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越来越多的游客都将视线转移到了乡村旅游上。乡村旅游从兴起到发展,之间有很多争议,其中就包括了对于乡村旅游产品的原真性保护研究这个话题。本文强调的是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发展过程中,不仅保持大自然的原生韵味,而且要保护当地特有的传统文化。通过一系列的对策,了解乡村旅游产品的原真性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其对原真性保护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化遗址公园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加强文化遗址公园的原真性保护,使其与旅游业开发共生发展,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关注点。目前对文化遗址公园的研究主要是对其原真性保护与经济特质的研究,或是对遗产进行一般性的活化开发,很少将二者结合进行原真性保护下的遗址活化研究。本文以遗产原真性为核心,结合系统动力理论的IPAT概念模型,构建了适合文化遗址公园的ROMCPE活化开发模式,对文化遗址公园的活化开发及其原真性保护有一定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商业化开发已成为提升历史街区活力的普遍方式,但随之也带来了如商业化过度严重、原住民流失、生活原真性消失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文章以重庆市磁器口历史街区为研究案例,从外来活力表征与内在活力表征分析该街区活力现状及问题,最后从原住民社会形态、街区环境、商业缓冲区建设方面提出街区活力优化策略,以期为基于商业开发的历史街区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当前,商业功能保护与植入已基本成为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必要手段,对历史街区发展产生了深刻的正负面影响。如何对历史街区进行有效的商业开发控制与引导,形成适度的商业量,营造适宜的商业空间,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的原真性,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选取重庆市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对历史街区的商业化现象和商业化程度进行系统性分析评估,进一步提出历史街区适度商业化的评判标准,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商业化研究的参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历史街区适度商业化的规划建议,以期对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效保护利用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古镇是历史文化和地域精神的载体。在观光、休闲、度假融合的旅游阶段,人文价值成为古镇旅游开发的核心竞争力。古镇复兴的区域界定、价值组成、复兴目标都较以往有所扩展,人文主义在古镇开发中演绎为发展的区域性、旅游产品的原真性、旅游场域的持续性的特征和诉求,需要通过区域增长极转换,形态产品控制,文化产品升级与动力系统引发等四方面路径加以实现。下司古镇是基于以上人文主义复兴路径的实践,以古镇复兴带动区域振兴,为我国古镇旅游开发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7,(28):194-195
通过对大圩古镇的历史人文背景及现状分析,指出了大圩发展旅游应从街道、建筑与码头等景观元素出发,采取"原真性"、"交互体验式"的设计方法,完善旅游设施景观建设,系统规划旅游布局,从而营造富有本土特质的旅游文化景观空间。  相似文献   

7.
龙娟 《价值工程》2014,(12):324-326
近代旅游业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以休闲与文化等精神性旅游需求为特征的旅游者不断涌现,传统旅游资源难以满足现代旅游者的需求。模仿式古镇逐渐超出了传统资源的地域性和文化原真性范畴,笔者以彝人古镇为例,从真实性视角,游客的体验,古镇自身形成的文化对模仿式古镇进行研究,探讨新兴旅游产业的可创造性。  相似文献   

8.
阮秀梅 《企业经济》2002,(12):210-211
众所周知,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发展本国的旅游业.在我国,旅游业成为许多省市地区竞相发展的重中之重.政府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但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许多管理者往往容易走入两个误区:一是开发过度.过度开发造成景区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的痕迹严重.使得景区自然度、美感度严重下降,尤其是一些历史文化遗址,由于太多的人工雕琢,丧失了原有的古朴风貌,甚至有失去其文化内涵的危机;二是开发不足.  相似文献   

9.
王珂  韩光军 《企业导报》2011,(11):114-115
地方性立法包括一定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地方立法和地方特定的行政机关的地方性行政立法。基于发展湖南世界遗产保护事业、繁荣湖南旅游经济、推进湖南的法制建设的考虑,湖南应对世界遗产地旅游作出地方性立法安排。建议落实世界遗产地的属地化管理体制,建构原真性保护和完整性保护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0.
历史城镇的文化商业旅游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讨历史城镇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对中国历史城镇发展中几种典型的错误商业形态进行了总结,并指出适宜的旅游商业化开发对历史城镇发展的必要性。提出历史城镇的文化商业发展模式:在其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发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与多种商业形式结合进行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