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石强 《特区经济》2009,(4):12-12
<正>在今年2月广东"两会"期间,"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最热门的话题。省委书记汪洋指出,落实《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必须加快推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这是广东当前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政策的四次调整及其研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历了三次区域政策调整。第一次调整是在1980—1992年对广东和福建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令广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成为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省份;第二次调整始于1990年的浦东开发开放,上海重现国际大都市的雏形,长三角成为全球瞩目的热点;第三次调整始于1999年底中央决定推行西部大开发,但到目前成效不甚明显。在2003年,中国的区域发展重点有所调整,即第四次区域政策调整,东北和华南(包括香港在内)成为优先突破的区域。中国区域政策发生作用的逻辑如下:中央的政策提供区域发展的启动机会,地方政府的响应能力决定区域发展的速度,市场原动力的形成决定了策调整的成效,而外向型和内源性经济的良性结合将是区域优势能否持续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薛艳丽 《改革与战略》2011,27(8):100-102
在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基础上,河南省制订了“大中原经济区”规划,该规划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地方政府投资有利于缩小省间经济增长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文章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的战略意图及大中原经济区的比较优势,提出了指导性、预测性的中长期地方政府区域投资发展规划,希冀为解决“中国难题”提供思路和样本。  相似文献   

4.
协调之道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问题和最终目标,应该是缩小乃至消除区域发展差距。我国的区域差距广泛地存在于各个方面,因此,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协调发展,不仅任重,而且道远,需要多方参与,相互呼应,努力走出一条“国家主导、地方配合、城乡互动、异中求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区域政策是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关系协调的主要工具。德国的区域政策主线为一个目标、两个层级,即以地区平衡为目标,在联邦和各州两个层级上实施区域政策。联邦层面的区域政策主要是制度建设保证区域措施的执行,协调州际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如为区域政策立法、实现财政平衡政策、“改善区域经济结构”共同任务等,其中财政平衡政策是有效的政策手段,重视中小企业则成为区域平衡发展的坚石。  相似文献   

6.
区域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助力器” 区域的发展可以有多种模式,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区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推进区域协调、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助力器”了。区域创新能力已经成了区域经济获得竞争优势从而实现快速稳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对于本来发展相对缓慢的西部地区来说,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区域协调发展将是“十二五”时期的主题,那么,区域协调发展的带动力量或主要依靠力量何在呢?我们认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现实状况,显然不能再走“工业兴市”遍地开花,自封中心比比皆是,恶性竞争愈演愈烈,区域关系不成方圆的发展道路,而是要遵从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各个区域的龙头城市的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推动区域协调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赵菲 《中国报道》2008,(5):42-45
珠三角是改革开放的产儿,它是一个发展的奇迹,见证了改革开放的正确与光荣。 近些年来,由于世界经济大气候和区域经济小气候的综合影响,珠三角遭遇了发展上的瓶颈,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产业空心化、中国制造不行了、中国制造大转移……人们甚至会问,特区还能走多远?不过,广东新任省委书记汪洋却对珠三角的未来充满信心:“广东靠改革开放起步,也靠改革开放起飞;靠改革开放赢得今天,也只能靠改革开放开创未来。”  相似文献   

9.
转型发展是一次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会有短痛和阵痛,更可能带来长痛和巨痛。但早转早主动,晚转就被动,只有经历“痛”的过程,才能实现“破茧成蝶”。我们必须紧扣时代发展主题,加快工作指导重大转变,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促产业升级、促区域协调、促民生改善,促社会和谐,努力抢占新一轮转型发展制高点。  相似文献   

10.
小芳 《南方经济》2004,(7):80-80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 ,产业保护与发展、区域分工与合作已经成为我国入世后关注的焦点 ,也是广东全面实施区域协调战略、落实CEPA ,加速“9+2” (“泛珠三角”)和“10 +1”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 )进程 ,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主旋律。经广东省民政厅批准 ,广东省社科院联合广东省委党校、暨南大学等有关部门和专家 ,发起组建省一级学会———广东省产业与区域经济研究会。研究会 6月 6日在广东省社科院一号楼会议厅举行成立大会 ,同时举办了首届“产业&区域发展论坛” ,省政府副秘书长李春洪出席了论坛…  相似文献   

11.
滨州处于黄蓝两区开发、环渤海城市圈、济南都市圈的“四重叠加”地带,给滨州发展带来了最好的历史机遇,本文分析了滨州市在各区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政府间协调博弈案例,得到了一定的启示。在区域范围内地方政府相互间如何面对既独立又统一,既竞争又合作的市场环境,如何促进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互补与协调,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目前阶段必然面临的重大课题和艰巨历史性任务。区域协调发展是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本质要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就是抓住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把握了一次绝佳的发展机遇;区域协调发展助推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提升区域协调发展的层次和水平需要打造体制、机制“杀手锏”。  相似文献   

13.
曾刚 《浙江经济》2003,(10):32-34
现代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于区域之间物质、能量、信息、人员交流的规模与频率,纽约、东京等现今世界经济中心无一例外都是交流的枢纽(交流的“源”和“汇”),无一不具备良好的区域经济协调组织。因此,长江三角洲应该充分利用目前的大好良机,在区域协调机制建设上取得突破,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统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这显示,在“十二五”期间,促进区域更加协调地发展,已经成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研究和展望“十二五”期间区域经济的变化和发展,必须考虑到这一重大的现实政策背景。  相似文献   

15.
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高速发展,该区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各地方政府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方面的协作,但成效不显著。可以通过强化“利益共同体”理念、将环境绩效评估纳入地方政绩考核、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建立生态环境协调管理机构等手段来构建健全有效的长三角区域生态治理政府间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广东区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已经成为金融大省,但在向金融强省的方向迈进的过程中面临制约其区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区域发展不平衡、金融生态环境较差、中小企业融资难、农村建设缺乏金融支持等。本文从区域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观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试论新区域主义视野下的区域合作: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珠江三角洲,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量区域性公共问题随之产生。为此,区域内地方政府间开展了一系列以双边和多边协调与合作为基本内容的区域合作。但是,对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的评估表明,其仅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并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并未破解区域合作的迷局。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区域主义在欧关发达国家兴起,新区域主义主张区域治理应该是区域内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协作共治。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合作,是一种缺乏治理的地方政府间协调与合作,因此无法有效治理区域发展中诸多公共性问题。从新区域主义的视野来看,要提升珠江三角洲区域整体竞争力,应该适时转变为区域治理,  相似文献   

18.
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是重庆直辖市的特殊市情,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致力推动的重点工作。从直辖之初普惠性的区县政策到“十五”时期三大经济区体系的构建,再到直辖十年之际“一圈两翼”发展格局的形成,重庆区域政策经历了由单体指导向分类指导的调整转变,构建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体系成为当前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举目遥望,南粤大地又一次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去年底,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要求广东再次解放思想,为广东进一步发展寻找新的出路。在题为《解放思想,坚持改革,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的报告里,汪洋自曝家丑,列举了当前广东发展中存在的“五大不足”,并指出广东要从三个方面开展新一轮思想解放一要克服自满思想,增强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主政广东的汪洋提出了粤港澳合作的新设想,要用世界眼光打造出比肩纽约、东京大都会圈的世界级经济区,这是广东在取经长三角之后的又一重大动向。从发展重点上,这意味着广东在区域合作方面将从大区域的泛珠合作转向小区域的粤港澳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