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中小企业目前只能进行间接融资 ,而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严重等原因导致了银行对其贷款成本相对较高。本文提出在中小企业推行适合间接金融的主办银行制度 ,利用其能较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特点 ,降低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成本和风险 ,同时也能够促进中小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为建立有效的主银行制度 ,本文提出修改《商业银行法》 ,银企的自主双向选择 ,央行给予政策扶植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于玲燕 《浙江经济》2012,(18):50-51
再担保是信用担保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客观需要。构建有温州特色的再担保体系,温州信用重塑是关键,两个层次的再担保是保障。担保机构是指以自身资本为基础、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保障债权实现、分散金融系统风险的机构。担保行业作为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用桥梁,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2011年,蔓延至今的温州信贷危机甚至是担保危机,归根结底是由于担保风险没有有效的释放渠道导致。在温州金融改革12条中,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3.
王慧青 《特区经济》2006,213(10):176-177
新西兰银行中小企业信贷能有效地进行贷款风险管理,关键在于其贷款流程中的信患采集、风险评级、贷款定价以及贷款监控等风险控制机制。推介新西兰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成熟经验,对发展我国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小企业融资该怎么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其融资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1)融资成本高。由于中小企业多属竞争性行业,企业淘汰率高,融资风险大。加之部分企业的管理不够规范,财务和经营资料不全,银行与企业信息不对称使银行缺乏对其进行资信评估的依据。这些都提高了银行为企业贷款的信息成本和监督成本使得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一向慎之又慎。(2)融资途径少。中小企业缺乏大企业所拥有的发行企业债券和股票上市等直接融资的手段,因而资金来源大大减少。(3)信用环境失范。近年来,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观念严重扭曲。逃赖债现象屡见不鲜,一些中小企业欠债不还已日趋公开化,“逃”“拖”法令银行苦不堪言,削弱银行贷款信心。针对以上原因,我国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帮助中小企业积极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和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满足中小企业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中小企业本身的局限性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授信风险日益加剧,如何有效控制授信风险并实现银企双赢是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中小企业进行了定义,其次分析了中小企业授信的潜在风险因素和银行中小企业授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中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2013年年初,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发展遇到了重重困难,其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融资难。我国金融体系不健全,中小企业通过常规渠道融资的门槛高,中小企业为了求生存转向民间借贷。高利贷会产生风险,但一味封堵高利贷并非降低民间借贷风险的根本方法。开放民间资本,降低民办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长久之策。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管理不规范,风险相对较高,是中小企业缺乏金融支持的主要原因。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特别是给中小企业提供间接融资服务的商业银行,则更应该严格控制信贷风险,保证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为有效防范商业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同时促进中小企业的  相似文献   

8.
加强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但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决定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的必然存在,商业银行发放中小企业贷款要严格控制信贷风险,除了要从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信贷政策、评介体系上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外,还要创新贷款方式和担保种类,努力提高信贷业务市场占有率和信贷收益率,实现信贷业务规模经营,实现风险与收益配比。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贷款的瓶颈是银行与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由担保公司来进行风险外包也许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分析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构建SVAR模型证实影子银行与民营中小企业融资之间互为Granger原因,脉冲响应得出影子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从正规金融机构的融资具有“挤出”效应,而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短期会刺激影子银行的膨胀,但长期不具有持续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影子银行能够补充企业融资缺陷,但同时会提高企业融资成本、风险和融资难度。最后提出深化金融改革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并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并发挥互联网金融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