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永利 《当代通信》2004,(19):26-28
随着网络和业务的进一步发展,采用软交换(SoftSwitch)技术为核心的电信网络已经成为构建下一代网络的方向,软交换的体系结构通过业务与呼叫控制分离和呼叫控制与承载分离实现相对独立的业务体系,业务独立于网络,这种开放式架构可以不断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增强运营网络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软交换技术构建的网络是一种业务驱动型网络,通过业务/呼叫控制分离和呼叫控制/承载分离实现相对独立的业务体系,使业务独立于网络。软交换技术是网络发展的趋势,软交换分层架构将逐步成为核心网电路域的主流架构,而非分层架构将在5-10年内被逐步淘汰;基于软交换分层的网络相对于非分层架构的网络来说,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其中分层架构驱动因素中最主要的两点是经济型的驱动和面向未来演进发展的驱动这种开放式业务架构,可不断地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增强运营网络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顾茜 《当代通信》2005,(13):67-68
增值电信业务是指利用公共网络基础设施提供的电信与信息服务的业务。目前固网的增值业务提供形式主要通过智能网、声讯平台、短信平台等为用户提供业务,增值业务的形式主要有:智能业务、声讯业务、固网短信等。业务提供能力主要基于现有网络的能力和用户终端的能力,主要提供灵活的计费能力,对呼叫过程控制的能力,提供信息的能力等。对业务提供的多媒体化、智能化方面还略显不足。  相似文献   

4.
邓永红 《当代通信》2004,(12):55-57
由于视讯会议的重要性,软交换系统从几个主要方面考虑一了对视讯会议应用的支持。首先从网络结构上看,多媒体应用的处理与呼叫相互分离,视讯会议特有的信息处理功能在媒体服务器以及智能终端设备中实现,而通用的呼叫控制和业务提供则在软交换设备和应用服务器中完成。其次,从协议上看,H.323协议本身就是为多媒体通信制定的,SIP也在不断完善对多媒体能力的支持。作为软交换系统基石的H.248媒体网关协议,则已经定义了多媒体方面的扩展包,目前正在完善H.324协议到H.248协议的映射。  相似文献   

5.
软交换技术的概念软交换(SoftSwitch)是下一代网络(NGN)的控制功能实体,为下一代网络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我国信息产业部对软交换的定义是:“软交换是网络演进以及下一代分组网络的核心设备之一,它独立于传送网络,主要完成呼叫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  相似文献   

6.
软交换技术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德昌 《当代通信》2004,(11):44-45
网络新业务和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是人类社会快速走向信息化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发展、教育普及和人们生活的改善,企业要求更及时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以便进行更富有成效和不受地域限制的经营活动。目前新业务的发展是从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过渡,支持通信新业务的网络技术正与之相适应,加紧向综合化网络发展。软交换又称为呼叫代理、呼叫服务器或媒体网关控制器。软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是把呼叫控制功能从传  相似文献   

7.
软交换现状软交换的主要设计思想是控制与承载和业务分离,各实体之间通过标准的协议进行连接和通信,以便在网上更加灵活地提供业务。具体地讲,软交换是一个基于软件的分布式交换/控制平台,它将呼叫控制功能从网关中分离出来,开放业务、控制、接入和交换间的协议。图1为软交换示意图。  相似文献   

8.
软交换的演进路线与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交换简介 软交换(softswitch),也称为呼叫代理,呼叫服务器或媒体网关控制器,是一种近年来在电信界受到广泛关注的技术。按照国际软交换协会(ISC)的定义,软交换设备应至少完成如下功能: *控制媒体网关或本地IP端点内的交换; *为呼叫选择相应的处理过程; *根据信令和用户数据库信息在网络中为呼叫选路;  相似文献   

9.
李梅生 《当代通信》2006,13(11):63-65
NGN网络分层模型 传统的固定网和移动网是两个分离的网络,具有不同的体系架构。NQN将是一个有线、无线合一的网络,移动网将作为NQN的一个接入网而存在。因此,基于多种业务提供的软交换技术是NGN网络发展的基础,软交换技术的核心是控制、承载和业务三分离的开放性网络。基于软交换技术构造的NQN网络从功能上可以分为4个层面:接入层、传送层、控制层和业务层,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0.
下一代电信网络(NGN)一直是业内人士的热点话题,有些人士是从技术方面探讨下一代网络;也有很多人从性能方面探讨这个问题。UT斯达康对此有独道的见解,认为下一代网络NGN是业务驱动型网络,由于基于IP的基础设施支持业务与网络承载的分离,作为在IP基础设施上提供电信业务的关键,软交换技术将在下一代网络中起着核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