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着重把精益思想引入到中国铝设备制造基地建设的布局中来,通过精益布局来实现精益生产,从而降低成本、提升质量、缩短交货期、改善环境、提升士气,进而建设中国最大、世界一流的铝设备制造基地。  相似文献   

2.
CIMS———世界一流制造企业标志CIMS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ingsystem即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它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形成于80年代,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硬软件、网络、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的产品设计、加工制造、经营管理等各项职能的系统集成。精益生产———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精益生产的主要特色在于不断迅速地开发设计出高质量低成本的新产品投入市场。产品开发采用“主查”负责制,开发过程采用“并行工程”,营销活动采取“团队协同工作”,生产计划和库存管理模式采取“准时制生产”,形成与传统的“推式”计划管理模式相…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内钢结构制造业多年来在企业中推广精益生产的经验和教训,本文提出了精益生产在钢结构企业中应按照精益组织、精益技术、精益管理、精益质量、精益精简与效率方法和原则进行,从而不断完善钢结构制造企业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宋歌 《开发研究》2021,(5):90-97
智能制造已成为当前全球主要国家制造业竞争的焦点.在厘清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基础上,回顾河南省近年来推进智能制造的实践,明确传统制造业智能化升级面临的困境及应采取的策略,认为河南省智能制造水平总体不高,主要受传统制造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广大中小企业有心无力、各层面智能化进程不均衡、基础保障与支撑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制约;而加快河南省传统制造智能化升级,要从产业、企业不同层面探索切入智能制造的差异化路径.根据行业的不同性质,可围绕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生产设备和产品的智能化,以及制造模式的转型推进智能制造;根据企业数字化基础及规模差异,可通过逐层逐步、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进智能制造.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与企业要协同发力,着力推进数字"新基建",提升中小企业积极性,推动智能制造协同发展,优化智能制造发展生态.  相似文献   

5.
<正>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及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企业越来越多地要求能够快速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从而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而传统的小而全的企业模式已越来越丧失竞争力,各种形式的合作开发、生产和销售方式应运而生,因而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制造理论,如精益生产、并行工程、敏捷制造和虚拟制造等,它们各有侧重,从不同角度研究如何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虚拟制造技术在制造中的应用将会对未来制造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引入精益生产理念,企业要求供应商按其生产计划及时将物料送到指定地点,经检验合格后投入生产。对于已验收入库尚未开票结算的物料,企业先按物料的暂估价值记账,此种做法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状况。文章分析了制造企业应付暂估数量核对、价格估计、采购发票结算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刘璐  赵慧娟 《科技和产业》2024,24(10):115-122
进行数字化转型是汽车制造企业顺应市场发展的重要手段,诸多汽车制造企业对自身数字化转型能力的认知不足导致其数字化转型进程较慢,通过分析不同车企的数字化转型特点,从内、外两个维度对影响其数字化转型能力的因素进行研究,明确评价指标,采用AHP法对指标进行赋权,发现数字化设备设施及数字技术应用是影响汽车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的主要因素,为其进行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智能制造是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本文基于数字化赋能视角,通过对“金风科技”和“陕鼓动力”的纵向双案例研究,探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动态演进过程。研究发现: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向智能制造转型过程中,经历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融合三个阶段的演进过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差异化产品研发流程经历了产品生产销售、产品和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再到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的转变。数据采集分析能力、生产过程数字化能力、运营方式平台化能力是影响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数字化层面主要因素,且三种因素的演化推动了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从数据存储阶段到数据融合阶段的演进过程。研究成果丰富了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基础理论,为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智 能化转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天津经济》2011,(12):2
航天精工有限公司(简称"航天精工")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直接管理的集高、中端紧固件研发、制造和检测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所属单位包括河南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694厂)、贵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3536厂)、德国ACETRA有限责任公司(ACETRA GmbH)、航天精工(天津)制造有限公司、航天精工有限公司营销公司、航天精工有限公司研究院(筹);拥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标准紧固件研究检测中心。现有职工18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25%以上,  相似文献   

10.
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是继福特大规模生产、丰田精益生产模式后最具行业发展指导意义的新模式,引领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潮流;更是我国汽车工业在智能制造时代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是我国汽车企业突破既有产销模式、实现用户需求驱动的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以"智能化、电动化、低碳化和轻量化"的整车发展目标为指引,以"模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协同化运作"为特征的汽车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智能制造新模式,颠覆了"从工厂到用户"的传统生产思维,转为"以用户需求为驱动"的个性化生产,通过产品模块化设计和个性化组合,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11.
精益物流是随着制造企业的精益生产而产生的,是精益理念在物流管理领域的应用。随着客户的需求日益个性化、成本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产品周期短期化的趋势,导入精益物流管理,充分发挥"第三利润源"的作用,已成为制造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高科技的制造型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控制、运营效率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南京某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找出了一条适合本公司发展的物流精益管理之路。  相似文献   

12.
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美会 《科技和产业》2012,12(7):104-105
在分析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这两种生产模式各自内涵、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管理模式的融合途径,最后对我国企业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持续贯彻和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以及实现大连GDP“三年过万亿”的目标,在大连市政府的引领下,大连制造企业致力于推动数字化转型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部分企业缺乏全局战略支撑、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不能与时俱进、大数据与生产过程不能有效融合以及数据资源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连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平稳发展。通过借鉴省内外其他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力图从调整数字化战略布局、优化共享财务管理模式、创立信息化业务运营模式以及建立数据分级管理制度等措施推动大连数字化转型平稳过渡,进一步推动当地GDP高速发展,提升城市知名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世界工厂"的形象在外国市场根深蒂固,中国制造往往是廉价、档次低的代名词。我国产业升级和转型就是要扭转这一局面,设备制造企业出口战略在WTO环境下和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深入的今天,更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文章以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为例,探讨了设备制造企业出口战略的核心和战略,以期为此领域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中小制造企业在精益生产的实施方面一直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导致精益生产的实施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文章立足于将精益生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以S公司为实例的方式,给出精益生产在中小制造企业中有效实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海爱特松立家用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特公司),前身是上海家用空调器总厂,是上海市老牌知名企业,也是中国最早从事家用空调器生产的企业之一,八十年代被轻工部定为家用空调器定点生产企业,同时也成为上海家电行业的重点企业.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爱特公司专门生产家用空调,其生产的"爱特"牌家用空调器连续10年荣获"上海市名牌产品"称号.  相似文献   

17.
《上海国资》2013,(12):71-71
<正>12月4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简称:航天八院)携手用友集团建设的"科研生产管理系统"成功验收。航天八院汪院长、蒋部长及张总工程师和相关下属所,厂、公司信息化负责人,用友集团高级副总裁李宏伟先生、副总裁王健先生、制造事业部总经理张友明先生、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赵超平先生等出席了验收会。通过战略合作,航天八  相似文献   

18.
上海爱特松立家用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特公司),前身是上海家用空调器总厂,是上海市老牌知名企业,也是中国最早从事家用空调器生产的企业之一,八十年代被轻工部定为家用空调器定点生产企业,同时也成为上海家电行业的重点企业。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爱特公司专门生产家用空调,  相似文献   

19.
路径1:"极限制造+服务"的上海电气模式 2009年下半年,上海装备制造巨头、国内三大电气企业之一的上海电气,成功完成了对国际知名印刷机械企业美国高斯的并购.2009年10月,并购后的第一次董事会在纽约召开.  相似文献   

20.
曹军 《天津经济》2012,(7):72-74
本文结合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特征,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制造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基本理念,提出一种全新的数字化制造目标体系和对各种制造资源进行优化控制.实现产品从设计到制造全过程的数字化和集成化运行,从而快速响应市场、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