以理解为:基于当事人授予管理权或者是诉讼遂行权,而具备当事人适格。下面,就对这两种类型的诉讼担当分别论述。  相似文献   

10.
<正>当事人陈述是指当事人在诉讼中就与本案有关的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当事人陈述作为证据的一个种类是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据种类划分中的特色。当事人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由于与诉讼结果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决定了当事人陈述具有真实与虚假并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中以身触法、违规操作的行为并不鲜见。据了解,我国近年查处的各类腐败案件,就有超过一半是与违规操作工程招标投标有关,而在这背后隐藏的是招投标当事人的权钱交易或是承包商的偷工减料,其结果是其他招投标当事人以及国家、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了严重损害。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的管理,减少工程招投标中的非法逐利行为,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市场,  相似文献   

12.
姜伟 《活力》2010,(12):75-76
一、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诉讼层面的问题 我们国家在立法的层面上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还没有指定明确的法律规范.因此我们提出自己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方面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李奕伯 《价值工程》2010,29(1):144-145
辩论主义是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法学中规定当事人有权能和责任收集诉讼资料的一项原则,辩论主义仅是当事人主义的重要内容和必不可少的一环。本文旨在理清辩论主义乃是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特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反映,它与我国民事诉讼辩论原则有着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股东派生诉讼是公司法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而对传统的当事人范畴的一种修正,允许股东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为公司利益对相关责任人员提起诉讼.对这-机制的设计,应坚持有利股东提起诉讼和防止恶意诉讼中取得价值平衡.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各样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成为了备企业之间衡量竞争实力的准则之一。在这种残酷的竞争下.就衍生出了一系列畸形的竞争方式,不少企业经营者通过各种不法手段.达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从而形成了各种形形色色的经济犯罪形式。通过操控股价、非法集资、非法套现等各种形式侵吞国家和人民群众的财产。这么多经济犯罪中,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经济犯罪形式就是做假账。  相似文献   

16.
网络虚假宣传的工商监管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虚假宣传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现实市场经济中虚假宣传行为在网络上的延伸。与传统的虚假宣传行为相比,网络虚假宣传行为的外在表现形式更为丰富。网络虚假宣传行为具有手段多样性、方式强迫性、界限模糊性、受众普遍性、后果持续性等新特点。活动场域虚拟化、网络立法滞后、传统监管力量不足、追逐非法利益、道德孱弱是网络虚假宣传生存泛滥的重要成因。网络虚假宣传因其行为主体隐蔽、证据难以固定、管辖权争议等因素使得当前工商监管面临诸多困难。提高网络虚假宣传行为的工商监管效能,必须在加快网络反不正当竞争立法进程、加大网络虚假宣传监督检查力度、创新网络虚假宣传监管方式、强化网络监管技术保障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企业基层保卫组织的调解应当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自主处分权。在没有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情况下,当事人依法达成的调解协议,是当事人对自己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自主处分的结果,保卫调解组织应当认可。在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是否调解的选择权在当事人,是否再次调解的选择权也在当事人,保卫调解组织不得在事先未告知当事人进行调解的情况下通知其进行调解,调解方案应当由当事人首先提出等。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郭守杰 《财会月刊》2014,(8):119-122
1.下列各项中,属于单方行为的是( )。 A.立遗嘱 B.缔结婚姻 C.签订合同 D.销售商品 2.在诉讼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因( )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暂时停止计算。 A,发生不可抗力 B.当事人提起诉讼 C.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 D.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  相似文献   

19.
在审判实践中如何谋求当事人利益,平衡的最佳结合点,只有强化法官自身素质和时刻以创新的法官法律思维和调解手段平衡利益才能产生社会效能.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当事人利益结合点是解民忧、顺民意、减民负、保民权的关键点,又是以其丰富和谐司法内涵,完善诉讼调解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一、会计造假1.会计造假的内涵。会计造假,即通常所说的企业制造虚假财务报告并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误导决策者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所谓虚假财务报告,美国的Jack C.Robertson(1998)认为,虚假的财务报告是指通过舞弊和虚构交易,对他人产生严重误导的财务报告。虚假的财务会计信息足以使信息使用者改变原来的决策,致使他们做出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