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庆春 《活力》2014,(6):91-91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民生新闻类节目风行全国,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有自己特色的电视民生类新闻栏目。民生新闻节目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界少有的繁荣景象,那么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作为节目的主持者、采访者、引导者、评论者,在节目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如何作为一名优秀的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2.
刘巍 《活力》2013,(23):33-33
随着我国越来越多领域跟国际接轨,我国的传媒领域也在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电视民生新闻类节目以贴近民生、关注民生、反映民生的优势,从众多类型的电视节目当中异军突起、脱颖而出,成为一种新型的新闻节目类型,登上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历史的舞台,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为吸引更多的受众,避免节目的同质化、庸俗化,就需要对电视民生新闻类节目进行准确精准的定位,用理性的思维分析电视民生新闻类节目特色,从而抓准其脉搏,推动电视民生新闻类节目向纵向化、深入化的角度和方向前行。  相似文献   

3.
李文达 《活力》2014,(23):52-52
目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成为地方电视台的支柱节目。打造品牌栏目,形成节目特色,提升电视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重头戏都在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上。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和影响一个地方电视台的社会效益和收视率。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在众多电视新闻栏目中取得较高的收视率就离不开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  相似文献   

4.
白雪 《活力》2010,(8):344-344
近年来.电视民生类新闻栏目异军突起,《拉呱》是齐鲁电视台推出的第一档方言民生类新闻栏目,在立意上着重张扬区域文化传统,在内容上,注重贴近百姓生活.在形式上成功打造了一种崭新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曲艺式新闻。这是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的产物.是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从报道内容到表现方式上的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5.
徐宏任 《活力》2014,(6):110-110
1999年,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开播,标志着中国电视的民生新闻时代的开启。如今,国内诸多省级地面频道都有王牌民生新闻节目,并大多成为频道收视和收入和核心保证,这些节目和栏目以关注民生、反映民情、表达民意为宗旨,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但同时,节目同质化、内容碎片化、表现娱乐化等诸多问题也逐渐显露,并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因此,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如何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亟待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刘亚红 《活力》2014,(17):55-55
本文主要探讨了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电视民生新闻等综合新闻节目的编辑流程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阮洪利 《活力》2012,(12):118-118
近几年,电视新闻节目打破传统播报的方式倾向日趋明显,各种各样的说新闻节目走进了千家万户,也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随着消费社会的成型,电视的娱乐功能日益凸显,“亲切”成为一种主流风潮、亲切地说新闻在电视中所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逐渐成为电视新闻节目中的一支生力军。《第一时间》便是国内新兴新闻类节目的领头军,其地位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8.
闵晓闯 《活力》2011,(6):261-261
民生新闻在经过几年的过度开掘后,现在已经呈现出琐碎化的趋势,导致观众产生收视疲劳。笔者认为,加强对民生新闻节目的策划是消除观众收视疲劳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双鸭山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新闻视点》,从主动、计划、整合三个方面粗浅谈谈如何搞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策划。  相似文献   

9.
唐明 《活力》2011,(12):202-202
民生新闻是本土化特色浓厚的新闻,目前.从省级台到各地方电视台都开办了彰显本土特色的民生类新闻节目。电视民生新闻立足本土,体现人本,就是地方电视新闻本土化趋势的表现。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具有显著的区别。民生新闻的形式要突出地域特色化。电视本土化的实质.是要十分重视本地的实际情况和文化特色,并且要把这一基本观点作为办好各类节目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0.
于春涛 《活力》2011,(11):220-220
电视剧、新闻时事、综艺娱乐是电视媒体传统的三大收视王牌.但最近几年生活服务类节目推陈出新.收视份额迅猛增长。根据CSM的统计数据.2010年全国生活服务类节目播出比例达到了11.19%、收看比例7.1%,紧紧跟随在电视剧和新闻时事节目之后。以北京卫视的《养生堂》、湖南卫视的《百科全说》,旅游卫视的《美丽俏佳人》,河北卫视的《家政女皇》为代表的大量生活服务类节目异军突起,在全国35中心城市收视五十强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1.
高蕊 《活力》2014,(6):134-134
民生新闻是近年来电视新闻类节目中的新兴事务,它来自于对传统电视新闻的突破和创新,它的出现,一方面是电视新闻节目不断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它也是电视新闻乃至电视媒体产业市民化的产物。在民生新闻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如何看待电视新闻中民生新闻的“市民化”呢?  相似文献   

12.
马景林 《活力》2014,(3):67-67
民生新闻这把双刃剑使从事新闻编辑工作的编辑人员成为了影响节目品质和水平的重要环节。由于国内绝大多数民生新闻节目采取延时直播的形态,民生新闻编辑工作的强度大、难度高、压力大,因此不少节目配备了三人到十人以上的编辑组合协同作战。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各省及地市级电视台新闻节目中,民生新闻的播出数量、篇幅和频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民生新闻,以其关注平民,贴近生活的优势而为广大电视观众喜闻乐见.众多电视人也将民生新闻的采制播出作为电视台和电视新闻类节目增加竞争力、提高收视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全国几乎每家电视台都设置了自己的"民生新闻"节目,一时间,这种报道形式独特、新颖的新闻节目创造了收视新高,而这其中,主持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之,要在节目主持中起到舆论监督、引导受众的作用,带动民生新闻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使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康奇 《活力》2014,(3):93-93
民生新闻从产生到现在,一直备受观众的欢迎。顾名思义,“民生新闻”是电视民生新闻主要的传播内容。然而,何为“民生新闻”? 从电视新闻题材、内容的视角考察民生新闻这一概念,认为它是一种独立的新闻报道题材的“新闻题材说”;从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视角考察此概念,认为它是以民众生活为主体的新型电视新闻节目的“节目形态说”;时至今日,“民生新闻”仍只是业界的一种提法,未形成统一的概念内涵,但目前业界普遍认可的是国家广电总局在《收听收看》(2003年第123期)中对电视民生新闻的描述: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民生新闻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那么如何实现电视民生新闻自身的价值。如何满足受众的需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王焕 《活力》2012,(13):54-54
谈话类节目无疑是电视栏目中最受人关注的节目,从最早的《实话实说》、《铿锵三人行》到今天收视率极高的《说出你的故事》、《超级访问》,谈话类节目不但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形式上更是花样百出。清华大学大众传播系教授尹鸿认为,谈话类节目的兴起,是因为生活在快节奏中的人们需要一个“公共论坛”,而电视谈话类节目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据有关权威部门统计,全国谈话节目已有170多个,而这个数字还有继续加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黄诗尧 《活力》2014,(7):141-141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包括新闻调查节目、新闻评论节目、深度报道、电视访谈节目等节目类型。它是一种与消息类新闻相对应的新闻节目形式。本文主要阐述了新闻专题编辑的要求,新闻专题节目编辑的技巧,专题节目编辑的创作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任福君 《活力》2012,(8):163-163
2002年1月1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的60分钟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开播,首创这一栏目形式,创造收视率神话.两年后民生新闻在全国各地形成燎原之势。2005年3月山东齐鲁电视台推出的《拉呱》民生新闻栏目,收视率在山东省高居榜首.2006年创收2亿3千万元。这个现象使得那些原本对民生新闻持有异议的理论界和学者也不能不重新审视“民生新闻”现象。  相似文献   

19.
文艺节目和新闻节目是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二者之间从风格、性质和内容上看起来都好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仔细研究的话,便会发现许多电视文艺节目中运用了电视新闻的元素。通过分析综艺节目、益智博彩类节目、娱乐资讯类节目,证实了文艺节目中有时会大量运用新闻中时效性、真实性和社会性等元素。这样的文艺节目不仅起到了娱乐的作用,t而且提高了节目的品位,使观众在快乐中汲取知识的精华。  相似文献   

20.
目前,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深受百姓的喜爱,因为它们大都来源于民生题材,就是老百姓的身边事.虽然电视民生新闻很火爆,收视率很高,但是我觉得电视民生新闻的视域越来越狭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