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吴钧 《价格月刊》2013,(2):46-48
入世十年来,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迅猛发展.通过对国际竞争力主要测量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专业化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化,分析入世十年来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结果证明,中国纺织品出口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在入世十年期间多次下跌.在探讨影响中国纺织品出口国际竞争力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中国纺织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纺织品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从人民币汇率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作为世界纺织品贸易的出口大国,在“后配额时代”的外贸竞争力的变化备受关注。文章对自1990年以来我国纺织品国际竞争力状况作了总体的考察,采用我国纺织品出口占国内出口总额比重、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三个宏观指标进行定量分析。通过1990-2005年的统计数据为样本建立我国纺织品出口模型,进一步定量考察人民币汇率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纺织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分析了入世以来中国纺织品国际竞争力的发展变化,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分析比较了中国与主要纺织品出口发展中国家在纺织品国际竞争力上的差异。针对中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的不利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国际竞争力结果的角度,通过计算国际市场占有率、出口增长率、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竞争力指数(NTB),比较了后ATC时期世界主要纺织品出口国家的纺织品国际竞争力,并对中国纺织品国际竞争力做出了相应的评价,为指导其出口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热线     
《中国海关》2005,(9):44-45
2005年是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的第一年,这给长期处于配额限制下的中国纺织品出口带来了利好的形势。但这也使得美欧以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激增为借口,搞贸易保护主义,相继对中国纺织品进口采取“特限”措施。为确保纺织品出口市场的平稳过渡,以及在配额取消后继续保持中国纺织出口行业的整体效益和整体的国际竞争力,中国政府在与国外进行协商的同时,  相似文献   

6.
自RCEP正式生效以来,中国有效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决心不断增强。选取2010-2019年中国和RCEP成员国的相关数据,在测算贸易互补性指数的基础上,利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探讨中国对RCEP成员国纺织品出口影响因素,并利用回归方程对中国出口各成员国的纺织品贸易潜力进行测算,最后提出建议。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经济规模、双边贸易互补性指数、RCEP成员国贸易依存度与中国纺织品出口规模显著正相关,中国的人口规模与其纺织品出口规模显著负相关。在14个国家中,潜力巨大、潜力开拓、潜力再造三种类型分布相对均衡。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盟委员会关于中国部分输欧纺织品备忘录》签订后,保证了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环境的稳定,有利于中国扩大对欧盟的出口。但另一方面,由于纺织业对欧盟而言是一个极其敏感的产业,牵涉到其内外方方面面的利益,并且其可以限制中国纺织品出口的手段很多,因此备忘录签订后,中国纺织品出口到欧盟市场将依然会受到诸多限制,在出口得以增长的同时,道路将依然坎坷。  相似文献   

8.
李质仙  张伟文 《新财富》2005,(3):20-20,22
随着纺织品配额制度的取消,美、欧等进口国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设限举措越来越多,因此未来几个月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速度将是影响设限决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江倩云 《商》2013,(20):296-296,292
据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了《ATC协议》,即从2005年1月1日起,WTO取消纺织品配额限制,因此,世界纺织品进入了“后配额时代”。这使以纺织品出口为支柱产业之一中国拥有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但也同时使中国纺织品贸易面临更艰难的挑战。中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在北美、欧盟、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香港。因此,本文将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日本、和中国香港作为对象,来研究这些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发生的纺织品贸易概况;从而进一步研究中国将如何应对挑战;同时也为中国如何构建纺织品出口竞争优势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纺织品与服装协议》将于2005年后终止生效,届时,全球纺织品贸易将取消配额管理,这对于中国这样的纺织品出口大国来讲,是机遇还是挑战?答案不容乐观。原因在于特殊保障措施是制约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重要瓶颈。本文拟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所面对的特殊保障措施的主要特点予以分析。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特点:一、特殊保障措施的实施标准降低;二、“贸易转移”条款使特殊保障措施的实施条件进一步降低;三、报复权利被削弱。通过对特殊保障措施的分析,以期打消其他国家针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担心,同时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在2005年后的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浅析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婷 《价格月刊》2005,(11):36-37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生产和纺织品出口国,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2004年中国纤维加工量2400万吨,约占世界生产能力的38%;2004年中国对全球出口纺织品服装951亿美元,约占全球纺织品贸易总额的1/4。中国在纺织品出口上有三大优势:价格便宜、品种齐全,以及物流环节快捷。  相似文献   

12.
厉言 《大经贸》2009,(3):31-31
根据中美、中欧纺织品备忘录,今年1月1日起,我国不再对输美、输欧纺织品实行纺织品出口许可证管理。 此前,包括美国、束埔寨、肯尼亚等17个国家的纺织服装组织联合致函美国国会领导人,希望其支持在配额制度到期后继续对中国的纺织品出口施行监控。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1月17目,对部分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来说,是一个晦暗的日子。这一天,美国对来自中国的针织布、胸罩和袍服三类纺织品实施特殊保障措施。这是我国加入WTO后,针对我国纺织品出口提起的首个特殊保障措施案例。  相似文献   

14.
纺织品服装配额取消,我们又面临新的国内外规则的冲突碰撞,世界各国对中国纺织品的出口进行设限、特保、反倾销,中国纺织品成了众矢之的。为了让更多的江苏纺织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分析江苏省纺织品出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就成为当前产业经济学一个极有前景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邓莉莉 《大经贸》2006,(10):56-60
一方面,中国输往欧美的配额使用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中国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纺织品出口贸易却在不断升温,同时周边国家和地区对美国和欧盟纺织品出口也呈现了快速增长——这是2006年以来,中国纺织品出口战线上出现的一个离奇现象。对于这一现象的浮现,中国商务部敏感地意识到一场“非法转口贸易风波”已然爆发。  相似文献   

16.
后配额时代中美纺织品贸易发展前景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美纺织品贸易现状与前景1.中美纺织品贸易现状纺织品出口是拉动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力量之一。2005年中国纺织品出口经历了配额取消、出口征税、“特保”预警、人民币升值、出口征税取消、中欧和中美纺织品谈判、配额竞标等一系列波折,仍然实现了快速增长。全年纺织品出口累计1,150.1亿美元,比2004年(下同)增长20.9%。其中,服装出口738.8亿美元,增长19.9%;纺织物、纱线等出口411.3亿美元,增长22.9%。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消费国,也是中国纺织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从两国贸易规模来看,2002年、2003年和2004年,中国对美纺织品出口额分别…  相似文献   

17.
张丽 《江苏商论》2012,(8):79-83
美国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市场,本文首先建立回归模型对1989-2010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实际汇率、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WTO关于纺织品服装协议等因素对我国对美纺织品服装出口影响进行分析,然后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中国对美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印两国纺织品服装在欧美市场的竞争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纺织品服装细分到三位数的进出口数据,利用价格贸易条件、竞争互补指数、竞争压力指数、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和出口产品相似性指数对中印两国纺织品服装在欧美市场的贸易竞争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中国纺织品服装在贸易量上具有显著优势,但在贸易条件和比较优势上则弱于印度;同时两国纺织品服装在欧美市场具有较高的出口相似性,中国对印度的竞争压力显著高于印度对中国的竞争压力。随后对两国纺织服装业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更好地促进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江上月 《国际市场》2005,(11):71-72
2005年以来,对华纺织品贸易摩擦不断,纺织品出口的不确定因素增加.给外贸企业带来很大困扰。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原因复杂,其中最主要的是今年纺织品实现贸易一体化后,成员方可以继续依据《中国加入WTO工作组报告书》中的第241-242条,对中国纺织品出口加以特别限制.此种措施就是纺织品特别保障条款,简称242条款。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1995-2019年中日双边纺织品贸易数据,对中日纺织品贸易进行分解,并分析三元边际对双边贸易增长的影响和贡献。结果表明:该期间中国对日本纺织品出口种类全面,出口数量增速快,价格却有待进一步提升。日本对中国出口从数量增长快转为价格提升,价格明显高于中国平均进口价格水平。从贡献率来看,中国对日本纺织品的出口增长主要源于种类数量的深化,而日本对我国出口波动在不同阶段的推动力不同。随着RCEP的实施,将深化中日双边纺织品贸易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