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羌族民歌原始古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将羌族的原生态民歌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即可以发展该民族地区的经济,也可以让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应社会,在开发和创新中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2.
传统音乐文化开发可以有效地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大发展,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同时也为传统音乐的旅游开发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当前存在不顾历史事实、盲目开发传统音乐文化旅游等现象.传统音乐文化的旅游开发应采取传承少数民族音乐的民族精神指向、加快传统音乐文化的网络传播、加强传统音乐文化旅游开发的立法保护等.  相似文献   

3.
吴水田 《特区经济》2005,(6):185-186
在“泛珠三角”地区内,知名的旅游地往往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联,而自然观光旅游产品也常常蕴涵深刻的文化内涵。在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日受青睐,传统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也日益突显。因此,随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深入,旅游业的合作也应该重视打造“文化”牌,妥善处理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陈炜  陈能幸 《改革与战略》2008,24(3):97-100
文章引入世界遗产保护本真性理论,通过以广西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嘹歌为例,提出了要对我国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及其思路。希望通过对这一具体研究对象的剖析,使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嘹歌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发展。并以此为鉴,对当前我国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若干思路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了原生依赖型、创意开发型、转换价值型和整合功能型等四种类型 ,它们分别具有明显的可得性、巨大的创意空间、转换的条件性及整合再造的特点 ;中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层次问题是人自身的开发 ;中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人文素质 ,加强人文教育。人文素质在中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着显著可见的价值和效益。  相似文献   

6.
论贵州夜郎文化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分析了贵州夜郎文化旅游的制约因素:1、“夜郎文化”的界定十分模糊;2、贵州夜郎文化旅游地的可达性(可进入性)差;3、贵州夜郎文化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不突出;4、贵州夜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合作系数小;5、夜郎文化旅游的市场范围狭窄。因此,开发夜郎文化旅游必须有针对性的解决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发展茶文化旅游的背景分析三江侗族自治县是侗、苗、瑶、壮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域,各种少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是浓郁的民俗文化与风情积淀宝地。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近年来,三江侗族自治县多耶程阳桥文化旅游节,通过多种有效载体充分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侗乡民俗风情,侗族歌舞文  相似文献   

8.
伍鹏 《北方经济》2011,(8):83-85
台州自古以来就是道教胜地,道教历史悠久,道教文化资源丰富,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大力开发道教文化旅游产品,对促进台州旅游产品的结构升级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强道教文化资源的宣传和开发力度,充分挖掘道教文化内涵,将道教文化资源开发与弘扬和合文化结合,重点打造生态观光和休闲度假游、传统体育健身游、道教养生游、道家历史名人游等旅游产品,是开发台州道教旅游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开发巫山旅游文化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西藏昌都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厚重的古代遗址、深邃的宗教信仰、悠长的茶马古道、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是其最重要组成部分。昌都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品位独特,既体现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也保持了初始的原真性,伴随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特殊的区位优势。开发昌都地区文化旅游资源是大势所趋,需要各方采取科学、合理、积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论赣南采茶戏的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俊昆  魏丽英 《特区经济》2007,224(9):181-183
赣南采茶戏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促进采茶戏的发展,分析旅游开发对采茶戏发展的促进优势以及采茶戏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行性,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呼伦贝尔文化旅游开发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旅游作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个全新旅游分支,必将成为21世纪旅游主体项目.呼伦贝尔地区的文化旅游开发首先要遵循综合性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开发草原游牧文化游、森林游猎文化游、边境文化游和农耕文化游.  相似文献   

13.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洁 《改革与战略》2010,26(6):130-133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历史上是"驿道所经"之地,49个民族(其中有48个少数民族)以大杂居和小聚居的形式居住其间。民族区域内封闭与交往并存,民族文化中个性与共性并生,特色鲜明,底蕴深广。而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也已成为贵州旅游发展的优势资源。文章认为,贵州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注重民族文化母体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以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力地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杨曦 《魅力中国》2013,(23):18-18
西部大开发使得西部旅游业开始兴起.民族的旅游资源在为当地生活的少教人民带来了经济上的收益,不过也给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文章对西江的旅游开发进行了调查并研究了旅游业对当地西江苗族文化的负面影响,进而分析在开发当地旅游业的同时如何做好当期文化的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5.
黄春 《魅力中国》2014,(27):8-9
中国是世界作物四大起源区域之一。中国农业文化遗产有文化多样性的自身特点,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条件。找到促进生态改善与社区发展的开发模式,这是中国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可行性的直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试论德州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艳  吕霜  程璜鑫 《特区经济》2008,(5):168-169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本文对德州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进行分析,尝试对德州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的部门决策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经济水平的提高与休闲时间的增加为公民旅游创造了条件。从1978年到2001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的收入由343.4元增加到6859.6元,自1997年以来年递增率超过6%。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也由57.5%降到37.9%,几乎每年递减2个百分点。1995年以来的每周双休日制度和1999年以来的长假期制度的实施,使广大公民的休息时间有了增加,已经达到或接近许多发达国家的  相似文献   

18.
西部开发目前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热点 ,而西部旅游业开发则是热点中的热点。不仅所有的西部省份都将其列为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 ,中央在今年增发的1000亿国债中也首次安排8亿元转贷资金作为旅游专项 ,其中有6亿元将用于中西部地区。借西部开发之机 ,伴随资金、政策的倾斜 ,可以预见 ,在不久的将来 ,旅游业将成为西部产业的亮点和西部经济的助推器。一、旅游开发 ,优势何在将旅游业作为西部开发的重点并非中央和西部地方政府拍脑袋拍出来的。它是由西部地区的客观条件、旅游业自身的特点以及我国的发展战略等若干因素共同决定的。是…  相似文献   

19.
从历代记载来看,西溪作为杭州“副西湖”的定位,留下镇作为湿地旅游的商贸中心,应该是符合历史发展轨迹的。本文认为,保留本区的传承文脉,保留本地原有河山特色,保留既有的商贸文化,应是近郊古镇开发的基调。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旅游事业日益繁荣的今天,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尤为人们关注。南岳是佛教文化发展传承圣地,因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而成为南岳旅游的品牌。在南岳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中,佛教音乐起到架起佛教文化与旅游事业的桥梁作用,潜在着巨大的资源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