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中国历来有"书画同源"之说。书法家是借助于文字体势进行线条的自由舞蹈的,而画家则是借助于万物的形象进行线条的舞蹈的。特有的笔墨线条和艺术的理念,将中国的绘画和书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就中国绘画的创新,女性画家同样是一支不可低估的生力军.无论是山水画,还是花鸟画、人物画或抽象结构的表达方面,都能见到她们大胆尝试的笔墨,并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本文力图以当前中国画坛中的几位女画家所表现出来的创新精神为切入点,剖析女性画家婉约而细腻的风格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韩国著名书画篆刻艺术家柳在学教授艺术作品的审美特点和艺术意境,以及他的艺术理念和审美理想对中国书画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从审美欣赏角度看,他的作品体现出了追求审美要素的整体性发展特点,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欣赏优越性;从审美欣赏的内容看,他的作品将传统性和现代性、欧洲艺术和东方艺术、中国艺术精神和韩国文化表现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审美艺术表现载体看,他的艺术作品的另一个创新就在于艺术表现媒体的革故鼎新,这也是他的审美创造的艺术特点之一。同时,他的作品还传递了全球化时代的多元艺术价值观和文化人类观。  相似文献   

4.
南齐谢赫在枟古画评录枠中提出了"六法论"冠其首位的便是"气韵生动",它对中国绘画的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气韵生动"的绘画艺术理念,经过唐代文人画家、宋代文人画家、元代文人士大夫画家和明清画坛的传承与发展,成为指导中国绘画笔墨技法表现的理论基础,也是人们评价和鉴赏中国画价值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5.
臧焕年,一九四一年出生。山东烟台福山人。七三年拜白石四子齐良迟为师,并受齐展仪大师哥指导,为齐派写意花鸟画家。现为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诗书画研究院美术研究员、北京湖社画会副会长、北京时代金成书画院艺术顾问,中国画研究会、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东方书画研究会理事。其书画作品淡雅明快、不温不火、运笔沉着厚实、章法多变、形神兼备。继承和发扬齐派艺术的风格,受到恩师齐良迟及名家前辈的肯定。作品多次人选中国美协、书协举办的展览,并在中国美术馆等国家展览馆展出。获得“2008迎奥运”全国美术书法摄影大展金奖等各种荣誉。  相似文献   

6.
王维是山水田园诗的集大成者。他在山水诗歌作品创作中将绘画的技法运用到山水诗创作中,表达了"诗中有画"的艺术效果,王维以画家的眼光来描绘田园风光,清新淡雅,意境悠远。在他的诗歌作品创作中,他能更细致地感受、把握自然界美妙的景色,来体现出他"诗中有画"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7.
国画作品的形象格调与层次,整体画面的深幽,透彻,雄浑,壮阔等的情感表达,需要依靠具体形态中的抽象,具体的笔墨来呈现。"尚意重形","形意兼备"概括了当前中国花鸟画形与意的主流关系。  相似文献   

8.
"笔触"是西画的用笔技巧,画笔在力量、速度、方向以及画家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在画面上产生丰富的笔触效果。"笔墨"是中国水墨画技巧的总称,中国画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丰富多样的笔墨效果。"笔触"和"笔墨"两者渊源不同,但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借鉴。当代绘画"笔触"与"笔墨"的界限在逐渐地模糊,很多画家能够借鉴、融合两者的优点,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  相似文献   

9.
山水画艺术在五代时期的发展很突出,从选材到技法较之往代都有很大发展,创立了真实生动的北方峻岭和苍茫秀丽的江南山川两大山水画派,荆浩、关仝与董源、巨然分别代表了南北两派不同的艺术风格.五代山水画的笔墨意识也逐步丰富起来,笔墨意识的自觉追求成了画家们的目的,此时可以说山水画已经完全发展成熟.  相似文献   

10.
张刚作品     
《大众商务》2006,(12):I0001-I0001
张连来,男,1960年生于西安,河北人,现在东风仪表厂工作。 主攻中国花鸟画,随师西安美术学院刘保申教授.书法师从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钟明善.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全国和日本友好书画大展并获奖.作品被全国部分博物馆收被井在国家报刊、杂志上发表.  相似文献   

11.
李印久先生的家,是一个艺术家的家。他的房子不大,但是陈列着许多艺术名家的作品。然而,家具却比较陈旧,而且摆放也颇为凌乱,不修边幅,所以它像一个艺术家豪放不羁的家。我其实和印久先生并不是很熟悉,尽管也认识他五六年了。但是,每次见面都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从第一次见面  相似文献   

12.
徐悲鸿先生是20世纪中国美术界无法忽视的重要人物。他的素描(人体)、国画(马、《愚公移山》、《九方皋》)等都在绘画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他还提出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如"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等。他不仅仅是一位画家,更是一位中国画的改良者。他对中国画进行了大胆而成功的改革,使得中国画从"空、假、僵"的局面中彻底摆脱了出来。  相似文献   

13.
陈白一的美术作品“把一个古老的画种从古代转向了现代”,在中国画的历史上写上了浓厚的一笔!现在,77岁的陈白一先生正在家创作“百幅白描”作品,经过近五年的努力,这一百幅作品终于快要完成了!说起自己的艺术之路,陈老显得格外回味,他好像又沉浸在了一次艺术洗礼中,激动、高兴,让人从心底里感动,从心底里敬佩!  相似文献   

14.
王朝闻先生一生笔耕不辍,勤于著述,发表了多部艺术理论和美学专著,他的艺术思想和美学观点散见于他卷帙浩繁的著作之中。他的语言文字亲切质朴、通俗易懂、寓庄于谐,在浅吟低唱间构建起了他的理论大厦。作为一名艺术家出身的理论家,他对艺术理论有着精确的把握和开创性的发展,朝闻先生的艺术思想触及理论研究的多个方面,而在文章中,笔者着重要谈的是他对艺术与现实关系的思考以及审美主客体相互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的花鸟画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元代水墨花鸟画家王渊作品<山桃锦鸡图>代表了元代花鸟画的水平.重提古人不同的创作状态和艺术主张,旨在呼唤和重视开发前人留下的更多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6.
得友 《大众商务》2004,(6):13-13
年近50岁的黄季霜,自幼就是一个书画爱好者,已经成为画家的他,却逐渐感觉到,自己在营草笔上是一位天才。  相似文献   

17.
从初出茅庐到全球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额榜首,8年时间,赵旭帮助保利拍卖打下了一片天地。从画画到贩画,早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末,尚未高中毕业的赵旭就已经开始"弃画从商"。如今已身为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利拍卖)执行董事的赵旭在当年肯定想不到,成就梦想仅仅需要二十年的时间。"放弃当画家,是因为觉得画家苦,那是一种苦行僧般的生活。"接受《中国科技投资·企业家》杂志采访,已过了晚上十点,赵旭的声音略带沙哑,掩饰不住一天的疲惫。其实,比起当画家,做商人的赵旭在体力上应该比做画家更累,但他对"商人"这份工作却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8.
湘潭市连城宾馆总经理王东常,1945年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齐白石的家乡。他自幼崇拜白石老人,酷爱书画。60年代,王东常由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毕业后,自愿到名人荟萃,风景秀丽的南岳工作。他利用南岳书画社的优势,潜心钻研国画艺术,得到北京、上海、广州及国外众多名家的指导。1986年,王东常调任湘潭市外事办副主任,后又调到湘潭市莲城宾馆任总经理至今。为追求白石艺术,他正式拜齐白石之四子、  相似文献   

19.
郭银土先生以他的切身生活经历,结合多种绘画艺术语言,创作出大量表达对现实生活关注和带有"草根情结"的小品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被评论家称为"第三种语言".以此结合其艺术特质形成郭银土先生别具一格的"薯香画",并在客观上走出一条具有相对独立价值的艺术道路.  相似文献   

20.
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由于品评、鉴定中国书画注重的是由理论和具体创作融会所体现的笔墨、气韵、意境、格调以及流派、传统,所以对这些方面要有全面的、融会贯通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