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的几种模式;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业土地规模经营;以“三化”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2.
我市自 1993年初提出并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来,按照 "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 "的思路,始终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全市和农村工作的主要抓手,整体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水平,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1999年全市农业增加值 142亿元,年均递增 6.8%,农民人均纯收入 3331元,年均递增 19.2%。 一、大力加强市场体系建设   一是坚持多种经济成份一起上的方针。本着 "谁投资、谁受益 "的原则,努力创建和完善各类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和农业生产要素市场,以…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董杰 《农业经济》2000,(10):35-36
关于农业产业化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近年来学术界和实际工作者已作了多方面的研究探讨,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拟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就农业产业化与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关系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农业产业化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内涵 90年代以来,农业规模经营已被理论界广泛地认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我国农村小生产与大市场、小规模与现代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等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的一条重要途径。关于农业规模经营,学术理论界普遍的解释是适度规模经营。即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和经营条件下,为获得最佳产出规模…  相似文献   

4.
从今年开始,到“十一五”末,宿迁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持续开展以“八大创建”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产业化推进年”活动,即创建农业产业化经营20强乡镇、特色基地100强村、龙头企业50强、农村专业市场50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50佳、优秀农民经纪人500名、农业规模经营大户1000名、农业产业化经营优质服务单位20佳,  相似文献   

5.
锦州市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其发展对策陈国富,耿荣学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是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两个转变”的重大举措。为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开放牵动”战略,全面振兴农村经济,本文就我市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其发展对策,谈些看法。近年来,随着党...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市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进一步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目前,全市共有龙头企业 550户,正在实施 580个农业产业化项目,投资总额 36亿元,其中投资额在千万元以上的项目 97个,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 100亿元以上,创利税 20亿元以上。直接带动 176万农户,每户年均增加现金收入 400多元。 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我们明确提出了全市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思路,即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培育龙头企业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嫁接联合为动力,以完善机制为核心,推动农业结…  相似文献   

7.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生产由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必然产物,也是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选择,近年来,我市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优质米,苎麻,油茶、百合,中药材,果品,食品,水禽,肉牛和竹木等十大主导产业,至今年10月底,十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03096,4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37%,为全市农民人均创收264.35元,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我市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营管理》2001,(4):30-31
本刊讯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 200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和引导,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农业部最近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厅 (局 )、农委及宁夏回族自治区计委发出了《关于做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通知》。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今年中央 2号文件明确指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推进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各级农业产业化经营主管部门要从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高度,努力做好农业…  相似文献   

9.
针对农业土地规模经营中的问题,以智慧农业信息化建设为研究视角,构建保障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智慧农业信息功能模块体系。促使农业规模经营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智力支撑。运用实地调查法、规范分析法、信息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农业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典型代表,有利于落实农村土地确权、调配农业专家资源、增强农业产业化活力、提升内部管理水准,并且在智能农业设施和物联网智能监控方面得到了成功运用,具有现实可行性。支撑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智慧农业信息功能模块体系设计主要体现在:农田信息监管系统保障规模生产效率,专家咨询服务系统保障规模生产人才素质,农村土地经营权交易系统保障土地流转权益,农业产业化管理保障规模经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刘胜喜 《农业经济》1997,(11):19-22
总结经验积极推进鞍山农业产业化刘胜喜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是我市“九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主线,对加速实现农业两上根本转变,推动农村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情况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市委、市政府的一个...  相似文献   

11.
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思路最早是由山东提出的。1987年,诸城市首先提出了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随后,在寿光市出现了以市场带农户为特色的产加销一体化发展路子。1993年初,潍坊市提出“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的农业发...  相似文献   

12.
一、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从调查情况看,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经历了开发庭院经济、发展“四专一条龙”、“公司+农户”的不同发展阶段后,正步入区域布局、规模经营的发展轨道,呈现出结构不断优化与产业联动发展的良好势态。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优势产业初步形成。随着市场农业的充分发展,我市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优势产业规模扩大。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猕猴桃、药材、银杏、园林花卉、速生丰产林、茶叶、瘦肉型猪等为主导的骨干产业。到1998年,农业商品基地总面积达到20-4万亩,其中,猕…  相似文献   

13.
大力推进率先实现农业国际化 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产业化升级,实施国际化经营,我们说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潍坊是在全国较早提出并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地区之一。产业化经营引发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改革,农业发展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迅速提高,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我市农业产业化的成功实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新闻媒体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报道,潍坊的做法被各地广为嫁接改造,这就使我市原有的产业化优势逐步丧失,随着产业化浪潮在全国范围内的兴起,农产品的供给功能迅速提高,农产品结构性过剩的矛盾加,我市也一度出现农产品“卖难”和农业“增收难”的问题,发展空间越来越小,现实告诉我们:作为一种经营模式,产业化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应该随着形势的发展赋予新的内容和更高要求,并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这种创新的方向和目标,就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国外发达农业高超民点合作,高水平嫁接,高速度跟进,不断延伸产业化链条,拓展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分析瑞安市农业规模经营现状,探讨机械化农业规模经营发展道路是农机产业化。在市场经济中农机产业化的逐步形成将促使农机化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湖北清河农场探索农业产业化道路的实践杜孟高顾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深入发展,湖北省清河农场努力探寻具有自己特色的经济支撑点,先后提出了发展区域经济的“基地开放”战略,促进规模经营的“支柱产业”战略,推进集约经营的“科教兴农”战略,形成...  相似文献   

16.
一、龙井市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龙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到1984年10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阶段;第二阶段是从1984年10月到1989年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阶段;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并把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围绕山区资源的综合发展,逐步走出了具有延边特色的农业产业化道路,确立具有本地特色的主导产业,用市场经济和产业化的观念及方法发展农业,从抓生产转向抓产业,开始形成面向市场、突出区域特色的“产加销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农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到2003年农业生产实现粮食总产量66390吨。农业总产值19923万元,利税656.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248元。  相似文献   

17.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已在各地兴起,这是广大农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伟大创举,也是实现农村经济第二次飞跃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市从实际出发,立足市情,坚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加快“九五”时期“农业上台阶、农民奔小康”的重头戏来抓,经过努...  相似文献   

18.
八十年代初,我国农村普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农村经济实现了第一次飞跃发展。时至今日,农村经济怎样顺应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要求,加速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实现农村经济的第二次飞跃?那就是走产业化经营之路。但农业产业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目前,在广大农村引导农民普遍实行互助合作,则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基础。可以说,互助合作,是农业第二次腾飞的现实选择。互助合作,是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相联结的有效形式,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基础1、只有走互助合作之路,才能实现户为基础的规模经营。规模经营,是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的前提条件之一。要想实现规模经营,就要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联合起来,以土地、技术、能力入股,组建股份化小农场,  相似文献   

19.
产业化:农业发展的新课题:农业产业化问题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产业化:农业发展的新课题——农业产业化问题研讨会综述李静继承包制、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体系、股份合作制等热点问题之后,农业产业化又成为我国农业发展中新的热点。为什么会出现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内容是什么?农业产业化对我国农业及国民经济有什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项系统性的战略工程,它不可能自发地健康成长,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调控和引导。重庆江津市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从不同层面探索、构建农业产业化的宏观管理机制,加速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从工作的着力点上加强调控和引导 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按照“效益优先、因地制宜、规模经营、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充分进行市场调查和掌握足够的产业信息的基础上,选择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