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文捷 《中国品牌》2014,(12):72-73
韩国新能源发展迅猛与基于化石燃料的工业革命时代相比,21世纪通过使用清洁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正在转向环保、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未来能源将从石油天然气时代,转换成基于清洁能源的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时代。韩国从政府层面培育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可追溯到1987年。为了综合推进替代能源的开发,1987年12月,韩国政府制定并公布了《替代能源开发促进法》,开始全面支持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2.
能源与环境问题,引发了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1981年8月,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通过《内罗毕行动纲领》,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本文系统分析了几种可再生能源电价制度下风电市场的特点,阐述了我国风力发电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化工科技市场》2010,(10):64-64
在第二届中国(无锡)新能源大会上,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表示,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使可再生能源产品成本更低,实现对传统能源的替代。  相似文献   

4.
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财经界>:请您介绍一下目前延庆在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刘兵:2006年延庆县被北京市政府确定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示范县后,在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县通过大力建设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项目,使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强化招商引资工作,使新能源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2006年~2009年全县已累计建设19个可再生能源的项目,已有5家新能源实体企业在八达岭开发区注册.到2009年末,我县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耗比例达到15%,是2005年2.2%比例的近7倍,是北京市2009年末3.5%比例的近5倍,提前一年完成了我县"十一五"规划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新能源发展成绩突出近年,我国颁布实施《可再生能源法》,提出了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达到能源消费15%的目标,将新能源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政策扶持下,凭借资源和制造成本优势,我国迅速成长为全球新能源产业大国,实现了可再生能源技术、市场和服务体系的突破性进展,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我国风电装机以突飞猛进的速  相似文献   

6.
《大经贸》2009,(8):8-8
7月29日,广州市在全国率先发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广州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2008—2020).预计在2020年,广州将把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从目前的1%提高至15%。新能源产业总产值预计可达4000亿元。广州市也将建设成为“新能源城市”。  相似文献   

7.
广西发展新能源产业战略研究及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广西生物能源产业技术近乎空白的状况,认为发展新能源产业技术是广西发展新能源产业不可逾越的一个门槛。文章由广西新能源产业技术发展战略构想切入,通过新能源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导出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战略意图。从能源的全局立场和顶层设计出发,突出经济性和树立能源商品化的市场观念,分析能源技术及产品的产业化可行性。抓住广西物质性能源严重不足高度依靠外来的要害,提出广西新能源产业的主流应当是物质性能源的大规模生产,协同发展其他新能源和节能,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产业发展战略定位和目标是大规模生产可再生的物质性新型替代能源,逐步解决广西能源问题的近忧远虑,还输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能源技术、标准和专利、设备和能源产品,在国内乃至在国际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中拥有一席之地和相应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8.
关键词     
《商界》2009,(6):10-10
新能源 中国已经在为发展新能源产业积极谋篇布局,力争在2050年将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总比重从目前的9名提高到40%左右,占据主导能源地位。这使得新能源产业的各子行业,尤其是风电、太阳能、核电、汽车清洁燃料等成为未来的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下我国太阳能行业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超 《市场研究》2009,(8):17-20
<正>引言太阳能行业与风能、生物质能、核能等行业一样,都属于新能源行业范畴,也是可再生能源的重点发展领域。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的大力发  相似文献   

10.
随着传统能源开发潜力下降、能源价格快速上升和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压力增大,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各国青睐。发展新能源已成为当今世界能源发展的大趋势,并将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热点。新世纪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新能源发展,于2005年起相继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法规政策和规划。自此,我国部分新能源利用如光伏发电、风电等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截至去年,  相似文献   

11.
运动     
《WTO经济导刊》2013,(7):16-17
中国参与成立可再生能源俱乐部6月3日,中国、德国等十个国家在德国柏林共同创立可再生能源俱乐部,致力于加速推动国际气候谈判和具体项目实施,以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可再生能源。中国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参加了俱乐部成立仪式。史立山表示,近年来,政府采取切实行动支持引导可再生能源发展,得到其他国家的肯定。中国将在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计划实施的同时,注重与俱乐部成员积极交流、探讨经验。我国首个废弃物绿色回收处理系统启动6月14日,中国电子企业协会启动我国首个废弃物绿色回收处理系  相似文献   

12.
正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当下的传统能源紧缺,使得步入汽车社会的中国面临着沉重的能源之殇。人类生态足迹中50%以上是碳足迹,构建新能源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节能减排的意义非常重大,一方面通过节能可以把短缺能源需求降下来,另一方面还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出于对未来能源安全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国家能源局将新能源城市建设纳入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规划,未来五年国内将建设100座新能源城市、  相似文献   

13.
在确定了以<农村能源的绿色解决方案>为本期封面文章后,我们最先想到要采访的人,就是史立山副司长.近年,关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我们从他那里,听到了很多权威的观点和声音.在这位专家型官员眼里,农村能源确实已经到了应该充分重视的时候了,农村能源发展的方向,就是要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利用现代化能源技术,为农村提供清洁、高效、安全的能源服务.我们的采访,在"农村能源的现状、趋势和解决之道"这一主题下开始了.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各个国家都在为争取开发新能源来拉动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方式而努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节能技术、节能产品和服务已经成为各国能源战略的重点。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于2011年末发起了"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倡议,提出全球在2030年实现三大目标:人人享有现代能源服务、能源效率在全球范围内提高一倍、全球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翻番,并将2012年定为"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国际年。2012年8月20日,商务部发布关于对美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部分扶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经济对电力供应依赖程度的日益加深,新能源的发展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鼓励.在竞争性电力市场环境下,采用特殊的价格政策和机制,可以起到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市场发展和带动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的效果.本文介绍了我国新能源电力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电价机制,分析了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电价机制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现行的政策法规和国际经验提出了完善新能源电价机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国对外贸易》2014,(6):49-49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彭博新能源财经新近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尽管太阳能系统价格下跌及许多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导致201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减少,大多数国家去年减少了可再生能源投资,但不包括水力发电的可再生能源占全球发电总量的8.5%,高于2012年的7.8%。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太阳能热水器产业是可再生能源领域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基本实现产业化的民族产业。"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主任、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罗振涛7月8日在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举办的内部活动上说。  相似文献   

18.
行业与市场     
《光彩》2009,(8)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获20亿补贴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监会近日印发《关于2008年7——12月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和配额交易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可再生能源222个发电项目上网电量84.44亿千瓦时,补贴金额约20亿元。《通知》明确,此次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贴范围为2008年7-12月可  相似文献   

19.
赵斌 《现代商业》2012,(33):69-70
能源安全事关我国经济、政治、军事安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本文从能源的结构性矛盾这一视角出发分析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认为我国目前主要存在资源储备与人口数量之间的矛盾、资源禀赋与能源消费主流之间的矛盾、石油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天然气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占比偏低等结构性矛盾,并就此从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国内能源资源勘探开发,采取多种途径确保我国石油进口渠道畅通,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加快能源应急储备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一、世界各国争抢新能源先机 1.美国准备在新能源和环保问题上重新领导世界 在国际危机重建中,奥巴马已将能源产业选择为美国经济复兴的核心,能源改革已成为美国经济振兴的主力.奥巴马拟定的能源战略政策目标包括:实现美国石油独立、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控制温室气体、提供大量绿色就业岗位、提高美国的能源利用效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