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中国正经受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发展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从破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入手.提出了在发展中实现富务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风险、不确定性与社会资本对促进农民工迁移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新会 《经济论坛》2008,(9):127-130
农村劳动力迁移是指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及城镇的转移过程,涉及到产业与空间的双重转移。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工业化过程的基本内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城镇转移是城市化的主要特征,而工业化与城市化本身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经济发展与结构变革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与速度,取决于农村地区发展的层次、农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城乡社会制度的衔接、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3.
关华  何军  李金霞 《经济与管理》2007,21(11):35-39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是中国从乡村型农业社会向城市型工业社会这一历史转型期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影响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有制度因素、供给因素和经济因素,针对中国目前二元经济的特殊性,应强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推动工作,加快城镇化、农村工业化进程,健全农村劳动力培养培训机制,建立良好的劳务输出服务体制等,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民失业问题的政治经济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失业问题作为生产关系的一个层面,是由生产力状况决定的。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解决农民失业问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笔者对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策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采取更为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实现城乡平等就业,为农民进得采、留得住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二是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切实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机制;三是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进一步强化针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6.
刘建铭 《经济师》2004,(3):195-196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推进农村城镇化、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城乡统筹的最佳选择。发展农区畜牧业则是实现城镇化和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农业区应把畜牧业及其相关产业作为城镇化的依托产业 ,加紧建设畜牧农业 ,加快发展畜产品加工业 ,加大对畜牧业的投资力度  相似文献   

7.
杜恒波 《经济论坛》2004,(4):140-141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尤为重要的战略问题。本文在对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进行评述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实情况,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可供借鉴的建议,以期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小康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8.
钱炳根 《经贸实践》2004,(11):56-57
在我国传统的农村人口中,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劳动。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即农村转移劳动力,可分为农村内部转移和农村外部转移两种形式。农村内部转移在产业分布上是由一产向二、三产业转移;在地域分布上是由乡村向所在集镇转移,基本特征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农村外部转移有两种形式:一是农村劳动力直接迁移至城镇,即由农村居民(以下简称农民)变城市居民;二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创业,虽然既离土又离乡,但农民的身份没有变。  相似文献   

9.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甘肃农村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的62.85%,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更为突出,各级政府做好劳动力转移的任务更为艰巨。本课题以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三个村为研究对象,探究在当前形势下劳动力转移带来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诸多学者专家认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是农村的非农产业和城镇。笔者认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不同经济发展时期有不同的主渠道。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是农村非农产业和城镇。  相似文献   

11.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要使农村大批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也就是要加快农民非农化和市民化的步伐。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平均每年以1500多万人的速度向东部地区大中小城市转移。据统计,我国城市化水平已从1989年的26.2%提高到2001年的37.7%,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正在迅速减少。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仍高达62.3%。估计到2020年农村人口比重将降到45%左右。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但是,随着近年广东企业结构调整和减员增效步伐加快,经济结构升级和科技进步,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经济增长对城镇就业的拉动作用减弱,广东持续多年的城镇劳动力总量上供求基本平衡的局而已被打破,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并且成为当前缓解广东就业矛盾的主要障碍。为此,本文试图探析广东的结构性就业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主要是强调职业技术与技能培训,培训的目的是促进劳动力整体素质与就业能力的提升,以适应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需求。针对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就业呈现出流动性大、稳定性不高的特点,为了让转移出来的农村人口真正进城、实现市民化,就要加强对农村转移人口进行有效培训,达到有效转移的目标,推动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于学花  栾谨崇 《经济师》2003,(9):186-187
现阶段 ,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 :农业发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础条件 ;经济的较快发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条件 ;相关制度创新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实现较大幅度提高,但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相比仍显缓慢,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有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不足和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新型城镇化可有效减少农村人口、提高农产品的有效需求、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农村受教育水平、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因此,发挥新型城镇化带动农民增收作用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提高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加大统筹城乡教育力度,提升农村教育水平;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实现农民就地市民化。  相似文献   

16.
农村人口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向非农产业和城镇集中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必须迈过的坎,这就要求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为进城劳动力提供帮助和支持入手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由来已久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 ,解决“三农”问题显得尤为迫切。“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现代化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报告进一步肯定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为城市化道路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李泉  马晗 《发展研究》2014,(8):42-46
本文通过构建经济数学模型,结合甘肃省1990—2011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甘肃省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与经济增长呈“U”型关系。基于现阶段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经济阻碍发展构成的障碍,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促进农村劳动力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不断提高城镇化率,是甘肃未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应有之义和基本内容。这一结论对类似欠发达区域同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同工业化、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进展相比,户籍改革进展缓慢,已阻碍了经济发展和以城镇化、农民市民化为重要标志的社会发展.障碍不在企业,主要是在城市政府受城乡分割体制影响而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当前,面对工业化、农民进城就业的发展现实,应该跳出脱离占人口多数的农民和社会转变的大环境,孤立看待城市发展的圈子,理清顺应工业化、农民变市民和城乡结构转变趋势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辽宁农村中存在的大量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到城镇、转移到非农产业,才能缩小工业与农业、城市和农村的差别,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辽宁的三农问题。农村劳动力流动是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在辽宁省内的农村劳动力流动者的实地调研情况,提出辽宁省农村劳动力流动在现阶段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