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对企业财务收支审计过程中发现,一个比较突出的反映是企业国有资产质量存在问题多多,给企业国有资产流失、潜在损失埋下诸多后患因素,十分不利于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保值增值,使企业在进行改制时带来诸多实际问题和困难;另一方面,也掩盖了一些未能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会计制度的行为,致使企业国有资产造成大量的变相损失、变相流失等等。   为维护国家财经法规,堵塞国有资产损失、流失、浪费的漏洞,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国有资产,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确保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深化改革中企业的改制服务,笔者认…  相似文献   

2.
《企业国有资产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国有资产是指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的总称,国有资产按照用途和性质划分,可分为经营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作为出资者在企业中依法拥有的资产及权益。国有资产转让工作中,国有资产的流失成为屡见不鲜的现象。本文主要针对经营性国有资产及其转让中存在的问题发表作者的看法。国有资产转让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由于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不利,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因此,企业主管部门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是摆在面前的重要任务,笔者就此问题谈谈浮浅看法。一、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表现及原因(一)固定资产变动引起的国有资产流失一是有些建设项目由于可行性论证研究不够充分...  相似文献   

4.
史淑琴 《内蒙古财会》1995,(8):29-29,28
一、当前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形式及成因。1、国有企业亏损是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形式,企业亏损是最大的国有资产流失。目前,国有企业挂帐损失及潜亏普遍存在;重点调查显示,因潜亏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占多种流失形式的首位。究其原因,既有经营管理的原因,也有政策因素。近年来.部分企业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经营效益欠佳,使挂帐损失扩大.而企业自行无法弥补损失,明亏潜亏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5.
据国家审计署2006年对15户中央企业审计调查结果显示,国有资产流失达18亿元。国有资产以如此惊人的速度流失,已经成为困扰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管理过程中的流失,有资产投资经营过程中的流失,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流失等。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管,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财会》2001,(1):63-63
最近,在对自治区级企事业单位调查中发现,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正走入加速流失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因企业经济效益差,靠变卖部分国有资产和不提折旧的方式发工资,国有资产被职工吃掉;二、用部分生产、办公用土地为职工建住宅或与开发商联合开发为职工分房,国有资产被占用;三、一些企事业单位借改制之机,利用资产评估中介机构设法对国有资产低估折价,以便在承包、租赁、个人参股、联营过程中侵占国有资产,这种流失方式最为严重。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国家终级所有权没有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相分离,建…  相似文献   

7.
如何规范企业改制,防止国企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对各级政府及国有资产监管部门来说是一个十分紧迫而现实的问题,需要高度重视。企业改制过程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一是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二是企业改制过程中操作不规范。下面笔者就如何防止国企改制中资产流失谈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国有资产总额约为十万亿元,每年因种种原因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达数百亿元,其中大部分为企业国有资产。从大量案例看,企业国有资产的流失多发生在六个重点“部位”和环节,即:经营决策、财务管理、重要物资的采购、工程招投标和在建项目管理、企业改组改制、股票上市、破产撤并、选人用人。其中财务管理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从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来探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9.
我省邮电多种经营企业中国有资产流失的成因和对策□樊孝根近年来的审计调查结果表明,我省邮电多种经营企业每年国有资产流失少则几十万元,多则逾百万元。可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多种经营企业国有...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产是国家的财富,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长期以来,由于国有资产营运机制、结构、管理与监督等方面的不健全,不仅使国有资产营运效益不高,而且国有资产流失相当严重。随着改革的小断深化,企业自主权越来越大,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就更加突出了,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摆在我们每一位经济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由于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不力,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因此,企业主管部门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是摆在当前的重要任务,笔者就此问题做一浅析。  相似文献   

12.
万永彪  谭少波 《企业研究》2012,(12):55-56,59
近年来,随着企业改制步伐的加快,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日益突出。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形式,从企业制度和改制过程分析了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探讨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有企业转机建制的实际需要,为核实国有资产存量,揭露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国有资产运营效益低下和资产流失的原因,进而健全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推进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从今年3月粉我们开始对我盟转制企业,小,穷,亏企业,大中型基础产业等313户国有企业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4.
加强会计工作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白丽光国有资产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但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却非常严重,国有资产通过各种渠道从国家流向个人,从帐内流向帐外,从国内流向国外,数目之大,方式之巧妙不由人不震惊。国有资产流失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讨论可谓铺天盖地,各类媒体参与其中,绝大多数认为,目前国有资产的流失可用“触目惊心”四个字来形容,大家对“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口诛之、笔伐之。在此,笔者就目前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谈一些看法。以客观角度来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高校校办企业的改制为例,对高校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国有资产流失是指运用各种手段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权益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国有收益转化为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权益和非国有收益,或以国有资产毁损、消失的形式形成流失。其不仅存在于国企改制、重组过程中,而且在一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经济效益较好具有一定收入来源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也同样存在。国有资产的流失目前已成为困扰我国经济改革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因此,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已是当今经济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由于诸多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我国存在着国有资产流失的诸多因素,闲置、浪费现象较为普遍,单位国有资产营运效益低下,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不是哪一级哪个部门哪个企业单位的事,必须通过上下齐抓共管共同努力来实现。具体地说,应注意抓好以下几个环节:’(-)制定《成本法》,务使成本补偿法制化、规范化。目前,国有企业的成本开支范围与补偿界限,没有强有力的法规加以约束,只是附属在财务会计的有关制度中,权威性不大。今后应通过正式立程序,制定《成本法》,明确规定成本的具…  相似文献   

19.
国有资产流失、浪费及防止措施裘金声,朱雪海,侯锡林在经济体制转换时期,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不配套,"政企分开"、两权分离"的新格局还没有真正形成,国有资产管理混乱,流失、浪费情况严重,必须引起重视。一、国有资产流失及防止措施1.固定资产价值型流失。一是在...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各业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已经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尽管国家制定了一些关于保护国有资产的法规,并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等专门机构,但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仍屡见不鲜。可见,认真分析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以便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从根本上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