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张一水  王钊 《投资与合作》2004,(5):30-30,32
谁存款,谁亏钱;存的愈多,亏的越多。从去年11月开始,中国就进入了负利率时代。2003年11月始,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增幅为3%,而一年期存款利率是1.98%,再扣除20%利息税,实际利率竟为-1.616%。专家预计今年的消费物价指数将上涨3.4%左右。  相似文献   

2.
基于我国目前物价指数同比上升幅度已达7年来新高,银行居民储蓄存款利息连年不断下调,再加上已开征的居民储蓄存款利息税,已使一年期居民储蓄存款名义利息率1.98%下降到目前的实际存款利率-1.416%(1.98%×80%-3%),居民储蓄存款不仅无利可图,而且本金也在缩水。出现银行居民储蓄存款负增长的局面,大量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5%,创22个月来新高。居民实际存款已连续7个月为负,负利率格局基本确定。负利率给储户带来的影响相对直接。对照一年期2.25%的存款利率,居民一年定期存款实际贬值1.25%。长期负利率的影响不仅仅是造成居民实际资产缩水,更容易强化公众对通胀的  相似文献   

4.
物价指数不断攀升,而银行利息却未跟着上调,这导致居民存款进入“负利率时代”。也就是说,老百姓存在银行里的钱不但没有增值,反而在缩水!  相似文献   

5.
在特价上升的背景下,储蓄存款的实际利率由正转为负。基本计算方式是,1年期存款的名义利率为1.98%.扣除20%的利息税名义利率的实际数为1.584%.在物价上涨率为3%的条件下,存款约实际利率为-1.416%。因此,负利率是一个确定的事实。  相似文献   

6.
“负利率”这个词近期频频见诸报端,有的甚至认为“负利率”时代已经来临。所谓负利率,是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上涨幅度超过银行存款利率.导致银行存款实际利率为负的现象。CPI是用来衡量居民购买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化的指标。在经济学家的眼里,CPI通常被用作衡量通货膨胀率的核心观察指标之一。央行《2003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预测,2004年即便没有任何新的涨价因素.全年物价指数上涨也会达到2.2%,全年物价上涨控制目标确定为3.0%,实际可能达到3.2%以上。  相似文献   

7.
我们建立了一个包含居民、企业、银行部门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我们认为,实际利率的变动可以通过影响居民部门的储蓄和消费、企业部门的投资、银行部门的吸存放贷,作用于就业和产出的变化。实际存款利率变动对产出的影响取决于实际储蓄存款对实际存款净利率的弹性:富有弹性则稳态利率与产出同向变动、存款利率有效上限的取消可能使产出总体上升;缺乏弹性则稳态利率与产出反向变动,存款利率有效上限的取消可能使产出总体下降。实际存款利率市场化导致的产出波动可能具有滞后性和起伏性。实际贷款利率上限的取消,可能会使产出上升。  相似文献   

8.
为了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1996-1999年三年间国家连续7次大幅度下调存款利率,以一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为例,名义利率从1996年的年利率9.18%下降到目前的2.25%,下降了6.93个百分点.但是,从实际情况看,我国居民对利率变化的反应不大,1999年储蓄存款增长6214亿元,2000年增幅略有下降,但仍增长4711亿元.……  相似文献   

9.
胡迟 《金融博览》2010,(21):26-26
所谓负利率,是指通货膨胀率高过银行存款利率。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只把钱存在银行里,则财富非但没有增加,反而随着物价上涨缩水了.这就是所谓的存款实际收益为“负”的负利率现象。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博览》2004,(5):38-38
近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已超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媒体一片惊呼“负利率时代”的到来。从长远来看 ,负利率对经济发展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负利率首先影响到的是老百姓的钱包 ,对消费也将产生不利影响。在负利率情况下 ,储蓄实际收益为负 ,引起财富缩水和购买力降低 ,对于那些中低收入阶层 ,尤其是失业和贫穷人口的生活将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且负利率如果难以尽快扭转的话 ,也将通过形成通货膨胀预期等因素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 ,这些都无疑会进一步加剧和引发社会中的深层次矛盾。中国的经济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关口 ,投资规模过大、物价…  相似文献   

11.
<正>自2011年年中以来,中国银行体系的存款在减少。为了留住正把钱从传统存款账户转移出去的客户,中国各家银行纷纷推出了各种理财产品。银行监管部门因为担心这些替代产品可能会损害经济的金融基础而试图对其加以控制。由于中国对存款利率设置上限,近年来通货膨胀的不断上涨导致存款出现负利率,这种状况促使越来越多的居民把储蓄存款从银行转移到其他投资渠道,寻求更高的回报率。  相似文献   

12.
虽然为应对物价的过快上涨,近两年来央行连续多次加息,但从2010年2月开始,存款就开始出现负利率,2011年7月份CPI同比上涨6.5%,实际存款利率为-3%。通常情况下,存款负利率会促进消费,抑制储蓄,不利于个人存款的快速增长。然而,从常德市金融机构今年前7个月的存款情况来看,却得到了快速增长。据我们近期对常德市400名城镇居民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收入快速增长、消费需求不足及投资风险加剧是个人存款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今年农业银行率先在金融系统进行承包经营,既实行承包经营就要以利润为主要考核指标,而银行利润是由存贷利差所决定的,贷款利率低于“成本利率”(存款利率或拆入利率+费用率)银行就会亏损。银行贷款利率呈负利率状态,是不利于农行企业化承包经营,也不利于稳定存款,抑制对资金的过度需求的。为此,笔者对平乐县供销社系统贷款呈负利率状态进行了调查,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居民储蓄存款的交易和预防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及银行金融产品不断丰富的条件下,公众投机动机不断增强,居民存款"理财化"特征凸显。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因定价的差异,使居民放弃银行存款转而增加对理财产品的投资偏好,居民存款"理财化"必然推进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本文首先梳理了近几年来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及储蓄存款的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就居民存款理财化原因进行剖析,并通过实证结果进一步检验了理财产品对储蓄存款存在长期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居民存款理财化对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意义,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奕颢 《中国信用卡》2007,(9S):10-11
2007年7月20日,央行决定将一年期存贷款利率上调0.27%.同时.自8月15日起.国务院将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由20%调减为5%.以此来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的合理增长、调节和稳定通货膨胀预期、维护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及改变居民存款的负利率等现状。  相似文献   

16.
所谓“负利率”是指,物价指数(CPI)快速攀升,而另一方面银行存款利率并没有提高,从而导致银行存款利率实际为负。央行的《贷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2004年同比价格上涨的递延效应为2.2%,也就是说,2004年即使没有任何新的涨价因素,全年物价上涨也会达到2.2%。而目前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1.98%,考虑20%利息所得税和物价上  相似文献   

17.
居民储蓄存款的交易和预防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和银行金融产品的不断丰富的条件下,公众投机动机不断增强,居民存款“理财化”,既投资性资金退出银行存款用于理财产品实现收入增长的特征凸显.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因定价的差异,使居民放弃银行存款形成对理财产品的投资偏好,居民存款“理财化”必然推进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本文首先梳理了近几年来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及储蓄存款的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就居民存款理财化原因进行剖析,实证结果进一步检验了理财产品对储蓄存款存在长期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居民存款理财化对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具有的意义,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此前,欧洲央行宣布下调欧元区主导再融资利率10个基点至0.15%,下调隔夜存款利率10个基点至负0.1%,同时下调隔夜贷款利率35个基点至0.4%。隔夜存款利率下调至负0.1%,表明欧洲央行将对其账上的商业银行隔夜存款收取额外的利息。这意味着欧元区步入负利率时代,是货币史上主要央行首次践行负利率政策。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8%,涨幅同比上升2.3个百分点,而目前我国一年期存款利率仅为1.98%。相比于消费价格水平的上升幅度,一年期实际存款利率已为负值。为什么这么一个嚼起来没有一点味道的“存款馍馍”,老百姓仍然抱在手里不肯放呢?银行——笼子里的“老虎”老蹲着不动呢?  相似文献   

20.
国际金融危机后,日本和欧元区相继施行负利率政策,欧洲中央银行于2014年6月11日将隔夜存款利率降至-0.1%,日本中央银行从2016年2月16日起将政策目标利率下调至-0.1%,其目的是为对抗通缩。2019年,低利率或负利率再次引发关注,日本中央银行将政策目标利率持续维持在-0.1%,欧洲中央银行已将隔夜存款利率降至更值得关注的是在超常规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